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非遺傳承】非遺文化百花競放,各地非遺傳承風貌一覽

  3月1日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規定,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等活動,為其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指導、支持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整理、建檔、研究、出版、展覽展示展演等活動。在我國廣闊的縣域,非遺文化百花競放,這與對非遺傳承的保護密不可分。下面,讓我們走進豐寧縣、萬寧市、寶豐縣、三都縣、寧洱縣等地,來一覽縣域非遺傳承的風貌。

  |來源:《小康》•中國小康網綜合報道

  |文:孫俠、李韻、陳燕清、彭華、柳真真、張晉、齊健、陶玉婷、陳發坤等


【百縣•非遺傳承】非遺文化百花競放,各地非遺傳承風貌一覽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工藝,圖為北京琺琅廠工人的製作現場(攝影/寧穎)

  3月1日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規定,支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等活動,為其提供必要的傳承場所;指導、支持其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記錄、整理、建檔、研究、出版、展覽展示展演等活動。在我國廣闊的縣域,非遺文化百花競放,這與對非遺傳承的保護密不可分。下面,讓我們走進豐寧縣、萬寧市、寶豐縣、三都縣、寧洱縣等地,來一覽縣域非遺傳承的風貌。

  豐寧縣 滿族“補花”布糊畫 傳承非遺助力脫貧

  近日,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布糊畫工藝,吸引了外界的目光。當地在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還嘗試利用非遺資源,助力老百姓脫貧致富。

  “這個紅絹的鐵編古燈籠好有文藝範兒”“印有紅色剪紙圖案的T恤很潮”“布糊的耳環好精緻,頭一次見”……河北豐寧人制作的特色非遺文創產品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顧客前來選購。  說起這些文創產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非遺保護中心主任楊琳頗為自豪:“豐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底蘊深厚,有各級非遺項目61項,其中,滿族剪紙、布糊畫、木作技藝、鐵編技藝最能體現豐寧特色。這些也是我們當地的重點特色扶貧項目。”  豐寧滿族自治縣位於河北承德境內,地處燕山北麓和內蒙古高原南緣,縣名取自“豐蕪康寧”之意,但這裡很長時間一直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當地在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同時,也嘗試利用非遺資源,打造助力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新“引擎”。  縣城建了“傳統工藝工作站”,鄉鎮和村建了“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免費提供剪紙、布糊畫技藝等教材,組織非遺傳承人傳授技藝。  豐寧縣選將營鄉偏道子村就設有“非遺扶貧布糊畫就業工坊”。近兩年來,每週都有一天,這裡會特別熱鬧。抽出閒暇的村民,拎著裝有免費發放的工具盒袋子,來到工坊裡學習交流製作布糊畫,婦女居多,從30歲到60歲都有。

