劉寶鍔與中山陵工程

劉寶鍔與中山陵工程

劉寶鍔與中山陵工程

中山陵

  氣勢恢宏的中山陵,坐落於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莊嚴巍峨,別創新格,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一陵”。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基本建成,歷時三年多。當時,負責監修中山陵工程的便是劉寶鍔。

  實業救國者

  劉寶鍔,字夢錫,生於光緒十年(1884年),陝西省漢中市洋縣謝村人。自幼隨祖父劉定榮在蘇州、上海等地讀書。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劉寶鍔畢業於上海南洋公學建工專業,隨後在上海從事工程建築。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懷有救國志向的劉寶鍔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同年,劉寶鍔被陝西省師範學堂聘為教習,主講英語、數學。宣統元年(1909年),劉寶鍔被西潼鐵路籌備處派往美國留學,在上海與同是西潼鐵路籌備處派遣、將要留學德國的李儀祉相識,遂結為好友,他們共同剪去髮辮,表明救國志向。7月,劉寶鍔抵美,先後在美國鐵道專門學校和康奈爾大學專攻土木。辛亥革命爆發後,學費中斷,劉寶鍔通過半工半讀,艱難完成學業。

  1913年,劉寶鍔畢業回國。次年,劉寶鍔受聘美孚石油公司,與地質技術員吳此靈、何家亨等,組成地質測量隊,從北京經山西進入陝北,重點在膚施(今延安)、延長、延川、甘泉等近100平方公里的範圍進行石油勘查。1914年冬,劉寶鍔出任陝西鐵道局長兼造幣廠主任。因戰亂頻仍,缺少資金,修建西潼鐵路無望,劉寶鍔索性辭去陝西職務去南京,與陝西同鄉李儀祉一起,承擔了修建華北海河、永定河水利工程項目。

  1915年秋,時任北洋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的張謇,在南京創辦河海工程專門學校(今河海大學),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所培養水利技術人才的專門學校,在全國招聘師資,黃炎培、李儀祉、劉寶鍔、楊孝述、沈祖偉、顧維精、伏金門、茅以升等被聘為教授。他們多為留學歐美大學的工科畢業生,不少是蜚聲我國教育界、科技界、水利界的精英名流。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因師資力量強、學生管理嚴、教學質量高,形成了謹嚴、樸實的校風,而深得社會好評,成為國內工科院校的佼佼者。

  劉寶鍔在學校主講建築工程。他學識淵博,授課時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深受學生敬重。後來,劉寶鍔接替李儀祉出任教務主任,負責全校的教學管理。劉寶鍔提出“授於切要功課,冀急可致用”的辦學方針,寒暑假期間,都要組織師生到水利工地進行實習實踐,到江河湖海開展調查研究。他還經常應政府和社會要求,選派師生支援各地水利建設和抗洪救災。

  修建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根據先生遺願:“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由汪精衛、于右任、宋子文、孔祥熙、張靜江等12人組成的治喪委員會決定在南京紫金山為中山先生選址建陵,還成立了葬事籌備處。

  不久,葬事籌備處就在全國徵求陵墓圖案。在眾多的應徵方案中,著名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自由鍾”式陵墓圖案獲首獎,葬事籌備處經過考察,確定其負責陵園的建造。劉寶鍔不僅受邀參與中山陵的勘測設計,還受聘擔任整個陵園的監工工程師,負責全部工程監理。呂彥直在中山陵主體工程施工中積勞成疾,於1929年3月在上海病逝。陵園的後續施工任務就落在黃檀甫、劉寶鍔等人的肩上。黃檀甫主要跑外部事務,劉寶鍔主要負責陵園修建,他吃住均在工地,全權負責監理施工,直至陵園建成。

