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山村火炕

莱阳聚焦:山村火炕

文 / 宫 明 荣

火炕是莱阳农村人家里必备的,每家每户都有一铺,或者两三铺的火炕。对,火炕是论铺的,不是论个,或者论床。走进每个莱阳山村人的家里,迎接你的必是那又宽又大的火炕,冬天热气腾腾的,夏天凉爽爽的,春秋是不凉不热的。走进莱阳山村人的家里,好客的莱阳人肯定要把你礼让到炕上,放上大小合适的小炕桌,摆上茶具,让你喝一口热茶。赶上饭点,还会热情地邀你一起吃。在莱阳,到家上炕那是最高的礼遇,是自己的至亲好友才会邀你上炕坐坐。

莱阳山村火炕


虽然现在的农家人,也都赶时髦,家里摆着新潮的沙发茶几,茶几上也摆着茶具,可是进了门,还是要把你让到炕上去。那才是最高,最好的去处。

火炕不知道是哪位先人发明的,也不知是哪朝哪代发明的。不知道当时发明火炕是在什么背景下,受什么启发萌生的念头。是因为北方的酷寒,让先人无法忍受,遂萌发了盘火炕的念头?经过了多少次实验,多少次失败,才终于成功了?至此再不用忍受那天寒地冻的苦。冬天再怎么冷,有了火炕,也就不怕了。

莱阳山村火炕


火炕跟莱阳人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一年四季离不开火炕,一年的大半时间是在火炕上度过的。晚上睡觉在火炕上,一天三顿饭是在火炕上吃的。没事的时候,也爱坐在火炕上。看看电视,聊聊天。火炕是最让人放松的地方。干活回来累了,躺在火炕上,伸伸筋骨,让热乎乎的火炕赶走身体上的疲累。都说睡火炕解乏,这个没有考证过,不过干一天活,睡一晚上火炕,第二天起来就会觉得身上轻松了不少。谁如果有个腰酸腿疼的,老人就会说,去炕上躺着去,把炕烧热了,让热气腾腾,就好了。虽然不是真的就好了,倒是能轻快一点。老人们常说,冬天就喜欢热炕头,睡热炕解乏。冬天没有热炕,日子不知该怎么过。

莱阳山村火炕


对从小到大睡在火炕上得人,对火炕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情结。出门在外的人,回了家最先爬上火炕,让那热气把自己包围着,体验着许久不曾体验的感觉。在外边最想念的,还是那曾经睡过的火炕。那上边承载了许多美好的记忆,那是怎么都无法忘却的。坐在火炕上跟自己的亲人亲亲热热地说话,热热闹闹地吃饭,那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火炕陪伴着莱阳山村农民的一生,在人的心里,火炕的存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是呀没有火炕这日子该怎么过?有了火炕,人们的烟火日子才那么的有滋有味。有这么一个玩笑话,俩人相见,聊的热乎,问,你家在哪里?被问的人随口答,大门朝南,烟囱朝天,锅灶里烧火,烟囱冒烟。那跟烟囱和锅灶连着的就是火炕,锅灶底下烧火,大铁锅里做着饭,柴草的烟火通过火炕,从烟囱里冒出来。到了烟囱这里烟火就只剩下烟了那袅袅的炊烟升起来,就知道到了做饭的时候了,这家烟囱里冒烟了,那家的烟囱也冒烟了。一会儿的功夫,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冒出了炊烟。下地干活的人,也三三两两的回家吃饭了。到了家里,小饭桌已经搬到了炕上,整齐地摆着碗筷,就等干活的进门了。干活的进了门脱鞋上炕坐下,冒着热气的饭菜也一样一样地端上了桌子。孩子们也都上了炕,就等着吃饭了。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开心地吃着饭,拉着家常。多少年以后,孩子们长大成人了,想起小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的场景,心里还是会感到暖暖的。