  布糊畫基於一度瀕臨失傳的滿族傳統“補花”工藝,是豐寧縣特有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補花”為母體,又吸收了堆繡、絹人、浮雕、唐卡、刺繡、裱糊、布貼畫、景泰藍等工藝特點。布糊畫工藝非遺傳承人郝如香是國家級布糊畫工藝美術大師滕騰老先生的孫媳婦,她介紹,過去清朝官員官服上的“補子”就是用補花工藝製成。那時布料裡裹棉絮,以縫製為主,做工不夠精細。“我爺爺將補花變為糊制工藝,又融合了眾多工藝之長,製作出精美、立體感強的布糊畫。爺爺製作的《和平昌盛圖》《鳳凰寶相瓶》是人民大會堂河北廳的裝飾陳列品,去了就能看到。”  如今,布糊畫技藝不再是不傳外人的家族技藝,而是進入“非遺扶貧工坊”為更多人帶來致富希望。“非遺扶貧布糊畫就業工坊”就設在村民活動中心,偏道子村村民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從工具盒裡取出小剪刀、刻刀、布糊籤等,拿起各色“補花料”,有的在剪紋樣,有的拿刻刀修花邊,有的用布糊籤頭挑上專用膠將修剪好的“補花料”糊在各色背景板上……大家不時地還互相拿著布糊畫成品或半成品,彼此瞅一瞅評一評。  工具盒、製作布料、師資都是縣裡資金支持的。“在家門口就能學手藝,不離家就能把錢賺,教大家做布糊畫的主意真不錯。”50多歲的村民李春清笑呵呵地說。  李春清家幾年前還是貧困戶,老伴兒從前養羊得了布病,腰椎也不好,不能幹重活,家裡老母親需要照顧,種地、家務活兒都離不了她。前年聽說有布糊畫免費培訓,她早早就報了名。“在村裡就能學,布糊畫又美,我感興趣,還能掙錢,立馬就報了名”。  如今,她已能獨立糊出簡單的生肖動物、各色果蔬等小件樣品,一個動物小樣能賺10元左右,一個月裡,抽點閒暇時間做,就能掙上數百元。“收入增加了,子女有工作也能往家寄錢。村裡那些家裡還有孩子上學的貧困戶更需要幫扶,我家脫了貧,村裡能更多支持他們了。”  “非遺扶貧是一個探索,這些技藝學習有一定難度。培訓對象自願報名,我們組織培訓。縣裡設立專項資金,去年非遺技藝培訓惠及學員242人,安排培訓256期,幫助近百人脫貧致富,人均增收2000多元。”楊琳說。  作為布糊畫非遺傳承人,郝如香多次親自指導培訓學員。她說,經過培訓,約8成學員現在能獨立完成作品或者半成品。“我們回收後再加工出售。目前市場供不應求。春節前加工的一批鼠年賀歲系列布糊畫,還沒來得及拍照留檔就賣光了。我們打算再擴大培訓規模,讓更多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省裡市裡甚至外地都有訂單。”  李春清也開心地告訴記者,自己的布糊畫有兩幅被外國朋友買走。來家裡的親戚見著喜歡,也拿走幾幅。她跟親戚說:“做的這些花鳥走獸活靈活現,人們還待見,我感覺特別美,還能添份兒收入,這樣的好差事為啥不幹呢?你們羨慕我,也去學去做。”  眼下,她的“小目標”就是能做更復雜精美的花樣。為做細活兒,過去幹慣農活的她,現在特別注意保養自己的雙手了,兒女們給買的護手霜派上了用場。她認真地說,“手粗糙會刮壞綢子,做不出好作品。我還想做一幅梅香圖呢!”  “非遺+扶貧”讓豐寧的傳統文化和技藝得到了傳承發揚,群眾致富經越來越豐富,脫貧奔小康之路越走越寬,日子也更紅火更美。  楊琳特別提到,今年“非遺+扶貧”將主要做好產品創新和拓寬銷路的工作,讓非遺文創更多融入百姓生活。縣裡打算請專業人士做好市場調研和產品研發,開發像首飾、女包、服飾配飾等產品,甚至將非遺元素設計到圍巾、鞋帽、口罩等適銷對路的物件上。“我們優質的特色產品一定能打開更大市場。”她信心滿滿地說。(消息來源:新華網)

  萬寧市 用樹葉吹出傳承非遺的心聲


【百縣•非遺傳承】非遺文化百花競放,各地非遺傳承風貌一覽


  ▲中華非遺樹葉吹奏藝術傳承人卓忠明在用花瓣吹奏

  近日,海南省萬寧市興隆華僑農場的馬來西亞歸僑卓忠明在網絡上火了起來,原來,他將一片樹葉含在唇間,便成了樂器;唇舌配合,便奏出動聽樂曲。這就是樹葉吹奏,一項有著3000多年曆史的古老技藝。  卓忠明,海南省萬寧興隆華僑農場的馬來西亞歸僑。今年已75歲的他,仍往來於世界各地,只為讓更多的人瞭解樹葉吹奏,身體力行地將這項非物質遺產傳承下去。  第一次見到卓忠明,是在2019年11月25日,萬寧文藝輕騎兵巡演現場。一支用樹葉吹奏的曲子驚豔全場,一片普通無奇的樹葉,竟能發出如此美妙悅耳的音樂,人們無不驚歎。  卓忠明祖籍萬寧市東澳鎮,其父在13歲時便遠渡重洋抵達馬六甲謀生。195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的他隨父母回到海南,在萬寧興隆華僑農場安家落戶。  小學三年級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卓忠明看到了樹葉吹奏,便再也割捨不下。幾十年的光陰裡,吹奏樹葉成了他最快樂的事情。  多年來,卓忠明自掏腰包,將樹葉演奏推向社交廣場、居民社區,乃至全國及世界各大舞臺,不斷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推廣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已經記不清自己在各種舞臺上表演樹葉吹奏多少次了,上千場總是有的。單是2018-2019兩年間,他就在海南、青島、北京、臺灣、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間飛行,行程10萬里,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樹葉吹奏的傳承、展演、講座。  說起樹葉吹奏的歷史,卓忠明滔滔不絕。“樹葉吹奏是一種遠古時代的大自然原始音樂藝術,人們可以用它來傳情達意,釋放喜怒哀樂,與禽鳥和鳴。”  不僅樹葉可演奏,而且花瓣也能!歷經62年的創研,卓忠明將花瓣變成了“樂器”。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他用花瓣吹出《我和我的祖國》。熟悉的旋律,特別的演奏方式,是他獻給祖國的滿滿的愛。 “只有讓更多的人愛上這項技藝,才能把它傳承下去。”為此,只要有人願意學,卓忠明就不計報酬、悉心教導。對他來說,能夠把樹葉吹奏技藝傳承下去、發揚光大,就是最開心的事情。  “如果不是這片土地對我的養育,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從牧童到登上藝術大舞臺,卓忠明曲不停歌不斷,樹葉吹奏陪伴著他走過無數的日日夜夜。“我將盡餘暉之力,為非遺的傳承和發展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卓忠明說。(消息來源:光明網)

