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新冠肺炎疫情經過全國人民凝心聚力,眾志成城攜手抗擊,已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但全球疫情情況趨於嚴峻,要打贏這場防疫狙擊戰仍需努力。口腔頜面部處於消化道與呼吸道的起端,通過口腔和鼻腔與外界相通,容易遭受病毒侵襲,特殊時期對孩子們進行科學的口腔健康護理是做好居家防疫的重中之重。兒童口腔健康不僅僅包括硬組織牙齒,還包括牙齦、舌、口腔黏膜軟組織健康,達到“一硬一軟”全面健康才是真正的口腔健康標準。家長是孩子口腔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應竭盡所能幫助孩子養成健康、科學的口腔衛生習慣風,毫無預兆地席捲整片曠野,撩動人的思緒萬千。星,遙遙地掛在天空之中,閃爍著它那微微星光,不如陽光般燦爛卻如花兒般如痴如醉。

本期科普為各位家長、孩子們介紹不同年齡段的口腔健康保健知識,讓我們一起做好口腔衛生,露齒微笑吧!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1.嬰幼兒期口腔衛生

嬰幼兒一般在4~12月齡時開始萌出乳牙,2~3歲時乳牙已完全萌出,一共有20顆。

母乳餵養有利於預防嬰幼兒齲,親餵母乳時應保持正確的餵養姿勢。瓶餵母乳或人工餵養時,奶瓶不要偏向一側,不要緊壓寶寶上下頜。餵奶後用少量的溫開水清潔口腔,每日早晚可用清潔的紗布或者乳膠指套蘸清水清理寶寶的牙齦、顎部並按摩牙床。家長避免給寶寶口對口餵食和共用餐具。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乳牙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寶寶餵養正確姿勢


寶寶開始萌牙後,應在1歲以前停止奶瓶餵養,讓寶寶逐漸開始吃粗纖維的食物,比如蘋果泥、胡蘿蔔泥之類的,有利於牙齒的萌出。萌出第一顆乳牙後,寶寶即可進行第一次口腔檢查,建立兒童口腔健康檔案,隨後每3~6個月進行常規口腔檢查。剛萌出的牙齒鈣化程度低,耐酸性差,更易被腐蝕,寶寶出牙後就要開始刷牙啦,家長應該選擇指套牙刷,每日早晚蘸清潔水輕擦(刷)洗牙面。


3歲以內建議使用含氟牙膏的使用量一小片,應由父母、長輩幫助孩子刷牙,採用圓弧刷牙法。即連續做圓弧動作,讓牙刷頭轉小圈,每個部位牙面要刷5~10圈,幫助孩子逐步建立口腔護理重要性的意識和理念。建議家長選購牙刷時參考我國含氟兒童牙膏量氟離子濃度應在0.05%~0.11%之間。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1歲孩子餵養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1歲寶寶萌芽時清洗牙面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2~3歲內刷牙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3歲前含氟牙膏用量一小片


專家建議: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嬰幼兒免疫力較低,容易感染原發性皰疹性口炎、鵝口瘡,家長無需過分恐慌,此類疾病有自限性,經過正規治療絕大多數病例預後良好,同時家長應做好嬰幼兒手衛生要求,玩具、奶瓶等間接接觸物品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可用開水蒸鍋煮15分鐘。

2.學齡前兒童口腔衛生

學齡前兒童的乳牙已基本發育完全,應選擇適合的兒童牙刷和含氟兒童牙膏,牙膏量為綠豆大小,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時間至少3分鐘。4~5歲是乳磨牙鄰面齲壞的好發年齡。因此,刷牙後清潔牙縫之間的食物殘渣,對預防齲病至關重要。該階段兒童的動手能力逐漸提升,此時選擇是讓孩子獨立刷牙還是由父母代勞各有利弊。從清潔程度看,父母刷總體比孩子自己刷的乾淨;但讓孩子親自動手,可以培養孩子建立獨立刷牙的習慣,但應當在家長監督下完成。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該階段兒童咀嚼能力有限,愛吃高糖以及軟性食物,比如餅乾、糖果、蛋糕、碳酸飲料、薯片、果醬等等,此類食物不僅含糖高而且粘稠性強,易發酵產酸,利於細菌繁殖。家長應該在這個時期引導孩子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選擇合理的食物與攝入量,並瞭解用餐間隔,而不是單純的禁止吃某種特定食物。


健康飲食建議


1.飲食全面均衡,健康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麵包等全穀物、牛奶、雞蛋、魚肉、豆類以及堅果等。

2. 控制含糖食物攝入,如甜點、糖果、餅乾、蛋糕、薯片、果醬等等,僅在正餐時間食用甜食。

3. 少喝含糖飲料、可樂等碳酸飲料。

4. 家長應鼓勵孩子吃新鮮水果而不是果汁,果汁缺乏水果膳食纖維,不僅不利於防齲,可能會讓體重增加,每天喝果汁的量也需要被限制,4~6歲每日飲用量建議<180ml。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專家建議


學齡前期兒童活潑好動,多因玩耍不慎跌倒引起乳牙外傷,導致牙齒鬆動、折斷等情況發生,嚴重時可能影響後期恆牙發育和正常萌出,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院就診。3歲後乳牙全部萌出建立咬合,不正常的咬合關係會導致孩子面部發育異常,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正規口腔醫院正畸科,做一次矯正篩查,看是否有異常需要早期矯正干預治療。

