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從羅永浩的第一場演講開始,斷定羅永浩一定會失敗,而且是糟蹋了投資人十億元之後失敗。

因為以羅永浩的人脈、名氣和忽悠能力,有融資十億元的能力;因為投資界的大多數人都是毫無製造業經驗的。


羅永浩的問題,在於他完全不懂工業製造。


老羅的首場演講,其實只講了2件事:1、用戶體驗。2、情懷。


羅永浩對於製造業,因為徹底的無知,所以才會徹底的不尊重。他認為製造業是毫無技術含量的東西,殊不知製造業雖然利潤極低,技術含量卻遠遠高於互聯網公司和UI界面設計。

喬布斯從1983年的蘋果II電腦開始,就一直與製造業打交道。他在做蘋果手機之前,還做了蘋果筆記本電腦,iPod,iPod HiFi。蘋果具備長期與製造業合作的經歷。


而羅永浩以為,製造業毫無技術含量,他只要找一個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就一切搞定。但是如何和富士康合作,是個大問題。蘋果剛到富士康的時候,富士康給他們做iPod,很多設計其實是富士康提供的方案,富士康工程師甚至推翻蘋果原來的設計,而讓蘋果直接採用富士康的方案——蘋果是一個與製造業能夠無縫結合的企業。


在羅永浩看來,設計就是美工。


老羅DIY的最高端的產品,大概就是羊肉串。他大概沒有diy過收音機、功放、電臺、穩壓電源、電視機,不大會用電烙鐵、萬用表和示波器,也沒有讀過《電磁兼容與結構設計》、《工程塑料注塑成型工藝》、《工裝卡具設計》、《線路板紅外線迴流焊缺陷分析》、《電子產品可靠性工程》、《製造業供應鏈管理》、《裝配流水線質量管理》、《田口方法與容差設計》之類的書,也沒在工廠流水線幹過。他的工業技術,完全不足以和工程師交流技術。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而羅永浩是個自負的人。他相信努力,相信偏執狂精神,相信獨斷專行,相信外行可以顛覆內行。


不懂技術,也不懂工業界的合作,也沒有管理能力。他唯一能夠學得像的,是喬布斯的演講風格、彪悍話語、強迫性的行動力、大罵員工和對下屬砸瓶子砸杯子。


而這些並不是喬布斯的成功原因,僅僅是喬布斯的面具。


一個好的特型演員,可以演得很像個領袖,但是真讓他去領導一群人,那是絕對不行的。


希特勒的演講很牛逼,但是希特勒並不是靠演講成為元首,德國也不是靠希特勒的演講而強大起來的。


老羅只是一個優秀的特型演員,他時刻在扮演喬布斯,也許還有希特勒。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雖然不懂工業技術,並不難彌補,只要有錢就可以找到人,你可以委託別人替你決策。


但是在戰略佈局方面,老羅犯了很大的錯誤——這個只有CEO才能做。


錘子一開始應該走小米的MIUI道路,即使拿到投資人的錢,並不立即投入手機研發,而是從UI開始,以UI樹立品牌。然後與一些成熟而沒有品牌的貼牌機企業合作,接近公版的內芯,專注於做外觀的精緻化和UI的獨特風格,等自己的團隊磨合夠好,用戶夠多,才自主開發手機。


但是老羅等不及。或許是因為拿的是別人的錢,虧損了十億八億也不需要自己賠錢,投資人也沒跟他簽署嚴酷的對賭協議——比如虧本了就要老羅個人把投資人的股份以原始價格收購,就會讓老羅還債到公元2416年。


當時的形勢,小米已經佔據低端市場,蘋果三星佔據高端市場。錘子 T1的定價是對的,問題在於老羅沒有能力造出質量配得上這個定價的手機。


老羅急於做大。他把自己的品牌與別人比拼,想跟雷軍一樣佔據大份額,而不是佔領自己的獨特生態位。


錘子手機的設計風格就是一個錯誤,它始終走的是精緻路線、美工路線、情懷路線,外觀並沒有獨特之處,功能的獨創性不夠。


錘子手機應該做得更硬朗,更與眾不同,做得更厚(以兌現厚電池的承諾),更大(比蘋果早幾個月推出“比大更大”以搶奪蘋果的話語權,大屏幕更適合文藝青年寫便籤),而不是一味跟蘋果比精緻主義(卻自稱“極簡主義”,被嘲笑為不懂設計)。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錘子的一些創意,並非剛需,僅僅是噱頭。羅永浩善於自嗨,而作為產品經理的朱蕭木在這方面並不比老羅更成熟——尚未畢業就加入錘子的朱蕭木君並沒有電子產品製造業和產品方面的經驗,何況作為老羅的粉絲,他對羅永浩顯示明顯的弱勢,其作用更可以忽略。


錘子手機的大降價是一個巨大失誤。在產能、質控還達不到的時候,應該降低產量,加強出廠管理,第一代錘子僅僅作為極少數人把玩的收藏精品,而非大眾化,但是價格絕對不降。


同樣,第二代錘子手機T2,也不應該降價,也不該大批量投產。仍然走UI道路,手機僅僅是極少量的奢侈文藝收藏品。


而廉價的堅果手機,則根本就不應該投產。不投產堅果,錘子尚有品牌逼格,一旦投產堅果,則錘子就直接成為紅米的同檔次產品,品牌就分文不值,在低價領域與強大的紅米競爭更是敗得一塌塗地。