  寶豐縣 數字化記錄 留存非遺之美

  3月24日一大早,河南省寶豐縣美麗鄉村楊溝村的文化大舞臺上,高腿曲子戲《淘氣趕驢》正在上演。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桂連精彩的演出吸引了附近村民前來觀看。大家聚精會神,掌聲、喝彩聲接連不斷,一旁的攝像機完整地記錄下這一幕。  寶豐縣為留存非遺之美,由該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開展非遺項目保護數字化記錄工作。至今,已陸續對說唱文化(寶豐)生態保護實驗區內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建立數字檔案,僅說唱類項目就有88項。  “俺從7歲開始跟著母親學經擔舞,小時候就喜歡,年齡大了還喜歡跳。逢年過節,鎮裡都會組織到馬街書會、香山寺等地演出。”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金晴說。她剛為大家跳了近2個小時的經擔舞表演,但74歲的她依然精神抖擻。  每逢節日,寶豐縣多個鄉鎮的群眾們都會挑起經擔,跳起舞蹈,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蘊深厚,深受民眾的喜愛。  隨著保護和發展非遺的理念越發成熟,寶豐縣對非遺保護的力度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寶豐縣文廣旅局積極組織參加各地非遺交流、開展“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縣非遺傳承人集中培訓等活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舉措,開展數字化記錄保存工作,積累了寶貴的“寶豐經驗”。  自3月19日起,寶豐縣文廣旅局非遺保護中心繼續對該縣市級非遺項目進行數字化記錄。工作人員走遍了各個鄉鎮,組織了一場場以“說唱寶豐 幸福鄉村”為主題的說唱類非遺節目展演,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行採訪記錄。目前,已對快板書、西路河南墜子、平調三絃書、墨派大調曲子、高腿曲子戲、說唱樂器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進行錄製。下一步,該縣文廣旅局將繼續加大非遺保護與傳承力度,加快數字化記錄拍攝進度。(消息來源:央廣網)

  三都縣 中國唯一水族自治縣 “指尖經濟”傳承非遺

  近日,記者走訪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三洞鄉板告村,在一個村民的家庭博物館中,參觀了兩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千件作品。這個家庭博物館就在一位名叫韋家貴的村民的木樓上。  館長韋家貴是水族牛角雕傳承人。2008年以來,他將蒐集多年的水族馬尾繡精品、水族水書古籍卷本、水族銀飾、水族服飾和水族老物件等各種珍貴水族文化藏品三萬餘件,在自家樓上建起了水族家庭博物館,全天免費開放,成為展示和宣傳水族文化的窗口。  在板告村,水族文化氛圍濃郁,素有“水族馬尾繡的發源地”之稱。婦女手上的傳統針線活,如今成了板告村的家庭主要收入之一。一到農閒時,板告村的婦女們就聚集在一起做馬尾繡。  韋家貴的妻子潘小艾是貴州省級馬尾繡傳承人,在她的帶領下,板告村成立了馬尾繡傳習所,註冊了水族旅遊文化公司,專做馬尾繡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幾乎全村的婦女都加入進來。  “以非遺傳承和保護、發展鄉村旅遊為手段,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振興鄉村,正是三都立足板告這樣的村寨打造‘水族文化鄉村振興旅遊扶貧示範區’的意義。”三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潘瑤說。  與板告村隔著一條國道的雪花湖移民新區不是傳統村寨,但也沒丟掉文化傳統。在中和鎮馬尾繡協會會長韋應麗的帶領下,移民新區的婦女紛紛加入協會,繡娘發展到800餘人,產業越做越大。  在三都水族文化研究院院長韋祝平看來,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怎麼發揮自身優勢,在水族“唯一性”上做文章,是三都人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  依託非遺文化,三都的“指尖經濟”有聲有色。截至目前,有水族馬尾繡協會2個、傳習所5個,繡娘2萬餘人,從事馬尾繡生產開發小型企業80多家,打造“馬尾繡揹帶”“馬尾繡荷包”“馬尾繡服飾”等品牌10餘個。通過就業、產品銷售等累計帶動1000餘戶貧困戶增收脫貧。  依託非遺文化,三都的“前店經濟”初步規模。正在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的古老象形文字水書,以書畫的形式登上大雅之堂。打造民族文化商貿一條街,建立水族產品展示營銷館,水書書畫、水族服飾、水族飾品等受到遊客青睞。去年還通過電商平臺推廣銷售5萬餘單,帶動600餘戶貧困戶實現脫貧。  此外,不少傳統村寨開展水族馬尾繡體驗、水書體驗、水族牛角雕等民族技藝體驗活動,發展體驗研學旅遊……  今年3月,有26.8萬水族、總人口40萬人的三都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53%。  “通過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實現對水族文化資源的挖掘、傳承和發展,為脫貧攻堅提供精神支撐、創造產業價值、營造發展氛圍,相信水族文化還將大顯身手。”韋祝平說。(消息來源:中國紅河網)

