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藝術感增加了!這個博物館活動讓你居家就能成為藝術大師

儘管博物館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閉館,但無法阻止人們在家中揮灑藝術靈感。

上週,美國蓋蒂博物館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一項挑戰,要求隔離在家的人們用日常生活用品,重新創作自己最喜歡的藝術品。參與者可以遵循以下這些指示:選擇你最喜愛的藝術品;在你家觸手可及的地方找到三樣物件;用這些物件重新創建藝術圖稿;分享給我們。

神奇的藝術感增加了!這個博物館活動讓你居家就能成為藝術大師

此消息一出,立即點燃了久宅家中人們的熱情,紛紛對保羅·塞尚、倫勃朗·範·萊茵、約翰內斯·維米爾、薩爾瓦多·達利和巴伯羅·畢加索個性化作品作出創新式的回應。例如,有些“藝術家”將家中積攢的衛生紙和咖啡過濾器作為道具,還有人對寵物、孩子,甚至是每天的早餐麵包進行了創作。

神奇的藝術感增加了!這個博物館活動讓你居家就能成為藝術大師

約翰內斯·維米爾的天文學家,1668,(左)和祖哈根·克勞斯和她的丈夫的娛樂活動,包括托盤桌,毯子和地球儀(

此舉也並非蓋蒂博物館首創,而是受到此前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MetTwinning challenge”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相似活動的啟發。在新冠疫情大爆發之前幾個月前,大都會博物館曾推出,粉絲們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自己所扮演的名作中的角色照片的活動。目前,博物館已經收到了數千份申請,沒有一件是重複的。

神奇的藝術感增加了!這個博物館活動讓你居家就能成為藝術大師

“有一個非常棒的例子,一個女人對照一個古希臘雕塑,利用吸塵器重新擺好姿勢,”蓋蒂負責數字內容戰略的助理總監安妮莎·斯蒂芬說。“已經有成千上萬個驚人的例子了。他們中有些人才華橫溢、非常有趣。”斯蒂芬補充道,其他出色的作品包括以盧浮宮的《薩莫色雷斯的勝利之翼》為原型,用能量飲料和撕破的地鐵收據製成;還有達利的《記憶的持久性》翻拍版,將花生放在布里洛盒子上。

神奇的藝術感增加了!這個博物館活動讓你居家就能成為藝術大師

早期spedos時期的男性豎琴演奏者公元前2700–2300年(左)和伊雷娜·奧喬茲卡(右)用吸塵器進行娛樂(由蓋蒂博物

換句話說,幾乎任何事情都會發生。藝術家可以從官網檔案中選擇圖像照片,包含200萬幅來自該博物館大量繪畫、素描、照片和雕塑藏品的圖像。約瑟夫·杜克魯斯的《自畫像,打哈欠》和格蘭特·伍德的《美國哥特式》是最受歡迎的兩種靈感來源。

神奇的藝術感增加了!這個博物館活動讓你居家就能成為藝術大師

為了幫助觀眾靈感迸發,博物館發佈了相關指南,其中說明了如何選擇藝術品,放置最佳光線處。最後,在推特、ins、Facebook等社交平臺分享#betweenartandquarantine和#tussenkunstenquarataine的標籤。

當挑戰來臨之際,全球各地的人們正在這場疫情中努力團結起來,這與大多數人一生中所經歷的有所不同。

斯蒂芬說:“令人振奮的不僅是創作,還包括評論中顯露出的彼此支持、慷慨和仁慈。”。“當這麼多博物館關閉時,蓋蒂在考慮這段時間我們能做些什麼時,在我們看來,藝術真正能提供的是一種社區感。”

斯蒂芬解釋道,“人們在家裡會感到孤獨,所以,這是一個有趣的方式。不僅可以與朋友和家人,還可以與網絡上的友好陌生人交流。無論你是否是藝術家,這都為熱愛藝術並欣賞藝術的人們,圍繞藝術建立社區創造一個機會。”


看完這篇文章的你最想改造哪件藝術品呢?


整編自史密森尼學會、澎湃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