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电力人周治坤:为贫困群众点亮“心灯”

基层电力人周治坤:为贫困群众点亮“心灯”

“进门这里装一个线盒,灶台那边可以装两个插座,做饭的时候方便一点。” 3月27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新街镇上马营村贫困户李爱明家新盖的厨房里,帮扶责任人周治坤与李爱明的老伴马玉琴讨论着电路电线排布事宜。

基层电力人周治坤:为贫困群众点亮“心灯”

今年30岁出头的周治坤是弥渡供电局新街供电所的一名职工,也是弥渡县新街镇海坝庄村委会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在帮扶工作中,周治坤始终把帮扶对象当亲人,用心用情做好帮扶工作。

把帮扶对象当亲人

2019年6月,因工作变动,周治坤从新街镇供电所同事的手中接过三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任务。接到帮扶任务后,周治坤第一件事便是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了解帮扶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劳动技能状况、子女就学和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向帮扶对象宣传讲解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并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

“群众的信任是我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周治坤说。

贫困户李爱明家有6口人,儿子、儿媳领着孙女、孙子在浙江打工,老两口是典型的农村留守老人。68岁的李爱明患有肺心病和冠心病,长年病痛导致他行动不便,67岁的老伴马玉琴不仅要照顾他,还要照顾1亩多的田地,用以补贴家用。通过走访了解情况后,周治坤及时帮他们办理了慢性病卡,领取了外出务工“三项补贴”,缓解了两位老人的看病支出。

今年春节前,周治坤再次到李爱明家走访,发现李爱明因行动不便不能去院子外的厕所,便自己掏钱购买了钢材、彩钢瓦,帮老人在家里搭建了一个简易厕所。

李爱明病情加重,却因舍不得花钱不愿去住院,周治坤立即赶到老人家中,向他讲解医疗扶贫、慢性病报销等相关政策,解开了老人“怕住院”的心结。来到医院,周治坤又忙上忙下,帮老人办理住院手续。

周治坤的行动温暖了李爱明夫妇,老两口逢人就说:“小周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儿子!”

“只有你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不拿你当外人。”周治坤说,把贫困群众视作自己的亲人,把他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这样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大家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早日脱贫。

基层电力人周治坤:为贫困群众点亮“心灯”

为贫困群众点亮“心灯”

杨琼芬一户是周治坤的第二个帮扶对象。杨琼芬丈夫早年因病去世,她要赡养85岁的母亲和抚育上大学的女儿,生活十分艰难。周治坤了解到杨琼芬家的情况后,及时向镇里反映,帮助她家领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和助学金,并帮忙办理了助学贷款。在周治坤的积极争取下,杨琼芬还被海坝庄村委会聘为农村保洁员,月工资500元,极大地缓解了一家人的困难。

了解到杨琼芬想要学习技术增加收入后,周治坤多方努力帮助协调,最终帮助她参加了民族特色糕点技能培训、养老护理培训。

杨琼芬的女儿说:“多亏周大哥的帮助,否则我不可能安心地在学校学习,我希望以后能够靠知识来改变命运。”

新街镇康官营村的李实一户是周治坤第三个帮扶对象,他家已于2018年实现脱贫。但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责任,周治坤每个月都进村入户走访帮扶对象两三次,平时还时不时打电话,和他们交流谈心、了解生产生活情况、讲解相关政策。

“帮扶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作为一名电力人,我的本职工作是‘守护万家灯火’,现在我还想为贫困群众点亮‘心灯’,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振奋精神、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周治坤说。(完)(李灿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