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導語:西夏作為一個宋遼對峙前期,誕生在中國西北邊陲地區的少數民族割據政權,其立國的基本政治體系以及相應的社會制度,在保留有自身民族特色之時,同樣因為時代的必然性,在相應的體制上學習和借鑑了同時期宋朝的現有法度。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宋代基層繁榮商業場景

這其中最有民族特點而又不失中原正統體制特色的政治制度,當屬西夏自主發展的政治性職官制度,在中國的職官體系的發展歷史中,西夏因其階級繁多的官員等級,官品中含有的特殊身份意義彰顯出自己不一樣的官員政治格局。也正是這種意義繁雜的官員體系,恰好可以作為一種現實性的參照對象,為我們揭開西夏皇權政治之中,特有的政權維持運作和相應的社會認同歸屬之間的明顯聯繫。

一、官階的誕生和具體實意

中國雖然在專制皇權的體制出現之後,於相應的政治格局體系之中,誕生了具有相應職責的官員下屬,作為皇權統治者的下層性第一執行者,但在具體的官僚政治成型之前,皇權政治之中,有所參與的下層官員在階級和身份的認同及歸屬之上,並沒有做到明顯的劃分。這是因為在官僚政治形成之前,中國現有的社會狀態和政治氛圍之中,並無階級層次之分的具體概念明晰。而待到魏晉以官僚政治為主的政治體系生態完全構成之後,官階制度才作為一個相應的體系劃分手段,出現在中國政治體系發展的舞臺之上。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西夏自制錢幣

在魏晉的門閥及官僚制度得到社會的認同和相應的歸屬意義之後,官階制度的產生則為此時社會階級化發展的訴求提供了一種相當便捷的手段。不同的官階簡單而又粗暴的將各類人等劃分成為對應的身份。在這裡需要指明的是,魏晉時期出現的官階,在初級發展的過程中,並沒有像後世一樣,在官階之上,加入同等級的封賞,使其具有實體和物質上的獎賞之意,這一時間階段之中的官階,在具體含義上只是簡單表示著官員品級的基本稱號。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宋代各國地理局勢圖

與之對應誕生的還有同階段魏晉門閥政治要求下門第觀念,在這樣的門第觀念之中,社會的層級要求象徵著以士族為首的政治結構要求,這是一種士族政治和門閥政治共同觀念下的時代產物。在士族興起的魏晉時期,官員品級的建立無限放大化了現有的政治等級制度,將原先模糊不定的身份認知和權勢等級概念徹底具象化,奠定了中古時期各世家大族的階級地位。

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官階品級制度完全是官僚政治下屬的傀儡產物,並沒有完成自己區分官員行政職責的初始功能,但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講,這種不成熟的制度理念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履行著自己的劃分等級和身份的狹隘功能,併為西北地域崛起的党項民族,也即西夏王朝的建立,繼續履行這矛盾重重,不堪實用的官員品級體系。

二、西夏的官階品級體系

西夏作為宋遼爭端開始之中誕生的新興少數民族政權,在建國之後,諸多社會體系及相應國家政權格局方面的構造,大多現學現用,沿襲宋代以及宋代之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做法,意在將自己的政權基礎通過非正式化的手段,加以建造和鞏固。

我們不難通過現有的歷史記載,發現一個顛撲不破的現實規律,諸如西夏或是同時期的遼國,即在儒家等傳統學派認知觀念中的夷族之國,大多會和同時期的中原正統政權建立性質相同的架構乃至復原所有的社會體系結構。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遼國耶律阿保機

這種原樣照搬,或是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造的行為,其本質上其實是一種夷族尋求認可和證明的渴求。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會原樣採用中原政權現有的政治做法,來治理自己國家的合理原因。

