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季度已经过完,以后应该怎样应对

2020年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国内企业无疑是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事件”,特别是中小企业正承受着此次突发疫情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小企业如何度过难关,迎来春天?小编结合多位管理学者的观点,为中小企业度难关支招。

据恒大研究院估算,受此次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假期七天,中国电影票房、餐饮零售、旅游市场三个行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其背后正是数以万计遭受冲击的中小企业。

2020第一季度已经过完,以后应该怎样应对

  第一招:活下去才是王道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只有活下去才是王道。活下去,才能迎来柳暗花明。要活下去,就要高筑墙、广积粮,提前做好风险储备。”当前应当抓住以下关键事项:稳业务,控成本,聚人心。企业家自身修心是关键,应当做好最坏的打算,向最好的方向努力。企业家泰然自若,冷静从容,整个组织才能积极有序,忙而不乱。

  如何活下去?从短期面来看,创业者必须加大资金的自我筹措或对外融资,要加强与客户或供应商的沟通,争取在应付款或应收款上有协调的余地,力保资金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这是危机时期中小企业最关键的行为。

  第二招:信心比黄金重要

  “在疫情背景下,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来帮助中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同样需要尽快调整自己,找到自我应对的能力。首先需要有信心,因为在危机的时候,信心比黄金重要。”气可鼓而不可泄,组织懈怠是企业致命之灾。灾难面前,将帅须临危不乱。企业员工来自四面八方,危难时刻更要依靠组织。故企业领导宜尽力妥善安抚,稳定军心,凝聚共识,共克时艰。作为一家之主的中小企业经营者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应该先要打倒“心理的大敌”,积聚员工信心和智慧,才能最终带领企业走出这段阴霾。

  第三招:尽快建立应对疫情的制度和政策

  中小企业除了需要得到政府的援助政策外(如减税、缓交社保、财政补贴等),每个企业自身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在短期内,尽快建立应对疫情的制度和政策,以求自保和抵御风险。应尽早设立由董事长或总经理牵头的“企业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向员工和客户、供应商等发出信号,积极沟通,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企业上下同心合力。制定应对疫情的政策和措施,落实资源,并监督执行到位。

  此外,联系和关照好每个员工,做好返工和在家工作两种弹性工作制度。并积极通过员工的推荐、以及网上招聘等方式,尽早招聘落实用工。与客户、供应商和物流渠道做好充分沟通,相互支持,尽一切努力落实订单和发货,并将损失降到最低。

  第四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对于中小企业短期应如何应对?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用好恰当对路的中小企业管理APP,加速把物流、营销,乃至财务、会计、人事、质量等等管理工作上网。一般中小企业面对疫期生产经营的困难,探索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开展线上采购销售、网上工作、业务外包等。

  第五招: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

  应对当下危机,中小企业必须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大胆突破某些制度和现实的约束条件,挖掘潜力,充分与相关利益方沟通,争取活下来。活下来才有一切!中小企业要充分利用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在疫情防控相关市场中所涌现出的新机会,在新的业务领域寻找和创造市场机会,找到一片新的蓝海或新的利基市场。

  第六招: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

“危机时期,中小企业最关键的是加大资金的自我筹措或对外融资,加强与客户或供应商的沟通,争取在应付款或应收款上有协调的余地,力保资金处于相对充足的状态。”从长期面看。企业要加大细分领域的机会探索,并依托卓越的品质和工匠精神,成为行业的垂直供应商。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逐步关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行为,逐步形成能与大型企业合作共创的商业生态体系。中小企业应利用信息化进行经营创新。中小企业往往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但疫情却让我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当疫情肆意在物理世界里传播时,当为防止病毒蔓延必须物理隔离时,互联网的“第三空间”里人际交往、商品交易却没有中断过。

在这特殊的时期,如何减少支出、提高人效无疑是中小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小编建议可以使用云享众包。作为一站式灵活用工智能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搜寻、甄选、和人才管理解决方案,同时平台中的众包服务、灵活用工、税筹优化等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减少30%-50%成本,也能帮助自由职业者享受国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收入,一举多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