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雁門關三千年

生活在北京的好處之一,是可以近距離體驗長城。

從北京出發,沒有多遠就可以看到很多長城,居庸關、慕田峪、古北口等等。

這個十一,開車離開北京,經過河北,進入山西,一路經過了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偏關,對長城的故事有了更多瞭解。

一部長城史,半部華夏史。

長城的故事,幾乎就是大半個中華民族的故事。

中國的領土,東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邊是草原和荒漠,西邊有巍峨的高山,南面也是海洋。

在鴉片戰爭之前,沒有海上的敵人。

所以,大部分的外來戰爭,發生在北面的遊牧民族和漢民族之間。

漢族出了很多英雄,把遊牧民族擊敗,極大拓寬了疆域,比如漢武帝,還有唐太宗。

但是,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也是中國歷史上的週期性事件。

最重要的遊牧民族入主中原,有三次。

長城——雁門關三千年

第一次, 南北朝。

以拓跋氏為主的鮮卑族,從呼倫貝爾一路向南,在平城(今日大同)建都,後來又因為喜歡漢族文化,遷都洛陽。

北朝著名的關隴集團,出現了隋唐的主要貴族。而建立大唐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流著鮮卑族的血。可以說,沒有鮮卑族的入主中原,就沒有大唐的輝煌。

第二次, 遼金和元。

在唐朝末年,契丹人建立了大遼,一路南下,搶佔了華北的燕雲十六州,讓漢族統治者三百年間無險可守(直到朱元璋時代,才收復失地)。遼覆滅後,金佔領了大部分遼的土地。最後,蒙古徹底擊敗了南宋,佔領了中國的全部領土。

長城——雁門關三千年

第三次, 清。

1644年,甲申之變,明朝滅亡,清佔領了中國。這次也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徹底融合。

當然,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接受了中原的文化,適應了農耕生產方式後,原來的彪悍之氣也會被磨滅。

比如強大的唐朝,最後被各地割據的藩鎮所滅,那個開啟藩鎮割據的安祿山就是個胡人。

元朝更是統治不足百年,就被朱元璋帶領的漢族農民起義軍打垮,創造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次由南向北統一的例子。(蔣介石的北伐,名義上統一中國,但不能算真的統一,軍閥割據還在實際上存在)

清朝最後的八旗子弟,完全喪失了騎射能力,一個個會書法繪畫,但是戰鬥力完全喪失,靠曾國藩領導的湘軍才打敗了太平天國。最終,軍隊也全部由湘軍淮軍的漢族將領控制,直到最終清朝滅亡,再也沒有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

這次十一到達的山西雁門關,幾乎再現了三千年的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爭戰。

在地理位置上,雁門關位於山西忻州的代縣,這裡是遊牧區和農耕區的分界線上,一條等降水線的兩邊,由於降水不同,只能分別從事遊牧和農業。所以,長城也幾乎沿著這條等降水線而建。

忻州的得名,也來自漢高祖劉邦在白登山(今大同附近)被匈奴包圍,後來找機會逃脫,一直逃到今天的忻州,因為脫困,劉邦欣然大喜,所以忻州(欣州)就此得名。

雁門關三千年歷史上有三個人物,讓人印象深刻。

一 趙武靈王

長城——雁門關三千年

大部分人,認為漢族經濟和人口比塞外的遊牧民族更強大,所以軍事上也

更強大。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裡,借一個說書人的口說出了類似的觀點:大宋有幾千萬子民,而金國只有幾十萬人,幾十個宋人打一個金人,怎麼能打不贏?所以大宋失敗,是因為大宋皇帝是投降派。

但實際軍事力量的強弱,恐怕不能用數人頭來判別。

我在吉林博物館和遼寧博物館,先後看過金和遼的文物及介紹:

