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腦萎縮有什麼症狀?


知麻糖來啦。小腦是我們“腦子”的一部分,它有著重要的功能,如果因為生理原因如衰老,或者某些遺傳性、藥物性原因及其他疾病可引起小腦的萎縮。那麼出現哪些症狀提示我們可能出現了小腦萎縮呢?讓我們先來了解下小腦的解剖與小腦的作用。

小腦,位於大腦半球后方(後顱窩),覆蓋在腦橋及延髓之上,橫跨在中腦和延髓之間。按照小腦的發育和功能,可以將小腦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前庭小腦、脊髓小腦、大腦小腦。各個部分的小腦有著各自的功能,各司其職,當其中一部分小腦出現問題的時候身體就會出現相應的症狀。首先,前庭小腦的功能主要是保持平衡、維持身體姿勢和調節眼球的位置;脊髓小腦的功能是控制肌張力和調控抗重力肌群活動;大腦小腦的作用是修改、矯正運動性衝動及運動學習和記憶。

瞭解了小腦的作用,那麼相應位置的萎縮而出現的一些症狀也就可以理解了。前庭小腦出現萎縮,主要表現為平衡障礙和眼球運動障礙。平衡障礙包括眩暈、站立不能、行走不能、跨步過寬及不能走交叉步等;而眼球運動障礙主要包括運動/靜止目標凝視障礙和追蹤性眼球震顫。脊髓小腦出現萎縮主要表現為肌張力降低和意向性震顫,比如行走不穩、指鼻試驗陽性等。大腦小腦出現萎縮主要表現為隨意運動障礙和運動學習障礙。大腦小腦在人體運動信號的傳導過程中扮演的是“糾察員”的工作,簡單的說就是當大腦對肌肉發出“原始指令”時,肌肉會反饋“指令”,這種時候大腦小腦就會將兩種指令進行對比,來確定肌肉是否準確收到“指令”,以便大腦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運動或對運動進行調節。所以當大腦小腦萎縮時,患者會出現隨意運動障礙和運動學習障礙。

其實,在生活中只要出現了步太不穩、共濟失調、言語不清時就應該考慮小腦萎縮,儘早前往醫院進行診治。好啦,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助到朋友們,也歡迎大家留言諮詢、探討哦!

BY:褲褲


知麻糖


小腦萎縮的症狀表現如下。我們周邊經常會見到。

  • 走路不穩,好像喝醉酒

  • 動作不靈,動作的流暢性喪失

  • 握物無力,提重物有困難

  • 上下樓梯雙腿不協調,肌肉僵硬,無法精確的完成某些特定動作,如跑步、爬山、打球等

  • 站立時,身體會前後搖晃,端水時容易濺出;行走時容易撞到牆上或門框上

  • 四肢、肌肉不協調,無法控制姿勢與步伐,狀似企鵝行走搖搖晃晃

  • 舌頭打結、言語不清、無法控制音調,甚至無法言語

  • 吞嚥發嗆,吃東西或喝水時容易被嗆

  • 寫字有困難、書寫顫抖

  • 嚴重者無法站立,甚至無法坐起,需靠輪椅代步或臥床在床,生活無法自理

  • 大小便障礙等等


一、小腦萎縮多面觀

1、明確小腦的生理功能

小腦主要是維持身體平衡和協調隨意運動。

2、知道小腦萎縮的原因

小腦萎縮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腦組織體積縮小的一種精神衰退性疾病。

多由遺傳、腦梗塞、腦缺血、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等引起。

3、瞭解小腦萎縮病在哪?

