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誤解就是人們以為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我們常把自私自利掛在嘴邊,但是這兩個詞並不一個概念。

自利是本能,而自私是傷害。

前不久發生的“澳洲籍跑步女”事件直至今日還在持續發酵。雖然梁某妍已經被強制離境,但是網上流言四起,很多人直指她更為囂張的六項國家賠償。

面對自己違反規定在先,還不知悔改的叫囂賠償,確實值得我們唾棄。

她那一句:“我要鍛鍊身體,我生病了誰來管我?”徹底地暴露了她為人自私的一面。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追求自身的健康而鍛鍊身體沒有錯,錯在危及別人的安全。

自利沒有錯,每有個人都有為自己爭取好處的權利,可是一旦不顧他人的安危,這就變成了自私。

就好比兩個相鄰的房子分別住著商人和農民。房子中間長著一棵大樹。農民沒了木柴就去把大樹砍斷了,可是這棵大樹卻可以給商人帶來整個夏天的陰涼。

如果沒有鄰居,農民的行為就是自利。妨礙到別人的利益,這就是自私。

自私的人只顧自己的感受而從來不考慮別人。

梁某妍那樣理直氣壯的態度就是把自己的自私理解成了追求自利的權利。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自私不是自利。自私的人生是痛苦的、迷惘的、焦慮的、困難的。

有這樣一則故事與大家分享。

戰爭時期,有一名美國士兵打完仗後回到祖國。他有一件心事一直難以釋懷,於是鼓起勇氣給自己的家裡打了一個電話。

父母接到兒子電話非常開心。可是士兵卻說:“爸爸媽媽,我馬上就可以回家了。但是我想帶一個朋友一起回家,並且和我住在一起可以嗎?”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父母開明的表示沒有問題。

可是當士兵說:“我的朋友因為戰爭失去了雙腳和一隻手臂,將來的餘生可能都需要我來照顧了。”

父母一聽此話立刻變了態度說:“孩子,我覺得你最好把他送到福利機構去,畢竟我們還有很多生活”

士兵堅持說:“不,我只想他能和我在一起。”

父母嚴肅的說:“孩子,他會拖累我們的生活,你不能這樣。”

掛斷電話後,父母在家等了很多天也不見孩子回來,最後他們接到了警察局的電話,通知他們的孩子已經自殺了。

兩人來到警察局仔細辨認屍體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兒子就是那個被戰爭毀掉雙腳和一隻胳膊的人。

自私讓悲劇上演。人們太過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別人的感受,損害了他人的尊嚴,利益甚至是生命。

為自己沒有錯,錯在傷害他人。自私的人一定會為自己的選擇而懊悔,因為自私是一條狹窄的路,越走越小。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自利是一種正常的人生取向,每個追求希望的人都會為自己的得到而感到幸福。

自利的核心方式就是“利己”,高級方式卻是“利他”。

利他的行為可以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滿足。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晚清著名大商人胡雪巖,曾經遇到一名商人。對方因為生意失敗,急需資金週轉而想要把自己的產業低價出售給胡雪巖。

胡雪巖仔細考察之後,立刻拿出大量銀錢以正常市價收購了對方的產業。

商人驚喜之餘好奇地問他為什麼這麼好的便宜不賺,反而要多花錢。

胡雪巖找來紙筆簽字畫押,並告訴商人這次只是一次代為保管,並不是產業購買。將來他資金充足了還可以收購回去。

商人感激不盡,含淚離開。

多年之後,這位商人重新贖回了自己的產業,和胡雪巖成為了終生的商業夥伴。

其實有的時候,幫助他人就是幫助自己。發自本心的利他,讓我們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我們的社會需要無私利他的人,正所謂“授人玫瑰手留香”。

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利益奔波操勞,但若為此而傷害到了別人,就丟失了自利的本質。

自私得來的好處都是偽善的,沒良心的,他區別於自利的滿足與踏實。

“澳洲籍跑步女”:人們對世界最大的誤解就是自私可以帶來自利

一次疫情,讓我們看透了多少人的“底線”。他們一個個都擺著天經地義的態度來要求別人滿足自己的私慾,卻一次又一次的被現實“打臉”。

別給自私找藉口,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理所應當。你的權利可以爭取,但請別傷害無辜的人。

自私的人不懂尊重別人,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今日話題:您覺得那些自私的人值得原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