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检验特战队”连轴转38天 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标本1300余份

每天全副武装,在微观世界里与病毒“交手”搜寻、侦察、确认、擒获病原......在县中心医院检验科分子生物(PCR)实验室,有一支“特战队”,截至3月19日,他们与病毒较量了38天,完成1300余份病毒核酸样本检测,为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3月18日晚上9点,县中心医院检验科分子生物(PCR)实验室内,几位检验师仍旧忙不停歇。样本分拣、灭活、提取等一系列工作紧张有序,核酸灭活仪、核酸扩增仪等各类设备高速运转。

穿着防护衣、隔离衣、带上口罩、护目镜、面罩、四层手套,套上脚套等,这是进入实验室之前的“最低要求”,穿好这些装备一般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而且独立完成比较难,大家都会相互帮助。被层层包裹后,检验师的动作都会慢下来,连侧身弯个腰都不方便。

病毒样本送到实验室后,需要经过6个步骤完成检测,“首先在生物安全柜里分拣病例标本,对装有标本的密封袋进行喷洒消毒,随后在灭活、编号......到出报告,整个过程最少要持续6个小时,但是当天的标本,不管晚上到多晚,我们都全部完成,不让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以免影响检测结果。”分子生物实验室组长谭志敏说。

检验科主任雷纯刚说,实验室是我们的“主战场”,承担着来自发热门诊、住院患者、隔离点、复工复产企业等地方的标本检测,高峰时期我们一天要检测200多份核酸样本。我们随时待命,大家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是科室的分内事,也是荣耀。雷纯刚的妻子龚小飞在医院肩负着全县疫情物资的保障和医护人员的心理援助等工作,白天在医院忙,晚上去医学观察区陪一线人员,为他们解决问题。在外上大学的女儿,假期和爸妈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知道他们工作忙,女儿贴心地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每次做好饭菜打电话让爸妈回家吃饭,要么占线,要么就是他们在电话那头说“事情没做完,今天不能回家了,你先吃。”

“我们早一分钟发出结果,就早一分钟诊断,早一分钟给出诊断,都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及蓝山这个大家庭的安全。”虽然经常加班,但是分子生物实验室组长谭志敏这样说到。谭志敏的妻子也是医院护理工作者,也坚持在抗疫第一线,由于两个人都经常加班,夫妻俩已经有一个月未和家人在一起吃过饭。

作为一位女“战士”,检验科副主任李艳青每次从实验室工作出来就累得不想动。她说,现在穿上不透气的防护服进入实验室里,能待上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上厕所,出了实验室洗干净后第一时间就是上厕所。刚开始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待一会就会觉得憋闷、头晕,时间久了,大家相互鼓励,工作起来更能够得心应手了。

县中心医院这些与病毒亲密接触的人,在疫情面前,他们从容不迫,敢于直面危险,发扬“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职责,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医学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