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一位在空難中成功迫降,挽救了整架飛機上155名人員生命的機長薩利在事件之後被民眾和媒體吹捧為英雄。但結果的成功並不代表他的迫降行動符合規定,他很快就面臨了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的質疑,

昔日的英雄轉眼間將有可能成為罪人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這位薩利機長是否真的是擁有偉大光輝的英雄,還是恪盡職守的普通人;科學的計算結果和人性的抉擇這兩者的博弈中,到底哪個最終勝出;以上便是這部影片呈現出的戲劇張力。在這部影片中薩利機長不再擁有英雄主義的宏大敘事,而是從平凡的現實視角切入,帶領觀眾瞭解事件背後的故事。

一、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

今天的人們高揚科學、理性,認為什麼事情都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去解決,在這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它的弊端。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就批判了隨著資本主義一同發展壯大的理性神話:人們越來越迷信科技和理性,在科技帶來的便利中忽視了人本身的價值。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馬克思·韋伯

在《薩利機長》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科技只能告訴我們如何以最有效的方法正確地做事,而人的價值理性指導的卻是如何做正確的事。以上與科學、技術相提並論的理性,馬克思·韋伯稱其為"工具理性",與之相對的具有人文精神的理性稱為"價值理性。"

所謂工具理性,就是指一項行動只由功利的動機驅使,行動者為了達到預期目的,純粹從最有效率、最有效果的方法角度去考慮,在這種考慮中往往忽視了人的情感和精神因素的影響。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價值理性遵循一項行為的無條件的價值,背後蘊含的是人們對情感和審美的追求,其強調動機的純正和手段的正確選擇。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小明的成績並不理想,但是他又想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在一次考試中他發現班上的第一名坐得離他很近,自己可以抄襲他的答案以獲得好成績。但是小明並沒有選擇抄襲,而是憑藉自己的實力去發揮,取得真正的成績。

小明深知誠信是人的良好品德,以此為動機選擇憑自身實力做題的正確手段完成考試,這就是價值理性的體現。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二、"祛魅"帶來的盲信

人都具有這兩方面的理性,這不是一件壞事,但是當今時代的工具理性往往佔據上風,這也是西方啟蒙運動與資本主義發展以來的結果。影片中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專家做事時呈現的狀態也值得我們思考。委員會的調查人員往往是冷漠地執行程序,專家們迷信數據計算得出的結果,儼然把自己置身於權威結構中的機械零件,對於科學和理性有著一種盲信。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這種盲信也是伴隨著啟蒙運動和資本主義發展以來的"祛魅"進程所導致的。"祛魅"是指在現代社會消去了神秘主義的色彩,把一切文化和現象通過科學理性的方式去合理化。"祛魅"之後的世界就像退去了雲霧一般明朗,一切事物都可以通過理性去把握。現如今,祛魅後登場的理性已經形成一種神話,這讓人們充滿了對理性的盲信。

"祛魅"這個詞最初是馬克思·韋伯借用席勒的概念去描述現代化、官僚化的西方社會。因其動機和過程都以合理的目標為方向,在這種社會中自然理解比信仰更具有價值。

像影片中飛機的乘客,他們相信理性一定能把握飛機的構造以及飛行原理,即使自己現在不懂但是自己也有能力搞懂,因此放心地乘坐飛機,但是飛機的危險和不穩定性只有少數人清楚。安全委員會的專家們相信計算數據給出的結果,認為飛機可以安穩地迫降在機場。卻忽略了飛機故障到做出決策的時間和人為的影響。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影片的故事告訴我們,如果沒有薩利機長對飛機原理的深刻認識和憑藉經驗在關鍵時刻做出的判斷,結局將會是一場悲劇。所以在祛魅後的世界,人們將自己的命運交由理性,對其潛在的因素置若罔聞,造成了一種盲信。

三、人性的勝出

在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的博弈中,最終是人性勝出了,影片的主角薩利經過了重重考驗,證明了自己的行動充滿人性的光輝。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迫降事件的發生只佔了影片的一小部分,但導演在薩利等待委員會調查的時間裡巧妙地穿插進了整個事件的多個角度:乘客、空乘人員、救援組成員,以多個角度回放事件的全貌。通過對事件的全面瞭解,觀眾也在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判斷。

薩利機長在數次聽證會中遭受了很大的壓力,調查人員認為薩利年紀大了影響行動,所以在面對事故時的決策是非理性的、欠缺考慮的。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而薩利正是在危機關頭以自己40多年的經驗,以自己的職業操守做出了最合乎人性的抉擇。價值理性就是為了某個價值信念行事而不計後果的行為,他的行動服務於他對宗教、道德、審美等等價值的判斷。薩利正是以這種無畏的精神和職業的操守為信念,選擇了正確的方式拯救乘客的生命,在這種選擇中人的主觀能動性顯現出來,這就是人相對於機器的超越性。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這個事件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對於薩利來說造成了很大打擊。他不止一次從噩夢中驚醒,質疑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因為自己的迫降行為只要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而數據證明了自己可以安全地返回機場。安全委員會將這次事件定義為一場空難,自己是否讓大家陷入危險中。

事實是人並不能像機器一樣通過計算立馬得出結果,人做決策的時候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即使是符合價值理性的抉擇也不能保證最後能擁有好的結果。薩利的心頭一直縈繞著一個問題:自己是英雄還是騙子?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影片的最後給了我們答案,價值理性贏得了勝利。薩利在面對審問時回答:"大家都看到了機器的模擬運算,你們也一直在尋找我的失誤,但是你們忽略了作為人類的因素。"

是的,人不能像機器那樣面對危機時做最功利的計算,人類即使是35秒的決策時間都能導致結果的不同。在缺乏人文關懷的社會,工具理性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枷鎖。工具理性已經不再侷限於科研、經濟等系統性的領域,反而漸漸向人的生活領域入侵,改變著人們的觀念。

空難中他救下155條性命,人們對他感激不盡,但官方卻找上了麻煩

結語:

啟蒙運動和資本主義帶來的工具理性在影片中處於被批判的對象,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要否定科技和理性給人帶來的進步。從導演對那些安全委員會的調查員的人物處理就可以看出來,影片反對的是那些麻木不仁的,唯工具論的工具理性盲從。

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在這起事故中的調查效率,顯示了由理性建立起來的社會機構的有效性,沒有嚴密的安全規章制度,也沒有可以放心乘坐的飛機。

在你的生活領域,有沒有察覺到工具理性的入侵呢,跟大家交流一下經驗吧。

文|影視頭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