也就是說,羅永浩的手機,應該主要專注於做UI系統,只做公版的改裝貨,而不是指望打造完全自己設計的手機。這樣,幾億元的投資能用好久,足以給你足夠的時間去打磨最優秀的UI系統,直到UI被阿里巴巴或360或董明珠收購。

而自己研發量產手機,是燒錢飛快的,以羅永浩這種賭徒心態,根本hold不住。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老羅是個無法理財的人,他曾經寫文章表示自己一個月幾萬元根本不夠花,主張就得多花錢的人才有掙錢的動力,他自豪自己大手大腳花錢卻總有錢。但是,一個企業CEO,持這種覺得一擲千金就能加倍撈回的心態,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在理財與罵員工方面能與老羅媲美的著名CEO,大概也就凡客的陳年和神奇百貨少女CEO王凱歆。


錘子科技其實別的不缺了,就缺一個CEO。羅永浩應該以創始人的身份擔任董事長和演講人,找一個合適的人當CEO。因為CEO這個職位,羅永浩根本不合適。他甚至連一個博客網站的CEO都做不好,跟自己拉來的著名寫手一個個翻臉絕交,連域名都被別人搶了。他辦了一個外語培訓班,還拍了電影,但是他連一個外語培訓班的CEO都做不好,你怎麼指望他能管理一個900人的團隊。


羅永浩有不錯的煽動力,有足夠的講故事的能力。但是在需要獨特性和洞察力的時候,他是遠遠不夠的。


作為一個大眾偶像,是不需要太多獨創性的,大眾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只能喜歡那些基本上沒什麼深邃思想卻能提供雞湯的人,比如星雲法師,南懷瑾,李一道長,羅振宇,ayawawa,以及羅永浩

至於真正有傑出思想和獨立思維能力的人,無論是休謨,羅素、維特根斯坦,香農,還是Robert Trieves,你不能指望他們成為大眾偶像。


雷軍、周鴻禕這些人,是先成為成功商人後而出名,而不是因為幾句演講語錄先走紅而創業。雖然他們都是天才程序員,但是他們更是天才商人,商業上的成功往往掩蓋了他們聰明絕頂的技術天賦。而他們的商業模式,在開始,普通人並沒有看懂。


羅永浩並非任何一個行業的技術天才,也並非其粉絲所以為的那種商業天才。他不善於發現真正的商機,只會跟風。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雷軍會自謙地說豬在風口也會飛,言下之意是:風口在哪兒你們庸人並不能發現。而羅永浩是那種看到豬在天上飛,才跟在豬後面去找風口的人,所以永遠跟在別人後面模仿。


傳銷熱的時候他做傳銷。倒賣中藥熱的時候他賣中藥。英語培訓熱的時候他去新東方求職,後來又反水新東方,自己辦英語培訓班。博客熱的時候他做牛博網。看到小米做大了,他又去做手機。


跟在飛豬後面跑的人,通常對未來沒有預測性,沒有在大家熟視無睹的地方發現商機的洞察力,更沒有能力打造一種獨特的商業模式。面臨市場的競爭,他又沒有像VIVO、OPPO、小米、魅族那樣發現自己各自生態圈的洞察力。


錘子拿到融資後,老羅第一件最應該做的事,應該是找一個有商業戰略眼光,又會管理員工的CEO,把錢晨之類的專家都交給CEO去領導,他自己只負責兩個部門:UI設計部和登臺演講部。


然後他應該設法給自己找一個戰略聯盟。比如可以找阿里合作,把錘子UI作為阿里YunOS的高端UI之一,借用阿里的YunOS推廣。


但是老羅並沒有這樣做。他太自負了。他不知道那些他看不起的人,其實遠比他聰明有才幹——而老羅竟然看不出這點,以為自己才是曠世奇才,這不僅僅是性格問題,也是智力缺陷。


人到中年,應該比年輕人更有見識。中年創業者中有一些確實有能力而頭腦清晰的人。比如說當初雷軍再三邀請加盟的謝冠宏就是其中一位。他經常說的話是:


1、“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

2、“經商正如搶銀行,最重要的是合作。”


如果羅永浩知道自己不適合當CEO,能夠學會合作,而不是在辦公室對下屬罵髒話砸瓶子,他或許不會失敗得這麼難看。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還有一些人可能會認為錘子公司之所以失敗,是理想主義的失敗,是情懷面對現實的失敗……親,你們還能更弱智麼。


淺談羅永浩和錘子科技的成敗


你相信一個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會去做傳銷麼,即使一輩子僅僅做一次。


你相信一個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會把一個曾經寄託很多人熱望的網站扔在一邊,最後連域名都不續費而被人搶注麼。


你相信一個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一次次自打耳光卻沒有真正的自責,卻罵下屬,對下屬扔礦泉水瓶子麼?


真正的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這時候應該做的,是去深圳南山法庭向他的前粉絲主動承認欺詐行為。


真正的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應該在自己臉上刺青:公孫。至少也得穿著有公孫字樣的T恤上臺演講。


真正的有情懷的理想主義者,按照日本人的標準,已經剖腹。按照韓國人的標準,已經剁掉一個手指頭。


您去看看老羅的手指頭,是否齊全。他雖然不是韓國人,畢竟是朝鮮族血統。

至於老羅的是是非非我也不多說了,留給後來居上的人去評論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