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買房子必須要了解的事兒(獻給小白)

一路上也是從小白走來的,直到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子,總想寫點什麼來告知一些未經歷過買房的小白用戶,防止他們也像我一樣走了一些彎路。這裡簡單介紹一下關於買新房的一些必備知識。

乾貨,買房子必須要了解的事兒(獻給小白)

一、剛需還是投資?

這個問題很重要,雖然我不贊成炒房子投機取巧,但是也難免有些人想用錢換物來地址通貨膨脹,那麼房子應該是最好的投資了吧。

剛需的話優先選擇配套成熟區域,我們所謂的配套就是教育、交通、便民服務、銀行等一些基礎的社會配套信息,有錢的話儘量買在教育資源豐富,交通方便的區域。

投資的話優先選擇一些發展潛力比較大的地區,可能一年兩年看不到發展,但是長期看來卻發展很好,政策傾斜的城市,這裡投資的回報率還是相當高的。

二、如何選擇開發商

選擇開發商的卻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一個好的開發商可能會讓我們很省心,這就要去多瞭解該區域內的開發商房屋質量,物業服務等各方面綜合實力。當然好的開發商一般房價都會稍微高一些,這個自己要去權衡。

我建議開發商的選擇並一定非要是萬科、恆大、碧桂園這一類的開發商。其實還是有很多不是很大的開發商也在認真做事情,可以多去了解一下各個開發商的口碑,多去關注一些業主們的論壇分享,多加一些微信群去了解各個開發商的優缺,自己心裡也會有有一個標準。

三、周邊配套

周邊配套主要保險在交通、教育、便民服務各個方面。

一個小區周邊配套的好壞也是影響樓盤價格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地鐵口的房子,省重點中學旁邊的學區房,這些配套設置將直接影響房價已經未來房價的增值。所以選擇房子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周邊的規劃,哪些已經落地那些還在規劃當中,我們去一個售樓部的時候一定要先聽置業顧問給我們講解的周邊的配套已經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也不能完全相信他們,因為他們為了銷售房子會無限放大利好,不要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除了周邊配套也要了解一下小區內的配套,是否有幼兒園,停車位比例,綠化率,容積率這些問題,是否實現了人車分流等等。

乾貨,買房子必須要了解的事兒(獻給小白)

四、小區基本設施

小區基本設施是最能關乎到我們利益的一塊。所以一定要問詳細。以我的經驗主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容積率:容積率是能反映一個小區的建築密度,容積率越大,建築密度就越高。建築密度越高就會顯得小區內比較擁擠,居住的人口也就相對會多一些。所以容積率也是衡量一個小區舒適度的指標。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當然容積率越低的小區肯定相對而言也就越貴一些。一般小區內有洋房和高層的相對容積率會低一些。

2、綠化率:綠化率的重要性不用我說大家也能體會到,一般規定小區的綠化率不能低於30%,就是整個小區面積的30%,一般能超過35%的小區綠化率就算不錯了。

3、樓間距:樓間距指的是兩幢樓之間的距離,樓間距的遠近一般會對採光有一定的影響,當然高層無所謂,對於底層的住戶來講,樓間距遠一些光照時間就會長一些,體驗會更好。

4、人車分流:現在的小區基本上都在要求人車分流,意思就是小區內不允許出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這也就保證了小區內的道路不會擁堵,更安靜,更安全。

5、是否有學校:一般情況下小區內都會配備幼兒園,當然如果能配備小學就更好了,如果沒有幼兒園的情況下一定要了解周邊最近的幼兒園在哪裡,這樣也方便爺爺奶奶去接孩子上下學。

6、幾梯幾戶?這個指標大家應該也清楚,一梯一戶這樣的戶型絕對是完美中的完美,但是不可能所有的戶型都是一梯一戶,一梯一戶的戶型相對會比較貴一些,那麼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考慮一下2梯3戶、2梯4戶、2梯5戶這樣的戶型,2梯6戶以上的建議看一下樓層的高低,高樓層的話不建議,因為可能上下班等電梯都要半天,太浪費時間。

7、公攤率:自從李嘉誠發明了公攤,開放商笑了我們哭了。這個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公攤面積指的是電梯井,電梯間,走廊等這些公共面積,一般樓層越高公攤越大。

國家規定的標準是:7層以下的住宅的公攤率是7%—12%,在7層—11層的住宅的公攤率是10%—16%,高樓層的住房,12層—33層的住宅公攤率為14%—24%,如果公攤率超過了這些可以儘量不考慮。

8、基礎設施:主要是是否雙氣,臨時電還是市政供電,小區的物業費等一些細節方面的小問題。

五、樓層該怎麼選?

很多用戶對於該如何選樓層也是一臉懵逼,我這邊也大致給大家介紹一下。就以18層高的住宅小區為例。一般情況下中間層7-12層可以隨便選擇,都屬於黃金樓層。但是也有人會說9-12層空氣質量是最不好的樓層,但是我覺得這點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你基本上會發現這些樓層都是最先被搶走的樓層,肯定能算得上黃金樓層。

其次優先考慮就是中高層,13-16層最佳,高層陽光更充足,但是也有缺點就是上下電梯不方便,如果小區用的是臨時供電可能會導致被困在電梯裡,所以又回到前邊的問題,物業一定要好。不過仔細算來我們一天也坐不了幾次電梯,高層的視野更加開闊,自然是別有一番風光。

再其次就是考慮底層的3-6層,這些樓層存在的特點是上下樓就算沒有電梯也是方便的,但是同時缺點也很明顯,一個是光照可能不會太好,還有就是距離地面比較近可能會比較喧鬧。當然有喜歡底層的也不會在乎這些。再其次就是1-2層和頂層了。1-2層比較潮溼,一般很少有人喜歡,頂層雨季可能會漏水,夏天又很熱,所以也是有很多的詬病以至於很多人都不喜歡。所以也是各有優缺。

當然除了這幾個方面還有家中是否有身體不便的老人,如果有的話底層絕對是首選,老人出入比較方便。

乾貨,買房子必須要了解的事兒(獻給小白)

六、戶型如何選擇?

當然這個問題可以說的東西太多了,大小合適的情況下優先建議選擇南北通透的房子,當然這中間的可選擇性比較多,南北通透如果戶型比較方正,臥室朝南比較多的房間基本上就可以定為最合適的房子。其次也可以考慮一些邊戶,東邊戶優先於西邊戶。然後 就是純南戶,純朝南的房子。不過這裡邊的學問比較大,不同的戶型優缺點也不一樣。總而言之就是選擇比較方正的戶型以及臥室朝南較多的戶型最合適。

以上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購房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可能並不是很全。歡迎各位在留言區評論,有什麼問題可以答覆的一定會給您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