遊牧民族可以說人人皆兵,且都是騎兵,完全不用花費專門的軍費去養一支軍隊。

而農耕民族就不一樣了,你不能指望種地的農民,放下鋤頭,馬上打仗。而且軍隊還經常出現腐敗,比如將領貪汙了軍費啥的。

所以,遊牧民族對中原政權一直是巨大的威脅,才有了修長城的理由。

雁門關,最早建造,就是在周朝,防範北邊的戎。

在戰國時期,出現了一位了不起的諸侯:趙武靈王,修了趙長城,在雁門關多次打敗遊牧民族進攻。

他也是農耕民族最早向遊牧民族學習的統治者,這就是著名的胡服騎射,從服裝和騎馬射箭上全面向遊牧民族學習。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遊牧民族的軍事能力確實值得農耕民族學習。

在雁門關,有個歷代鎮守將領的廟,第一個紀念的就是趙國的大將軍:李牧。

如果說,農耕生產方式更有利於人口的繁衍,建立強大的經濟體,但遊牧生產方式更有利於建立強大的軍隊。(後來的蒙古騎兵,能打到歐洲去,征服GDP全球第一的南宋,就證明了這一點。)

趙武靈王的貢獻在於提升了農耕王國的軍事實力,有了軍事上的防禦,農民才能安心耕種,積累經濟實力。

後來的漢武帝建立強大的騎兵,也是向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學習。漢武帝的軍事強大,對匈奴多次重大軍事勝利,也是讓他能夠比肩秦始皇的重要原因。

所以,中華民族的偉大,不僅在於農耕文明,也在於遊牧文明。這一點,從趙武靈王就開始了。

二楊家將

長城——雁門關三千年

駐守雁門關的將領中,就有名氣的,應該是楊家將了。

楊家將的故事,出現在戲劇中,最早在元朝就出現了。

我去過北京密雲的古北口,那裡有村民為楊令公建的廟,上書四個大字“威震邊關”,可見華北老百姓對楊家將的熱愛。

由於五代時的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獻給遼,換取遼出兵讓他當“兒皇帝”,中原政權失去了可以阻擋遼國騎兵的地利,中原百姓屢次受到侵略者的蹂躪,所以對抗擊遼軍、最終對以身殉國的楊家將非常敬重。

雁門關離附近的代州(今天的代縣很近),當遼的騎兵進犯,雁門關燃起狼煙,代縣的守軍就一路狂奔到雁門關,阻擊敵人。

今天代縣的邊靖樓(建於明朝洪武年間,一座極高大的城樓,比天安門還高几米),有楊家將的塑像,從楊業到幾代的楊家將,非常英武。

楊家將故事的反面角色,潘仁美,也出現在雁門關的歷代武將廟裡,歷史上的潘仁美應該不像評書裡的那樣,其實是個正面人物。

楊家將故事裡的眾女將,也並非全是虛構。我在開車去佛光寺的路上,曾經路過一個寨子,叫穆柯寨,據說就是穆桂英的家鄉。

楊家將的對手:遼國,其實是大宋的一個可怕的對手。

宋朝是個了不起的時代,城市化程度達到20%以上(明朝和清朝,遠遠未達到的高度),經濟高度發達,人均GDP超過歐洲,是中國人均GDP唯一超過歐洲的時代;文藝非常發達,號稱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老百姓生活富裕,極具藝術品味,各種書法、繪畫、瓷器都是歷史上水平最高的;清明上河圖和”東京夢華錄“裡對大宋百姓富裕且有藝術品味的生活,有詳盡描繪和描述。

可惜的是軍事上一再面臨強敵,從遼,到金,後來最終亡於橫掃全球的蒙古騎兵之手。

遼國的蕭太后也是一代豪傑。遼的佛教發展非常興盛。我去過遼寧錦州義縣的奉國寺,是中國現存最大的超過千年的建築,非常雄偉、古樸。(今天南京博物院就是民國時,按奉國寺設計風格修建的)這是蕭太后的兒子,為紀念他的母親建的皇家寺廟。

遼國創新的建立了兩院制的體制,就是分別用不同的制度來統治遊牧區,和農耕區,堪稱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遊牧民族版。