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變形、消失,是一種以損害脊髓及小腦為主,慢性、進行性腦部疾病。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腦血管長期慢性缺血而造成的。

4、清楚小腦萎縮的危害

小腦萎縮若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很快就會危及生命。

一旦發現就要及早用藥治療,有效地控制病情,改善原有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緩生命。

二、中醫認識小腦萎縮

(一)病因病機

  • 先天稟賦不足,腎元虧虛;

  • 疾病日久遷延,氣血不足,腦髓不充,筋脈失養;

  • 情志失調,氣機不暢,氣滯血瘀,五臟功能失調。


(二)腎與症狀

《內經》中對腎的生理功能有細緻、準確的記載。

  • “腎主骨生髓通於腦”

  • “腎者……其充在骨“

  • “腎不生則髓不能滿”

  • “諸髓者,皆屬於腦”

  • “腦為髓之海”

這些認識,告訴我們小腦萎縮與腎的生理功能之間的密切關係。

1、腎精不足:成人早衰,耳鳴耳聾,健忘恍惚,兩足痿軟,頭暈眼花,精神疲憊,走路不穩甚至臥床不起等。

2、腎元虧虛:腰膝痠軟,身疲乏力,陽痿遺精,月經量少或閉經,少氣懶言,動則甚,面色蒼白,便溏納呆,小便頻數,餘瀝不盡等。

(三)相關臟腑

小腦萎縮,以腎虛為本,與肝、脾二髒功能失調有密切相關。

小腦萎縮,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平時我們多一點時間陪伴和關心、關愛自己的父母、長輩們,這方法有時還是非常有效的“良方”。

請您閱後給我留下意見和建議,不勝感激!

我是一名中醫高級講師,你我在文章中“遇見”,期待下一次重逢。


蔚姐雜談


“小腦萎縮都有什麼症狀?”回答:農夫老嶽

小腦萎縮這種疾病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所導致的,如果在家族中有一人患有此病,那麼其子女就會有50%的幾率會患病,患者要是在患病之後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的話,還會出現智力減退以及記憶障礙等症狀出現,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存質量。那麼小腦萎縮的症狀都有什麼啊?


小腦萎縮患者在初期發病的時候主要症狀就表現為走路的時候有眩暈感,而且還總是來回的搖晃,不但動作的反應會不靈活,而且動作的流暢性也會消失,甚至是提重物的時候都有些困難,患者在爬樓梯的時候也總會感覺自己的雙腿不協調,肌肉總是很僵硬,甚至患者還會出現眼球轉動困難以及辨別距離能力不良的症狀表現。


但如果小腦萎縮患者已經發展成為了中期,那麼不但四肢和肌肉的不協調感會加重,而且常常都無法以正常的姿勢走路,還很容易摔跤,之後會感覺自己的舌頭都出現打結,不但說話會比較困難,就是喝水和吃東西的時候也很容易被嗆。

但如果小腦萎縮患者已經發展成為晚期了,那麼患者不但會無法說話,而且寫字都無法辨認,嚴重的時候都無法站立或者是坐起,生活都無法自理了。之後隨著大腦以及周圍的神經系統受到波及,患者的智力也會逐漸的受到影響,這個時候患者的判斷能力會全面的下降直到消失不見。



通過對上述這些小腦萎縮症狀表現的瞭解,那麼就應該知道此病對患者的危害是極大的,所以患者在早期發現症狀之後就應該及時的進行治療,千萬不要因為大意而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那樣的話想要治癒就是難上加難了。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醫療意見。謝謝!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瞭解,不代表醫療意見。謝謝!(文中圖片網絡下載,侵權必刪。)2019.06.02.