3.學齡期兒童青少年口腔衛生


6~12歲時,乳牙開始更換,長出恆牙,稱為替牙期。這期間要注意加強咀嚼,吃富含纖維的食物,選擇替牙期的牙刷,牙膏逐步過渡到成年人牙膏,牙膏用量為豌豆大小。12~18歲,所有恆牙都已基本萌出,屬於恆牙列期,共28~32顆牙。青少年應使用成人牙刷和含氟牙膏,至少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3分鐘。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推薦使用國際標準Bass刷牙法: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1)選擇軟毛牙刷,牙刷與牙齒呈45°,在牙齦和牙齒交界處做圓弧狀反覆刷;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2)豎起牙刷清潔上下前牙內面,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3)牙刷向側面傾斜45°,圓弧狀清潔牙齒背面;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4)牙刷保持垂直,清潔牙齒咬合面;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5)由內向外輕刷舌頭表面,去除食物殘渣和細菌。


家長應鼓勵並引導孩子養成科學刷牙的良好習慣,

讓刷牙成為孩子起床後的第一件事,

睡覺前的最後一件事!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專家建議

替牙期間,常常會遇到新的恆牙已經萌出了,但是乳牙還未脫落留的 “雙排牙”現象,建議家長儘快帶孩子去醫院拔除滯留的乳牙,以免影響恆牙的錯位萌出。多吃粗糙、含粗纖維食物、促進頜骨發育,有助於減少乳牙滯留的發生,預防錯頜畸形的發生。若乳牙“蛀”了,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否則“蛀”掉的乳牙可能會影響繼恆牙的發育。第一恆磨牙在六歲左右萌出,因為在口腔靠後的位置萌出,家長容易忽視,如果沒有建立正確的口腔護理習慣,極易發生齲壞。窩溝封閉是預防齲齒的有效手段,建議6~8歲第一恆磨牙窩溝封閉,11-13歲第二恆磨牙窩溝封閉,定期檢查有無可疑早期齲損或白堊斑,及時修復窩洞。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替牙期,孩子會經歷牙齒不齊的“醜小鴨”階段,家長不必過於擔心,這只是暫時性的,之後牙齒們會“各自歸位”。但乳牙早失、乳牙滯留、扁桃體肥大或腺樣體增引起的兒童張口呼吸、咬唇、偏側咀嚼,吮手指等不良的口腔習慣可導致頜面部發育畸形,如出現這些問題都應該及早看牙醫進行早期阻斷治療。此外,若恆牙萌出後仍排列不整齊(12歲左右),需要去看正畸醫生進行治療,此時正是正畸治療的黃金時期。但如果孩子頜面異常,如“地包天”等,則需要儘早看牙醫,早期干預效果會更好。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兒童青少年運動量和劇烈程度加大,容易發生恆牙外傷,建議在打球、玩滑板等劇烈運動時佩戴護齒套,減少牙齒受傷風險。若出現年輕恆牙外傷(牙齦出血、牙齒裂紋、折斷、鬆動、移位、脫落等),應立即到醫院就診。當出現牙齒完全脫落的狀況,家長不要慌亂,需要按照以下步驟處理儘快到醫院就診。


•Step1 找回牙齒;

•Step2 用清水或牛奶沖洗乾淨,千萬不要刷;

•Step3 將牙齒置於舌下、生理鹽水或冰牛奶中;

•Step4 儘快到醫院處理(恆牙外傷再植黃金30分鐘)。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4.牙線、衝牙器——清潔鄰牙縫隙好幫手

乳牙期和換牙期間,孩子牙齒容易有牙縫,這是牙齒髮育過程中正常的生理間隙,但是食物碎屑和沉渣容易塞在牙縫裡感到不適,還會有臭味道,很多孩子常常不自覺地用小手伸進嘴裡,摳牙縫。這個動作既不衛生,也無法解決塞牙問題,還容易導致牙齒鄰面齲壞——即相鄰兩顆牙齒“肩靠肩”的地方蛀了。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建議孩子每天使用牙線,清潔牙間隙、牙齦線下等不易刷到的部位。3~8歲娃應由家長幫忙;8歲左右可以獨立使用。此外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兒童專用牙線棒、兒童衝牙器等來清潔牙縫。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專家提醒

:牙器只是輔助清潔牙縫之間的菌斑,並不能代替刷牙哦!


5.運動與口腔健康


生長髮育期兒童在保證營養的同時,也要保證一定的運動量。積極運動不僅可以降低兒童體內脂肪堆積,減輕體重,促進健康飲食,減少糖攝入量,改善兒童蛀牙情況。研究發現,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增加兒童青少年屏幕時間,同時也會增加碳酸飲料攝入,增加蛀牙、牙菌斑發生率。此外,缺少運動、不健康飲食都是牙周炎等慢性疾病的危險因素,而健康生活方式,即飲食合理、不吸菸、適量飲酒、保持健康體重和定期運動都與口腔健康行為息息相關,積極的運動可以促進孩子自尊和自信心的發展。《中國兒童青少年身體活動指南》推薦,6~17歲兒童青少年每日應進行至少累計60分鐘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包括每週至少3天高強度身體活動和增強肌肉力量、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動。疫情居家期間,也應該積極進行居家身體活動。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兒童是口腔疾病的高發人群,疫情期間,居家出行不便,難以進行定期口腔檢查,可能無法及時發現口腔健康問題。以上教給大家的家庭口腔健康護理方法,希望小朋友和家長們一起學習,在這個特殊時期共同守護口腔健康,給生活一個露齒笑容!


兒童如何做好口腔衛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