莱阳山村火炕


火炕以前是用泥胚砌成的,泥土的胚子不经用,经常会塌,也就得经常拆砌。砌火炕,也叫盘炕。一般都是在春天进行的,春天天干物燥,泥胚容易干。盘炕,就得脱泥胚,在天气晴好的日子里,早起就把泥和好了,吃完早饭,就开始脱泥胚了。盘炕要用两种泥胚,炕帮用小泥胚,炕面用大泥胚。按照顺序把泥胚都在光滑的地面上,那可是个技术活。脱好了,晒上几天,不干不湿的时候,要把泥胚从地面上起下来,翻个个再晒。等它们都晒的干透了,就要开始盘炕了。盘炕更是技术活,虽然看着不起眼,没有一定的技术,还真盘不好。就是盘起来了,那也不一定好烧。冒烟,倒烟,炕还烧不热。技术好的,盘的炕,那烟火随着锅底,经过炕道,通过烟囱一点不外溜的走了。炕有一点火就能烧热了,这才是真正的盘炕高手。炕盘好了,炕面用黏泥土抹得特别光滑,烧干了以后,铺上席子,晚上就可以在上面睡觉了。

莱阳山村火炕


现在人们的条件好了,火炕也跟着提高了规模。以前的泥胚炕面换成了水泥板子的,炕帮换成了砖的。锅台贴上了瓷砖,炕帮的那一面也贴上了瓷砖。火炕也跟着时尚起来了,炕上铺的不再是竹席,铺上了各种彩色的皮革席子。换了新颜的火炕更结实了,再也不怕孩子在上边蹦跳,会塌了。烧的柴,也不再是各种杂草。而是苹果树枝,家家户户都有果园,每年修剪下的果树枝都烧不完。再也不用在秋天草枯,树叶落的时候漫山遍野地去拢草了。以前每到秋天,大人孩子一有闲暇就背着草筐,拿着搂草的耙子到山间,谷底去搂草。家家户户门前,都要垛一个高高大大的草垛。那是一个冬天的乃至一年的柴火,没有柴火,冬天就得受冻。庄稼的秸秆,藤蔓是舍不得烧的,玉米秸是要喂给牛吃的,花生蔓是要加工成草面,喂猪的。也只有小麦秸秆可以烧火,那东西又不经烧。所以到了秋天有空就得去搂草,这活爬山越岭的,不是轻松的。大人去搂草,是一心一意的搂草,孩子可不是这样的。他们到了野地里就像撒欢的马驹,非得疯够了,玩够了,才能搂点草回家。不是抓蚂蚱,就是撵野鸡,野兔。在野地里烧地瓜,土豆,蚂蚱吃,玩乐够了,天色也不早了,急匆匆地搂几把草回家。回家挨一顿数落是免不了,只要不挨揍怎么数落都行。


莱阳山村火炕


多年以后说起小时候搂草的事情,还津津乐道。那些年顽劣,说起来都成了故事。那些年山坡,沟沟坎坎的野草,野蒿,树叶,都被划拉的干干净净,实在没草可划拉了,就刨草根,灌木的树根。不用担心,春天的野火四处蔓延。如今山坡,山沟里的野草厚厚的一层,那野蒿又高又粗,也没人去割,没人去砍。每年的春天都要严禁烟火,如果真的着起火来,可是没法弄。如今不用再受搂草的劳累,也没有了搂草打兔子的乐趣。火炕依然烧的旺旺的,火炕依然火热,依然是乡村人的最爱。现在很多人家里都装上了暖气炉子,烧上了暖气。乡村人家里,不再是,火炕滚热,空间很冷,晚上睡觉都不敢把手伸出被子外边。火炕是热的,暖气烘的房间里也暖洋洋的。待在家里看着外边飘飞的雪花,外边是冰天雪地,屋里却是温暖如春。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感觉呀。


莱阳山村火炕


城里人享受到的,乡村人如今也享受到了。乡村人享受到的,城里人却不一定能享受到。比如这火炕,还有铁锅炖菜,那是专属北方乡村的。火炕的温暖如初,让许多漂泊在外的人,想起来就心生暖意。在外边的日子不管多苦多累,只要想到还有个老家,家里有那火热的火炕,再多的苦累都不在话下了。就等着有时间回家了,回家睡一睡火炕。

莱阳山村火炕


【作者简介:宫明荣,山东省莱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家协会会员,江山文学网网络签约作家。自幼喜欢文学,热爱文字。喜欢用细腻而充满激情的笔触书写季节的变化和生活中的美好。写过《赶集》《乡音》《菜园小记》《过日子》《烟火》等几十篇散文。中篇小说《桃源村记事》短篇小说《家有娇媳》《月儿》等数篇,长篇小说《丑丫》发表在江山文学。先后在《梨花》《胶东文学》《胶东散文》等杂志及网络发表文学作品多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