農夫老嶽



古話說得好:三折旋而為良醫。親身經歷後就知道了怎樣治療骨折的病。我見識過小腦萎縮的病人。😂😂😂

只說症狀不懂病理,也不會治療,我不是醫生。只是我的老母親就是小腦萎縮。我在護理過程中瞭解一些。我村裡也有兩例病人。他她們共同點就應該是這個病的特徵。

症狀一


走路不穩:我母親是向前走時會曲折前進。就是向左前方走兩三步,再向右前方走兩三步。像喝醉酒一樣的走。

而卜姓的老太太,則是企鵝步。就是像帝企鵝那樣走。她的腳印的特徵是兩個腳的腳尖向外側。一個挨一個的兩排足跡。

朱姓男老者,和我母親的走法一個樣。結果是他她們三個人都是摔壞了腿。

症狀二




語言障礙,吐字不清,變聲音。

老太太嚴重,老頭輕點。

症狀三


幻視——就是說他她們看見了別人看不見東西。

很嚇人啊。她們看見了鬼魂之類的東西。

如那個朱姓老頭就說:他看見了一隻黃鼠狼,到他家的炕上吃東西。

還說有一個婦女進來,要吃的……

我的母親更是神叨的。什麼鬼,什麼神,從哪兒來了,從哪兒走了。膽子小的人不敢在她跟前待,嚇死你沒商量。她夢境現實分不清楚。

我照顧她的那些年裡,就像走進了西遊記裡。😂😂😂

現在我的膽子好大啊。都是那個時候練出來的。
(健忘症!)

這幾個人的共同特徵是素食,不是忌口,而是吃不了。不知道和得這樣的病是否有關係。他們都經歷了最困難的時期。大部分的時候是吃不飽,穿不暖。與營養不良可能有關。那個年齡段的人的小腦萎縮的人特別多。


大美農村綠水


小腦主要是管理共濟運動和平衡的。小腦萎縮主要表現為近記憶力減退,走路不穩。坐不安穩、左右晃動、走路出現蹣跚步態等


小腦萎縮(cerebellar atrophy)準確來說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影像學的表現。既可見於一些遺傳性、變性性疾病,也可見於某些急性病程如急性小腦炎的後期及某些藥物中毒等,甚至某些臨床無症狀的人,影像學檢查也可見到小腦萎縮,尤以老年人多見。其共同特徵是神經影像學檢查發現小腦的容積減小,腦溝增寬。可分為侷限性和廣泛性小腦萎縮。由於小腦主要參與軀體平衡和肌肉張力的調節,因此小腦萎縮患者臨床多出現步態不穩,共濟失調,言語不清等症狀。


樂視炒機


1.共濟失調 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主要臨床表現。患者站立不穩,搖晃,並足站立困難,一般不能單腿站立;步態蹣跚,行走時兩腿遠分,左右搖擺,雙上肢屈曲前伸如將跌倒之狀;辨距不良,動作易超過目標,越接近目標震顫越明顯,書寫時顫抖,字跡不規則,寫字越來越大。 2.小腦性構音障礙 吟詩樣語言,表現為言語緩慢,發音衝撞、單調、鼻音。是由於發音器官如口唇、舌、咽喉等肌肉共濟失調所致。 3.眼球運動障礙 小腦萎縮早期患者可表現為輻輳障礙及眼外肌運動障礙。可有雙眼粗大震顫,少數患者可見下跳性眼震、反彈性眼震。 4.肌張力減低 主要見於急性小腦半球病變,在慢性病變時較少見。但某些小腦萎縮的病例可見漸進性全身肌力增高,可出現類似震顫麻痺的情況。 5.非運動性表現 包括認知與語言功能障礙,一些證據表明小腦與精神疾病相關,包括精神分裂症、雙向障礙及成癮行為等。


西瓜太郎307


共濟失調

1、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和協調機體隨意運動的作用,小腦萎縮時使肌肉的張力降低,導致肢體發軟,從而使患者出現站立不穩、搖晃、並足站立困難、步態蹣跚、左右搖擺、辨距不良等共濟失調的症狀。

語言障礙

2、小腦萎縮使原受累神經長時間缺氧缺血,神經支配區血供障礙,導致語言中樞系統受到損害,從而使患者出現吟詩樣語言,表現為言語緩慢,發音衝撞、單調、鼻音。


眼球運動障礙

3、眼外肌運動障礙這是小腦萎縮的重要症狀之一。主要表現為雙眼粗大震顫,少數患者可見下跳性眼震、反彈性眼震等,這是因為小腦萎縮,使中樞神經受損嚴重,影響神經核以及臨近的神經所產生的。

