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科學領域最盛一年,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屠呦呦女士,成為中國首位諾貝爾科學類獎獲得者,華人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四十六年堅守,奉獻給世界的禮物——青蒿素,成為治瘧良藥,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屠呦呦奉獻一生科學成就如此之高,84歲卻落選中科院院士,背後的原因讓人心酸。
屠呦呦,藥學家,上個世紀30年代出生於浙江寧波,21歲時考入北大醫學院藥學系,本科畢業後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在工作期間接連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在是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科學家,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
根據檔案資料顯示屠呦呦並非出生於顯赫家庭,父親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人,這更讓我們對屠呦呦所取得的成就佩服不已,出身平凡卻憑藉自己對中醫的熱愛義無反顧考取北大,四於載寒窗苦讀中醫學,工作後一直奮戰在中醫藥研究崗位,從上個世紀就開始對青蒿素的科研探索,默默無聞幾十年如一日終完成中醫對世界的獻禮,為全世界人民抗虐創制出了一劑良藥。
評選院士之路 路漫漫其修遠兮
目前中國兩院院士共有1617人,科學院院士785人,工程院院士862人,這是我國十四億人口中培養出來的精英科學家,他們所研究的的領域,所獲得的成果切實推動著社會的進步,改變著我們的生活,都是有實質性貢獻的卓越科學家。
然後諾貝爾獎是一個什麼概念?諾貝爾獎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榮譽最高的的獎項,可以說是獲得諾貝爾獎即為獲得世界等級最高的獎項。目前中國科學家裡面,擁有中國國籍且獲得諾貝爾科學領域獎項的,僅屠呦呦一人,歷史上曾有幾位華人科學家但獲獎時都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屠呦呦的成就在中醫學領域達到了登峰造極,可在2019年度“院士”增選中落選,中國的“院士”評選門檻竟是如此之高,莫大的成就卻達不到評選“院士”的標準。
在中國成為一名院士到底有多難呢?首先成為院士不能夠毛遂自薦,只能是由高等院校及國內有關科學技術機構進行舉薦,院士大會常設領導機構是不接受本人申請的,實行的是每兩年增選一次且每次增選名額不超過60名。
在舉薦階段有兩種途徑,一、院士直接推薦。由已獲得院士稱號的專家提名,在每次增選中每位院士提名限額不超過兩名。獲得不少於3名院士的推薦才有資格進入院士增選候選人名單。
二、國內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的一級學會,按組織進行推薦。通過此方式被推薦人要經過主管部門、中科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初選。“院士”成為中國學術界給予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稱號,用這一稱謂來命名咱們國家最傑出的科學家,當然不僅僅在中國,像英國皇家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都採用了“院士”制度。
屠呦呦本人做出過回應;“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情況很複雜。”諾貝爾獎榮譽是最高的,但是和咱們國家院士標準完全是獨立的,並不像我們所理解的獲得諾貝爾獎一定要被增選為院士,院士也有院士的制度,不單是靠某一重大成果。這體現的是一種評價體系,也貫穿著我國的整個的人才評價體系,所體現出來的嚴謹性是不容忽視的。
那麼對於屠呦呦來說,到底是因為她本人不善交際(屠呦呦身邊朋友評價其不善溜鬚拍馬)、性格直爽,而被中科院拒之門外,還是因為科研經歷單一,沒有高影響力的論文堆砌,沒有達到院士評選的原則性基礎條件。
像屠呦呦這樣在某一領域有卓越成就,在公眾看來被評為中科院院士無可厚非,卻並未被評為的大科學家大有人在,比如“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教授,在2010年也與中科院院士失之交臂、施一公的學生39歲年輕美女科學家顏寧也遺憾落選,現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袁隆平
關於屠呦呦本次落選,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沒有博士學位,本科畢業就進入了研究所,一直堅守耕耘幾十年直到拿到諾獎,期間在她本人的學歷提升上並沒有變化,雖然科研水平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縱觀我國各院士學術出身無一例外都是博士學位,這也成了一條硬性條件,誰也沒有聽說哪位博士是本科或者更低的出身吧!如果有這樣的先例那麼民眾又要開始爭議,本科生都能當選院士,有這麼非凡的能力為什麼學歷上沒有提升。
雖說現在不能以學歷來一概而論,但是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真正有能力的學生不會只侷限於本科,最起碼也要經過研究生階段的系統學習,但屠呦呦所處的年代大學本科已經很是了不起,並且那個年代大學生掌握的理論水平還是很高的,放在現在相比不亞於現代教育體系下培養出來的碩士研究生水平。
二、屠呦呦沒有海外訪學經歷。現在對一名科研人員的海外學習研究經歷看得非常重,在國內985、211院校以及重點一本院校,目前招收教師已經要求必須有海外經歷,不管是在海外進行過博士階段的學習,還是有過海外實驗室研究所的經歷,這成為了必備的條件。對於一名大學教師都有了這麼強硬的條件,而作為院士那肯定也是必不可少,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學術造詣高的學者都會被推薦到海外,院士那樣的高端人才擁有很豐富的海外經歷不足為奇。
三、屠呦呦沒有SCI論文。SCI論文是被《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期刊所刊登的論文,一般認為被收錄即意味著發表出了高水平論文,成為各大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評價和獎懲的一類刊物。沒有SCI論文恐怕是讓屠呦呦落選最為卡脖子的原因,在國內發表過一部分論文,但是缺少了被國際學術界最為推崇的SCI論文。
但是換個角度想一想屠呦呦所研究的都是中醫領域的機密,就如同當年我國人工牛結晶胰島素團隊一樣,而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就意味著需要把分離和純化青蒿的具體方法,以及實驗數據公之於眾,沒有辦法進行知識產權的保護。屠呦呦獲得諾獎後,也只是在《 Nature》(自然雜誌)撰文回顧了發現青蒿素的艱難歷程。
不過科研人員實現價值的途徑有很多,院士也不過是一個稱謂罷了,他們無需執著於某一項榮譽,作為公眾的我們也不可本末倒置,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科研成果本身。另外目前中國院士的評選還是過於注重學術貢獻以外的東西,更多的還是要將焦點放在學術貢獻方面,將之作為壓倒性的評選標準,這也不會讓科研人員的艱辛付出受到忽視。換句話說像屠呦呦、袁隆平的貢獻不必非要“院士”頭銜來肯定的。
閱讀更多 泉州府邸888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