  為保證陵墓工程質量,劉寶鍔十分講究選料,施工技術要求極為嚴格。“凡水泥均須選用上等馬牌及泰山牌水泥,祭堂內牆須用灰色意大利大理石護壁,粉刷須在紙筋灰中拌入麻絲,祭堂及墓室鋪地,均須選白色意大利大理石,而且不具有灰色斑紋者”鋼筋混凝土中竹節鋼的拉力試驗,砂、石、混凝土的強度檢驗,均委託南洋大學校長凌鴻勳和中國工程學會會長徐佩璜在場主持,並參照美國材料試驗公會的檢驗標準進行檢驗。

  1929年6月1日,孫中山的靈柩在由北平專列運抵南京,正式安葬中山陵。全國政要、各界人士和外國友人及南京市民20多萬人參加大典。128人護送安置孫中山先生遺體的紫銅棺登上中山陵。奉安祭奠以後,孫中山遺體安置在陵寢臥像下5米多深的鋼筋混凝土坑內,劉寶鍔再次細心地用經緯儀校準無誤,棺木緩緩放下,隨即用鋼筋水泥封固。

  孫中山陵墓的工程費用除了政府撥款,大部分是由海內外華僑同胞捐贈,工程款約白銀460萬兩。劉寶鍔嚴格監理,使中山陵墓主體工程造價僅用了390萬兩白銀。剩餘之款,劉寶鍔又在陵墓附近設計建造了“光華亭”“水榭”“音樂池”,以及陵墓東側靈谷寺“螺旋樓梯九層紀念塔”等紀念性建築和其它設施。

  經劉寶鍔和工匠們3年多的辛勤努力,中山陵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宏偉建築,雄踞於南京紫金山上。有一處細節可以看出劉寶鍔的細心。為了迎奉孫中山先生的靈櫬,陵園工程部專門修建了一條由南京挹江門外中山碼頭直通中山陵墓的迎櫬大道。這條大道在陵園的一段,仍由劉寶鍔監修。在修鋪靈谷寺的石子路面時,劉寶鍔考慮到讓日後來祭奠瞻仰中山先生的老年人和穿高跟鞋的婦女行走方便,就在石子路面的兩邊加鋪了長條青石板,事後證明非常正確。工程完工後,受到南京市政府的表彰。

  奉安大典之後,開始了第三期工程包括牌坊、陵門、碑亭、圍牆、衛士室等的修建。這期工程直到1932年2月底才全部完成。中山陵園整個工程完畢,耗時6年多,傾注了劉寶鍔的全部心血。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曾這樣評價:“中山陵雖西式成分較重,然實為近代國人設計以古代式樣應用於新建築之嚆矢,適足於象徵我民族復興之始也。”

  為了體現當時的設計及修建過程,在中山陵祭堂室外圍牆上詳細地介紹了陵墓的設計建造過程。

  阻靈柩南下

  中山陵建成後,好評如雲。劉寶鍔不僅為國人所注目,而且為世界工程建築界所敬佩,登門請求設計和督理工程者接踵而至。經他參與設計和監理的建築工程還有:南京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譚延闓墓、廖仲愷墓、胡景翼墓、南京中央體育場、金陵女子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影院,以及許多政要名人在中山陵旁的別墅等。劉寶鍔在金陵古都的建設中,作出顯著貢獻,精美的各式建築不僅為南京增色,也成為珍貴的歷史記憶。

  抗戰初期,劉寶鍔還曾力阻孫中山靈柩南遷重慶。據孫中山生前貼身衛士、後為其長期守靈的範良回憶: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華北、江南紛紛告急,蔣介石曾有過將先總理靈柩帶到重慶的考慮。為此,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主持下召開會議,專門討論遷移中山先生遺體到重慶之事。邀請工程界人士劉寶鍔、夏光宇、區國著、黃仲瑜、楊光胸、王功亮、劉光黎等到會商榷。政府方面提出將先總理遺體遷至重慶的方案後,劉寶鍔當即說:“這不行。總理遺體葬在墓室下深處,又封了那麼厚的鋼筋水泥,要把遺體取出來,就要用爆破法炸開,一爆破,棺柩、遺體就要被損壞。”其他建築專家也力勸政府不作遷移。南京政府只好作罷。