肌張力減低

4、肌張力減低常見於急性小腦半球病變,慢性病變時一般不常見。但部分小腦萎縮患者可見漸進性全身肌力增高,出現震顫、麻痺的症狀。



小腦萎縮是指影像學檢查時發現小腦的容積變小,腦溝增寬。分為侷限性或廣泛性的小腦萎縮。所以小腦萎縮其實並不是特指某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神經影像學的表現。

小腦萎縮可見於一些遺傳性疾病,也可見於腦外傷、腦梗塞、腦炎、腦缺血、腦缺氧、腦動脈硬化、煤氣中毒、酒精中毒、藥物中毒等,致病因素最主要的還是腦血管長期慢性缺血。一些臨床無症狀的人,影像檢查也可能會出現小腦萎縮,這種一般是老年人,屬於生理性的改變。

小腦萎縮的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與小腦的功能有關,由於小腦主要是控制人體的身體平衡及肌張力的調節,因此小腦萎縮主要的症狀就是步態不穩,共濟失調及言語不清等。具體來說小腦萎縮的症狀可分為三期:

早期:動作反應不靈活,提重物較困難,雙腿不協調,肌肉僵硬,對於一些特定動作如跑步、爬山、打球及上下樓梯等無法順利精準完成,身體重心不穩,站立搖晃,並有眩暈感,走路搖擺對於障礙避讓不能,容易撞到門框或牆上等, 眼球轉動障礙,辨別物體距離的能力減弱,無法快速的移動目標,如羽毛球、乒乓球無法準確接到球,還會出現健忘,記憶力減退,情緒不穩定等。

中期:四肢及肌肉的不協調感加重,運動失調現象明顯,無法控制身體的姿態與步伐,也無法控制平衡,長距離行走、跑步、上下樓梯困難。走路搖晃易摔跤,口齒不清,書寫困難,吞嚥障礙易被嗆。

晚期:無法站立,或無法坐起,生活不能自理,說話極不清楚,甚或無法言語,無法寫字,吞嚥困難 ,波及到大腦或周圍神經則表現為智力障礙。


淡如九月


1,全身症狀病變早期,患者常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腰膝痠軟,手足發麻,耳鳴耳聾,漸至反應遲鈍,動作遲緩,喃喃自語,答非所問,在軀體方面常表現為老態龍腫,發白齒落,皮膚乾燥,色素沉著,或偏癱、癲癇、共濟失調,震顫等,神經系統症狀可能存在,也可能缺失。

2,記憶障礙,近事記憶缺損發生較早,如果經常失落物品,遺忘你應諾的事情。隨著病情發展,漸至記憶力完全喪失。

3,性格行為的改變,性格改變為本病的早期症狀,患者變得鬱鬱寡歡,不喜歡與人交往,或表現為沒有理想慾望,對子女親人缺乏感情,會生活習慣刻板怪異,性格急躁,言語真多,囉嗦重複,多疑自私,會對自己的健康和安全特別關注,常因一些微小的不適而糾纏不清,或表現為遺忘或躁狂,並有幻想、幻視、幻聽、失語、失認。患者所有高級情感活動,羞恥感,責任感,光榮感和道德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也可出現睡眠節律的改變。

4,智能減退,痴呆表現為理解判斷,計算能力等智理活動全面下降,不能適應社會生活,難以勝任工作及家務,漸制不能正確回答自己的姓名,年齡,進食,不知飢飽,出門後不思歸途,收集廢紙雜物視為珍寶,病至後期,終日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不別親疏,大小便失禁,發言含糊,口齒不清,終至完全痴呆。


弗妍的私房菜


腦萎縮的常見症狀表現為: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認知能力下降、執行 判斷 解決問題能力下降行為改變和精神心理異常等。嚴重者可能出現語言障礙、幻覺、癲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