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進課堂:越來越看重去真實的世界中學習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很多培訓機構和學校設計了相關的課程和討論。


北京赫德雙語學校給不同年級的孩子設計的項目包括: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和免疫力、通過病毒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設計一本“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手冊”等等。


童書媽媽“順應兒童天賦的寫作課”臨時開發了“在疫情中記錄歷史”的寫作主題。


這些越來越現實化、真實化的課程,均指向了學習要回歸生活,而且是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進課堂:越來越看重去真實的世界中學習

讀完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先生的《未來學校》這本書,讓我看到了未來關於教育、關於學習的樣子,他顛覆了現有人們對於教育的定義,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教育構想——學習中心

孩子們不必在規定的年紀入學,不必在固定的時間到達固定的學校、固定的班級,去上一堂事先排好的45分鐘時長的課。

他們沒有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生物、化學課之分,在一起學習的人不再都是同一年齡的孩子,甚至教課的老師都是從學生中產生。

他們不需要以分數、文憑來衡量學習的效果,而是將學習的過程和結果計入一個叫“學分銀行”的大數據中心。

.........

有人說這是一個有關於教育的烏托邦,有人說這個未來有點遠。但誰能確保就真的不能實現呢?就像幾年以前,誰能想到微信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滴滴會改變我們的出行,抖音、快手會讓每一個普通人在家就可以與全世界的人進行視頻直播.......

在這裡,我們無法去討論它實現的可能性,也無意討論課程改革這些微觀命題。只是單單作為一個普通的中國家長,我從中看到的三個趨勢,想與大家一起分享。

說是“趨勢”其實也說不上,因為這些話題平時也經常被提到。但是,我認為以下三個方面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和看重。

“新冠肺炎疫情”進課堂:越來越看重去真實的世界中學習

越來越看重去真實的世界中學習。

100多年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他曾經嚴肅批評過教育遠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學校只是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做準備的地方,所以教育過程只是為未來做“準備”。

而《未來學校》提出“學習中心”之所以替代學校的一大原因就是——“學習要回歸生活”。學校應該與社會生活無縫對接,應該時刻關注社會生活。

毋庸置疑,去真實的世界裡學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記得我剛上初一那年,面對新開設的生物課,完全懵逼,對書裡面描述的關於植物分類、細胞學說等完全沒有概念。第一次生物考試我只考了60分,對於一個常年考試第一的人來說,那是一件特別丟臉的事情。

現在想來,為什麼我那時候覺得生物那麼難?因為在一個農村孩子的過往經驗裡,我與這些新知識、新概念在現實中完全沒有連接,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學起來特別費勁,也記不住。

羅振宇在今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講到“教育在發生什麼變化”時,提到“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來組織的。”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個綜合挑戰,比如組織一場活動,開發或銷售一個產品。這些都不是隻具備一個領域的知識就能搞定的。

目前的教育貌似也越來越注重與真實世界的對接。

比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很多培訓機構和學校設計了相關的課程和討論。北京赫德雙語學校給不同年級的孩子設計的項目包括: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和免疫力、通過病毒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設計一本“新型冠狀病毒防護手冊”等等。

童書媽媽“順應兒童天賦的寫作課”臨時開發了“在疫情中記錄歷史”的寫作主題。

這些越來越現實化、真實化的課程,均指向了學習要回歸生活,而且是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對於父母們來說,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多帶孩子去現實的世界中探索和體驗,而不再是抱著舊的教育觀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就可以了。

“新冠肺炎疫情”進課堂:越來越看重去真實的世界中學習

越來越看重孩子的天賦和自主需求。

“學校”成為“學習中心”的另一個原因是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前的學習,知識是已經固定好的,一年級學什麼,二年級學什麼,學生是圍繞知識去學習。而未來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什麼是學生說了算,怎麼學也是學生說了算。

看起來,這個很難實現,但這背後有一個邏輯不會變,那就是:

學生的需求和個體差異。

孔夫子爺爺早就說過要“因材施教”,但千百年來仍然沒有實現。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學生直到大學或者職高時,才有自主選擇專業的權利。而且在選擇專業或就業時,很多時候還受到父母和長輩的干涉。明明喜歡藝術創作,卻被家長逼著去讀好就業的理工科;明明動手能力強,卻被逼著去考公務員。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例子,個人的優勢和天賦得不到發揮,按照世俗的標準按部就班地過著自己的人生。

我是過了30歲才開始覺醒:我到底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我要過怎樣的人生?

而且我發現,和我一樣迷茫的人不在少數,很多的人為了探索自己,放棄安穩,通過各種途徑苦苦去找尋真正的自己。

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是受現實所迫,那麼到了我們下一代,甚至現在的00後,他們面對的物質生活已相對豐富,所謂的工資待遇、社會地位、穩定與否,已不再是他們考慮的重點。他們更多考慮的可能是這件事情我喜不喜歡?我感不感興趣?我開不開心?

畢竟,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個人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價值。

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夠儘早地幫助他發現自己的天賦和優勢,然後通過刻意練習不斷去強化這種優勢,是不是更容易成才呢?

就如《未來學校》書中所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世界。要讓每個人成為自己,首先就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自己、發現自己、成就自己。

“新冠肺炎疫情”進課堂:越來越看重去真實的世界中學習

越來越看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未來,學校不再是學習的唯一場所,家庭教育的作用也將越來越凸顯。

書中提到:1966年《科爾曼報告》和一些社會學家研究發現,學校在孩子學業成功方面沒有多少實際用處,而家庭及其同伴的影響才是決定孩子學業成就的關鍵,父母的參與和期望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中介變量。

雖然忽視學校的作用有些絕對,但研究讓人們重新開始考量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在美國,

在家裡接受教育的學齡少年兒童已經超過200萬,相當於每50名中小學生中就有一名在家學習,而且在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長。在中國,也有超過20萬例的孩子在家上學,比如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讀完小學六年級就沒去學校了。

雖然我等老百姓沒有能力像童話大王鄭淵潔一樣,把孩子留在家裡接受教育,但不得不說,現在的教育已對父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未來,父母不僅是學習中心的發現者、創造者、管理者,還可以是參與者、施教者、學習者。

這些眾多的角色裡,歸根結底要落到一個學習者。因為,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的過程。教育,不是簡單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拼爹”“拼媽”的背後,最後拼的是父母的格局和素養。在《成為主角》這本書中說,呵護孩子,從呵護母親開始,教育孩子,從教育母親開始。某種程度上,父母們的起點就是孩子的起點。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任重而道遠。

後記:在寫作此文時,反反覆覆將這本書翻了很多遍,我對書裡的每一句話都很認同,而且有一些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了驗證。


不管是作為父母,還是作為教育從業者,還是對於關注教育的人士,這本書都指明瞭一個很好的方向和趨勢。


但是,書中的願景能不能夠實現,不是靠等來的,而是需要每一個人落實到當下的每一個行動。就如書中所說:未來學校與其說是在未來存在的學校,不如說是我們現在要去努力築造的學校。這才是寫作這本書的真正目的所在。


【我是沁兒,中年寶媽一枚,愛閱讀,愛學習,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書和遠方。關注我,沁兒願意和你一起成長,關於自我,關於育兒。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有興趣,歡迎留言、評論、點贊或者轉發,你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