  南京被日寇攻佔前,林森還專程到中山陵對守靈衛隊訓話說:“總理遺體不能移動,你們要保護好總理陵墓。”除安排守衛中山陵的衛隊繼續守靈,還要求80名守靈官兵在誓言書上簽字,一旦日寇蓄意毀陵,衛隊官兵須“與中山陵共存亡”。

  為家鄉效力

  劉寶鍔終身治學,淡泊名利。他與近現代著名科學家李四光、李儀祉、丁文江、竺可楨、翁文灝等同屬中國科學社成員。他們以卓越的科研成就,傳播世界最新的科技知識,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經濟生活和思想文化。

  劉寶鍔一生埋頭實業,不願從政。邵力子擔任陝西省政府主席時,曾邀請劉寶鍔回陝西擔任建設廳廳長,他婉言謝絕,但卻爽快地答應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備委員會之聘,擔任西北農專建校工程師。西北農專(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總體佈局和那座高高矗立在武功縣張家崗的七層教學大樓,都是劉寶鍔的手筆。

  1926年4月,北洋軍閥劉鎮華率軍十萬圍攻西安,城內軍民堅守城池達8個月之久,死難者有5萬人之多,佔當時城內人口的四分之一。同年12月,西安解圍後,經馮玉祥將軍提議,在市區修建革命公墓,安葬和紀念死難者,並委託劉寶鍔、李儀祉選址設計。公墓選址在原清代滿城廢墟,佔地150餘畝,設計有花壇、亭臺,蓮池和噴水池,並廣栽珍稀樹木。奠基儀式上,馮玉祥、楊虎城、于右任等軍政要員親自和西安各界人士負土築冢,堆積成東西大墓各一座,集中安埋死難者,在兩墓之間建亭,命名“革命亭”。園林式的公墓建成後成為西安一景,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革命公園,現已成為西安市民休閒遊玩的去處。

  為了開發漢江流域豐富的水利資源,1931年12月,劉寶鍔邀請時任陝西省水利局局長的李儀祉到家鄉漢中考察水利。他們乘楊虎城將軍的飛機在漢中北郊十里村新修的機場著陸後,騎著漢中綏靖司令趙壽山備下的軍馬入城,在北大街受到當地群眾夾道歡呼,當天,漢中各界在北教場召開歡迎大會。會後,劉寶鍔和李儀祉乘坐黃包車前往西街漢中水利局聽取彙報。第二天,他們在留法農墾專家安漢的陪同下,到褒河、城固視察水利工程,還驅車家鄉洋縣,考察漢江黃金峽河段的水利開發。李儀祉對漢中豐富的水力資源讚不絕口,特地囑託漢中地方政府好好保護開發。如今,漢中成為南水北調和引漢入渭兩大工程的水源地,一江清凌凌的漢江水被送到北京和關中,實現了李儀祉、劉寶鍔等先賢的夙願。1938年3月,李儀祉病逝。劉寶鍔十分悲痛,在《悼李儀祉》的短文中說:“大禹之後,中國一人,為陝西李儀祉先生。”劉寶鍔的祭文原稿,被李儀祉紀念館珍藏。  

  抗戰勝利後,劉寶鍔回到南京,繼續從事他鐘愛的工程建築事業。蔣介石逃離大陸前,曾利誘劉寶鍔去臺灣,他斷然拒絕,並秘密轉移到上海,等待全國的解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劉寶鍔被西北軍政委員會財經委員會從上海請回西安,任該委員會專職委員兼新華建築公司總工程師,全面負責西北地區特別是陝西的大型工程建築的設計及監理,劉寶鍔欣然就任。在劉寶鍔的參與下,20世紀50年代初陸續建成的西安北門裡的建工部五局辦公樓、鐘樓北側的新華書店、民樂園附近的西安大廈、北大街的人民劇院、解放路的百貨大樓、東大街的中山大樓(後更名為友誼商店)等,至今仍然是西安市的歷史地標。

  1952年6月2日,劉寶鍔病逝於西安,享年69歲。(郭松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