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山城,為什麼攀枝花歷史上沒有出現像重慶一樣的山城棒棒軍?

發現攀枝花


任何事物的出現,都是特定歷史、特定環境的產物。棒棒是重慶獨有的群體,只能在重慶出現,別說攀枝花不能產生棒棒這個職業,就是在全中國都不可能產生棒棒!

所謂的棒棒,是用一根竹製扁擔,加上一根繩子(用來捆綁重物),給拿不動物件的人擔貨物,甚至徒手背扛肩挑用體力賺錢的人。

重慶被2條大江(嘉陵江、長江)和川東嶺谷分割成一塊塊零散的區域。夏季高熱潮溼、冬季幾乎沒有陽光,上坡下坎是重慶交通的常態,天文地理條件極為惡劣,極不適合人類居住。

在宋朝之前,中國根本沒有在重慶這塊地盤上形成城市,甚至連村落都不是。清朝中國的大門被西方列強打開,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內河長江也被西方列強定為通商通道,慢慢的在朝天門就形成的貨運碼頭。古時候的運輸靠騾馬拉車,而重慶惡劣的地形地貌,根本不適合馱拉重物馬車、騾車行走,“只好用人力代替畜力”,朝天門用人力但貨的棒棒群體就是這樣產生的。可能老重慶人還記得,早時重慶人,還有一部分棒棒,每天用扁擔擔幾百斤煤炭販運,以維持生計。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兩大事件,讓重慶棒棒群體暴增。一是改革開放初期,由於重慶的產業不適合市場,企業大量破產導致眾多的重慶產業工人失業,這部分人很多都流入到棒棒群體中,“用一根扁擔扛生活”。二是重慶農村也跟全國各地一樣,施行了土地承包制,解放了大量的勞動力。這部分農村剩餘勞動力因為沒有多少知識,素質偏低,重慶適合他們的工作極少,使他們不得不流入靠體力吃飯的棒棒市場。據統計,在棒棒最旺盛時期,有多達60萬重慶人從事棒棒這個職業,養活了200多萬重慶人,堪稱當初的重慶“支柱產業”。

攀枝花是四川的一個以鋼鐵為主的工業小城,人均GDP在當時的四川省(包括重慶),排名第一,成都才排名第二,重慶就別提了,雖然GDP總量大,但人均在四川是很靠後的。以成都、攀枝花、自貢為代表的城市,是老四川最富裕的地區,而以重慶和川東萬州、涪陵、黔江為代表的城市,是老四川最貧窮的地區。攀枝花人,不需要當棒棒出賣體力、靠在當地企業務工就可以愜意的生活,而龐大的重慶人口,重慶企業根本不能全部容納,只好當棒棒過活。

所以,雖然攀枝花和重慶都是山地城市,但人口和企業的效益不同,重慶能催生出棒棒職業,攀枝花則不需要這種職業來維持城市運轉。


梅死了


攀枝花以前是純重工業城市,人口基數少,工業產值高,四川人民選擇打工的城市裡,除了成都就是攀枝花了,進工廠上班的收入比棒棒高,還穩定,90年代沒有棒棒,2000年後有極少數來自南充和重慶周邊的棒棒,後來發現工業城市撿廢銅爛鐵都比棒棒掙得多,誰還願意當棒棒呢?2008年經濟危機以後攀枝花挺了幾年挺不過去了,加上城市轉型,工廠大量破產倒閉和關閉,勞動力人口大量流失,目前屬於消費高收入低的城市,自然更不可能養的起棒棒了。


飍垚戌焱


攀枝花市的人口密集度和市民對商品的購買能力,與重慶主城相比差距太大,重慶除了主城有棒棒軍外,其他郊區縣也沒有棒棒軍。

棒棒軍的主要工作,是為那些年老體弱之人,進貨的小商販,公司、單位的小採購,部分懶散之人提供體力勞動,送貨到家和裝運物資,沒有技術含量靠出賣苦力掙錢養家的人,以前也叫“挑夫”。


傲歌身邊事


不夠格


想要威武霸氣的名字


人口密集度和交通位置,攀枝花主要靠重工業,重慶現在是直轄市,攀枝花在四川都是4四線城市,當然消化不了這麼多農村剩餘勞動力,所以沒有也正常市場供求關係決定了需求


北冥Sagana


重慶市碼頭城市,是西南地區的物流商貿中心,攀枝花不具備這個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