這也是導致遼國國力強盛的重要原因,既有遊牧民族的強大軍事力量,又可以通過農耕生產積累強大的經濟實力。

遼國還吸收漢族的瓷器技術,開發了一個雞冠壺,用於騎馬時攜帶水和酒。在遼寧博物館,有雞冠壺展出,它使用了漢族的陶瓷技術,又方便騎馬時使用,體現了遼國人的智慧。

還有佛教的凝聚力,奉國寺除了是為蕭太后祈福,也是紀念在戰爭中犧牲的皇家將士。這可能是學習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為紀念東征高麗犧牲的將士,在北京修建了一所憫忠寺,就是今天北京法源寺的前身。

今天,在華北和東北,還能看見很多遼佛塔,比如北京天寧寺的遼塔,古樸、雄渾,和宋代的塔靈秀雅緻完全不同。

瞭解了遼代的政治、軍事、宗教、經濟,才明白楊家將面對的是一個多麼可怕的對手,也難怪楊家幾代人,都要與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血戰。

楊令公最後得到的諡號是“忠武”,這是歷代武將所能得到的最高等級。

今天在代縣邊靖樓前,還有一座大牌坊,上書“忠武”。

我去過河北赤城縣,有一座重光塔,是明朝一位將領:楊洪,擊敗蒙古人,收復此地後修建的,取名“重新光復”之意。這位楊洪將軍,就是楊家將的後代。

雁門關附近,有個楊家祠堂,據說是楊家將今日後人修建,姓楊的遊客都可以免票。我沒去,姓楊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楊家將的形象出現在太多的文藝作品裡,除了劉蘭芳的評書,還有太多影視作品。

金庸先生的“射鵰英雄傳”,楊康的父親楊鐵心,也是楊家將的後人,那時已經到了南宋了。

長城——雁門關三千年

三、清朝的雁門關

清朝是中國唯一沒有修建長城的朝代。

這是因為清朝在籠絡蒙古和藏族方面,別有一套方法。

其中之一是宗教。

清朝的皇帝都是藏傳佛教的信徒,而蒙古族和藏族都信奉藏傳佛教。藏族的宗教領袖達賴和班禪的轉世靈童,要經過清朝皇帝的同意,不僅是政治上的原因,還因為清朝皇帝確實是藏傳佛教的信徒,有宗教上的意義。

另一個方法是聯姻,所謂“滿蒙一家”。蒙古族的貴族往往娶清朝的公主,清朝的皇帝也會迎娶蒙古的公主。末代皇后婉容,就是蒙古族一個部落的公主,秀外慧中,國色天香。我在遼寧博物館曾經看過,康熙的妹妹的墓碑,她嫁給蒙古最高統治者,結果命運多桀,幾次喪夫守寡。康熙也是心疼這個妹妹,在碑文上感謝她為清朝統治做出的貢獻。

清朝的雁門關變成一個重要的商貿關口。

乾隆時代,中國人口第一次突破3億,這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的一件大事。

這帶來一件重大挑戰:人均耕地面積也達到歷史新低。

為謀求生計,很多人“走西口”“走東口”,走上了做生意的道路。

不管是走西口,還是走東口,都要經過雁門關。

由於商旅實在太多,雁門關經常“堵車”,所以乾隆年間在雁門關立了個碑,進出的商旅走不同的道,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紅綠燈。

這也再次說明,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完全融為了一體。

應該講,清朝皇帝在推進民族融合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當孫中山先生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時,有人建議:要拿掉這句話,原因是:蒙古和西藏都是臣服於大清皇帝,如果把大清趕走了,蒙古和西藏怎麼辦?

這個建議是對的,後來的蒙古獨立,也證明了這一點。

雁門關的故事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馮玉祥的軍隊,曾在此與閻錫山的軍隊作戰。

而周恩來曾代表共產黨與閻錫山洽談抗日,會談地點就在雁門關附近。

當中國走入工業化時代後,雁門關才最終喪失了它的軍事和貿易功能。

在雁門關前,可以感受到無數朝代興衰的故事,感受長城內外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不滅的奮鬥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