  寧洱縣 彝族“葫蘆笙” 開啟非遺文化傳承之路


【百縣•非遺傳承】非遺文化百花競放,各地非遺傳承風貌一覽


  ▲寧洱縣德安鄉蘭慶村村民在演奏蘆笙

  近日,雲南省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德安鄉蘭慶村,以民族民間文化豐富且保留比較完善的自然村的身份,進入了公眾視野。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笙表演,為促進民族文化交流做出了貢獻。

  “跳笙”一直以來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一項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它不僅是各民族進行文化交流、增進團結和友誼的一種方式,也是鍛鍊身體、增強體質的一種手段。寧洱縣德安鄉蘭慶村作為民族民間文化豐富且保留比較完善的一個自然村,這裡的人們流傳著節慶日和討親嫁女等重要日子吹葫蘆笙跳蘆笙舞的傳統,代代相傳從未間斷。  葫蘆笙看似簡易,實則精緻。從選材、製作到定音,每一道流程都需要非常熟練且經驗豐富的製作藝人全靠眼睛看和耳朵聽來保障。58歲的李昌德,系德安鄉蘭慶村田房小組彝族村民,多年來一直愛好蘆笙演奏,雖然沒有受過專業的學習,但憑藉多年的經驗,成為蘭慶村葫蘆笙製作的主心骨,每一個葫蘆和每一支竹管的挑選,每一道工藝流程的操作,李昌德都要親力親為,確保所有葫蘆笙都能綻放光彩。  在多民族雜居且能歌善舞、民風淳樸、熱情好客的蘭慶村,葫蘆笙因其曲調輕快、舞步易學,深受當地村民的歡迎和喜愛。自蘭慶村成立寧洱縣首家村級蘆笙協會以來,村民文化活動陣地不斷完善,蘆笙協會隊伍也不斷壯大,努力把優秀的黨員文藝骨幹培養成文化傳承人,建設一支優秀的彝族“蘆笙”傳承隊伍。同時發展農村文化示範戶,把文化陣地建到農戶,使農民積極參與活動,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在葫蘆笙文化的薰陶下,小到7歲,大到60歲的蘭慶村民都會吹葫蘆笙,跳蘆笙舞。 蘭慶村蘆笙協會多次參加文藝演出活動,用自編自演的節目在活動中大放異彩。德安鄉葫蘆笙表演在寧洱縣成立時榮獲一等獎;在慶祝寧洱縣成立十週年時榮獲一等獎;在寧洱縣民族誓詞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9年傳統類舞蹈節目《跳笙》亮相雲南省第十一屆民族民間歌舞樂展演的舞臺,並榮獲“雲南省民族民間歌舞樂彩雲獎”金獎。一項又一項的獎項,都來自一群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蘭慶村民,是他們,用邊奏邊唱邊跳的舞臺表演形式展現了彝族生產生活和勞動的真實場景;也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告訴我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蘆笙表演是德安鄉別具特色的一項娛樂活動,為全力做好民族民間文化傳承與保護,2015年德安鄉葫蘆笙舞蹈成功申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著手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近年來,德安鄉始終以文化樂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為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各部門的作用,加大創新和指導力度,讓葫蘆笙文化滋養德安人民,勾勒一副唯美的文化畫卷。(消息來源:普洱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