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荔枝保果太难了!你必须知道这些……

近日有果农反馈,荔枝的成花率达到了8—9成,但是谢花后的坐果率却不尽如人意。这种情况与天气状况有关,也是管理不当造成的。低温、下雨导致荔枝霜疫霉病和炭疽病易发,喷药效果也大打折扣,坐果偏少;而管理工作不到位,比如授粉不良、营养缺失、秋冬季管理不当,也会影响坐果。天气因素不可控,果农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措施提质增产。


下雨天荔枝保果太难了!你必须知道这些……


荔枝有三次生理落果期,第一次生理落果发生在雌花凋谢后一周左右,此次荔枝落果率达到50%以上,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第二个落果高峰期发生在雌花凋谢后的一月左右,此时果实内源激素失衡,胚乳退化、消失,对胚的正常发育十分不利。第三次落果发生在雌花凋谢后2个月左右,此时果肉生长发育较为迅速,会耗费荔枝大量的营养。

采前也易发生裂果落果,裂果以糯米糍和观音绿表现明显。”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荔枝产业创新团队示范基地负责人马锞表示。他介绍,荔枝的保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指果实发育期,培养适时健壮的秋梢,提高花穗质量,前期做好授粉工作,提前喷药预防等都与坐果数量与质量息息相关。

马锞表示,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处于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可以通过环割技术减少落果的发生。“阴雨天喷药效果不好,环割则切实可行。此外,选择管道喷药等设施,缩短喷药时间、提升喷药效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荔枝蒂蛀虫也是现在果园管理的重点。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荔枝虫害岗位专家冼继东介绍,一般来说,荔枝蒂蛀虫羽化为成虫后4~5天才会交配,第5~7天是产卵盛期。因此如果能在前5天将没来得及产卵的成虫打死,荔枝蒂蛀虫为害就可以被控制,这段时间也就是用药剂防治蒂蛀虫的最佳时间。“如果错过这段时间或者药效下降,还可以在成虫的产卵高峰期进行打药。”她说。


如果你正为荔枝保果发愁

来参加这场线上培训会吧!

让你果期防治好病虫

管得好果!

活动预告

4月2日,晚上19:30-21:30,南方农村报同拜耳作物将联合行业专家在线授课,讲解荔枝果期种植管理问题,主要病虫害防治策略,并带你云参观优质高产果园。

议题一

优质晚熟荔枝果期管理技术


主讲嘉宾: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员 马锞


议题二

荔枝园基地实践


主讲嘉宾:拜耳悦农堂荔枝专家


议题三

荔枝花-果期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主讲嘉宾: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冼继东


有关于种植管理的疑问,请微信后台留言,届时会请老师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