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3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就《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向行業徵求意見並就相關問題答記者問。


4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


監管還是很講究的,絕不在愚人節發佈重要通知。這兩個通知代表了保險業最核心的兩類產品: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要出現變局了。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一、重疾險的修訂總結

關於3月31號的徵求意見稿,已經在當天發文解讀過了,這裡再總結一下,也補充一些內容。以後新的重疾險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的變局:


1、甲狀腺癌一期將不再以重症賠付。甲狀腺癌需要達到二期才能以重症標準賠付,但是甲狀腺癌一期可按輕症標準賠付。


2、輕症賠付比例統一最高不能超過20%。這一條規則與甲狀腺癌的規則合併在一起的效果舉例:現在買50萬保額重疾險,甲狀腺癌確診後就能賠50萬,修改後的重疾險,甲狀腺癌一期按輕症賠付,最高10萬。


3、心臟瓣膜手術不強制要求開胸。標準更改為了“實施切開心臟”。


4、原位癌。統一規定中症或者輕症裡必須含有“較輕惡性腫瘤”,但是這個較輕惡性腫瘤並不包含原位癌。這一條修改其實不太明確,保險公司如果想把原位癌設計在輕症中呢?當然還是可以的。


5、新增加3種統一重症。原本統一規定的25種重症,以後改為28種。


其他的情況不再重複了,主要看前三條。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二、醫療險的市場現狀

從2016年,百萬醫療保險開始熱銷,增長速度超越了所有的其他健康險產品。2019年我國醫療險保費2442億元,同比增長32%,這個增長速度高於了保險業總保費的20%,佔比了所有健康險總保費的34.6%。


這個現象怎麼形容?可以說是百萬醫療保險已經把整個保險市場給顛覆了。無數人以為買個百萬醫療保險就萬事大吉了,有了400萬-600萬的保額,保險公司又可以墊付醫療費,何必再花錢買重疾險呢?這就是老百姓的心聲。


這幾年各種大流量平臺,毫無保險常識的互聯網公司,單單通過百萬醫療險的推廣,就賺得盆滿缽滿。某眾籌平臺現在一個月的百萬醫療保險銷量是20億元,毛利潤在50%左右,並且沒有什麼人工成本,都是通過科技賦能讓消費者自己買的。


保險公司、銷售者、消費者,看似三贏的局面,並且還如此暴利。清新點吧,這樣的現象在人類歷史上都不可能是真實的。本篇不多講百萬醫療保險的問題了,市場亂象很快會被終止。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三、健康險市場存在空缺

健康險的核心產品就是重疾險和醫療險,目前來看,市場空缺很大。簡單說說:


重疾險:均衡費率的終身保障,可以理解這款保障終身的產品很貴,所以保險公司允許你分期付款,最長可分20年或者30年繳費,每年保費一樣就叫均衡費率。繳費期滿後就不用繼續繳費了。對於0歲的被保險人來講,就等於是後期70-80年不用繳費但依然享有保險保障。可以理解為保費前置了,也相當於是抵禦通貨膨脹了,這就是為什麼0歲的人買終身重疾險那麼便宜的道理。


百萬醫療險:目前市場上所有的百萬醫療保險都不保證續保,你看到的“可續保至100歲”,還有一些條款中各種各樣的解釋,最終合同裡不會出現“保證續保”四個字。即使產品名字叫長期醫療險的,也並非真正的長期醫療險。


百萬醫療保險屬於是自然費率的產品,跟隨被保險人的年齡增長、健康風險的上升,保費也自然上升。簡單點理解就是目前所有的百萬醫療險已公佈的80-100歲的費率,都是假的。這個年齡段如果將來按照現在公佈的費率來承保,那麼保險公司將遠遠無法承擔風險。


現在市場最大空缺,就是真正保證續保的自然費率的醫療險。而什麼都能賠的、均衡費率的終身醫療險,不可能出現。舉個例子:每年交1萬元保費,交30年,終身保障100萬保額的醫療險,無論什麼病住院都可以賠付,這樣的與重疾險一樣形態的醫療險,是不符合邏輯的。如果有這種產品,保費與保額將無限接近,這樣的產品就違背了保險保障本質的,最終就相當於是理財。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四、長期醫療險新規

從《關於長期醫療保險產品費率調整有關問題的通知》來看,未來的長期醫療險,只有一種形態:自然費率。也就是保費依然隨著年齡增長而漲價。與目前的百萬醫療險相比,未來的長期醫療險合同中是可以有保證續保的承諾,並且監管會逐步加強對漲價規則的把控。漲價的約束暫時有三條:


1、產品上市3年後才可以進行費率調整;

2、每次調整的間隔期不能低於1年;

3、不能針對單個被保險人調整費率;

4、上一年度賠付率低於85%,且低於行業平均賠付率10%以上,不得調整。


這4條約束行為是非常強力的,尤其是第4條。目前市場上的百萬醫療險總賠付率只有30%,而多個產品居然還在悄悄的漲價。其實保險公司也沒多少利潤,主要是中間商利潤實在太大,那麼多鋪天蓋地的廣告,那些天價廣告費從哪裡來?當然還是消費者。以後的長期醫療險不再有較大的利潤,各種短視頻平臺,再也無法刷到各種醫療險的惡俗廣告了。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五、對新規的預判

從上面第四條來看,好像並沒有改變目前百萬醫療保險的問題。雖然允許合同約定保證續保了,但是費率依然是自然費率,並且把漲價的權利交給了保險公司。舉個例子:如果一直續保到80歲,保險公司把保費漲到了每年30萬,那不就等於不想讓大家續保了嘛。


預判:新規正式執行後,最核心的問題在對長期醫療險的費率上調的時間和幅度的管控。如果管控足夠嚴格,那麼以後的長期醫療險公佈的70-100歲的費率,必然要比現在的百萬醫療險高,不能再遮遮掩掩下去了。保險公司不但要以自然費率來計算未來的保費,還要將通貨膨脹的概念增加在費率裡,不然這又將是繼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


六、消費者如何應對兩個新規

重疾險要改了,醫療險也要改了,那消費者現在是買還是觀望等待新產品?最後我的建議是:現在該買的還是要買,不要因為未來甲狀腺癌賠付少了而去搶購產品,也不要等待未知的新產品。重疾險無論如何修改,費率定價始終是市場化行為,甲狀腺癌保障太高,保險公司當然保費也收的多,甲狀腺癌以後賠的少了,保費定價自然也會降低。新規執行時間待定,而且新產品上市後,市場化還需要一段過程。對於醫療險,大方向已經非常明確,醫療險始終只是重疾險的配角,而現在的百萬醫療險亂象,必須終結。


延伸閱讀:


長期醫療險將至,百萬醫療險和重疾險迎來變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