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袁维方是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但由于当时其工作的科室仍有20名重症患者,暂时没能成行。待这些病人安顿好后,袁维方第二次报名,作为上海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于2月19日抵达武汉,担任雷神山医院感染二科重症医学二病区重症医学护理小组组长。 袁维方春节前在上海犯了阑尾炎,当时打了一周抗生素,准备春节后做手术。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和疫情发展迅速,只能继续注射抗生素稳定病情。 在袁维方所在的病区,并不是所有的护士都来自重症医学科,目前全病区123名护理人员中只有不到20名专业ICU护士。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袁维方还要对来自其它科室的护士进行指导。 “我们工作的压力更多来自于内心的责任感,面临这种重大疫情,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患者能够平平安安出院。如果每天都能有患者病情转好,从这里转到其他普通科室,我们就很开心,哪怕累一点。”袁维方说。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影报道

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打完点滴就进“红区”一名ICU护士的战“疫”日常

↑4月1日,袁维方(右)与从C4病区转来不久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护士周敏(中)交流重症病人的护理经验。周敏之前缺少ICU工作经验,袁维方当天特别安排与她搭档照顾病人,方便对其进行指导。

↑4月1日,袁维方(右)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欢合作,为一名重症病人更换牙垫,重新固定呼吸机的气管插管。

↑4月1日,袁维方(前)为一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做B超,评估其气管情况,为气管切开术做准备。随后,医护人员为该患者实施了气管切开术治疗。

↑4月1日傍晚,袁维方(前)坐着摆渡车从雷神山医院返回驻地酒店,疲倦的他靠在椅子上打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