對於這些邊陲之地誕生的少數民族政權來說,中原自古傳承的正統王朝,對於他們來說,是自己日後逐鹿中原,登頂天際的最大阻礙,而如果想要順利的在發展中將中原政權徹底覆滅,唯一困難的則是這種舉動對於社會的認可的程度。正所謂孔子曾經說到"名不順,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因而名分上的合理性也成為了這些野心狂妄的少數民族政權最為在意的行為方向。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魏晉門閥家族

因此,懷揣著這樣的治國理念,以遼和西夏為首的少數民族政權,就在建國之後,原樣仿照中原正統政權原有或現有的政治體制,對內加以改造,使其適應當前社會的時代要求。在這樣的時勢之下,西夏也原樣仿造了與中原政權類似的官階品級制度,只不過有所不同是,西夏並不是以宋代此時的官員品級加以仿製,而是繼續沿用了魏晉乃至唐朝這一階段的官員制度。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西夏底層階級勞作

這樣的做法無疑又給西夏的政治體制建設蒙上了一層令人疑惑的面紗,為何追求正統和當下先進性政權體制的西夏皇族會採用已遭時代摒棄的落後體系,而非繼續仿製現有宋朝的先進制度?就西夏日後在有關官員品級方面的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我們不難可以逐漸明晰西夏這種反常舉動實施的狹隘合理性。

三、等級差異和官階特權

作為一個新興政權的西夏王朝,為何會在有關國家基層政策的人選制度上,摒棄先進且方便的宋代官僚政治,反而追溯採用前朝並不完善的官階品級制度,這從文化的角度來說,前朝的官僚政治體系在大方向上是與當下的西夏體制有著完美的契合之處。為什麼魏晉時期以九品中正製為主的官員選拔手段及相應的門閥制度會逐漸沒落,其根源就在於過分強調門閥士人的身份性以及社會階級的等級性,這樣的身份劃分,在經歷過歷史的撥亂反正之後,自然被不斷髮展的新型思想學派所廢除。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清代官階補服

以党項為民族主體的西夏王國,由其建國的時間性和國家發展的進步性規律來看,雖然西夏在相應的國家制度和社會體系上借鑑和仿照宋、遼兩國的現有基礎,但歸根究底,這樣的模仿在某些實用範圍和社會規律的前提下,必然帶有濃厚的少數民族自我色彩。西夏的官員品級體系就是在適應自我民族階級劃分的前提下,才使用和改造了魏晉時期殘缺和落後的官員品級制度。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西夏武官殘畫

魏晉的官員體系,對於剛剛建國的西夏王國來說,是一種可以直接拿來用,且不必做過多改變的中原政權體系,這也符合遊牧性少數民族的社會等級觀念。西夏的官階品級劃分,遠超前朝各代,具體緣由也是為了將原有的虛幻等級差異具象細節化,這樣的細節性區分在某種意義上還是蛻變於魏晉傳統意義之中的官僚政治制度,只不過在西夏的改進之中,更加附和於特權階級的不合理性服務。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西夏貴族階級

西夏官階的另一個最大特點即是官階的可世襲制以及其背後的官員等級特權現象。西夏的官員說到底,在上層政治格局之中,無非是各類皇權貴族的身份演示,在其本質的特定職責中,並未發揮自己的所屬職能。這也是西夏官階劃分等級之中,暴露出的一個重大缺陷。這種官爵不分的異常體系,雖在開始之初,符合當下西夏皇族的政治需求及等級劃分職能,但在社會發展和前進的過程中,並未展現相應官階應當實行的具體職責,進而造成整個政府層面體系的崩潰,這樣的官員制度便如同虛設,毫無具體職能可言。

四、官階體制下的社會聯繫

西夏這樣的官階制度在某一方面來講,並不是單純的塑造政府政策的基層執行者,而是遊牧民族階級化的另一種外在表現。西夏的官員體制在其意義和其職能上都不能被正當的稱作是合理的官員職能體系。這種狹隘的民族化等級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西夏皇室追求政通社會認可的決心,但究其實施的結果來看,這樣的官品等級反而適得其反,不僅沒有表現出適應時代趨勢的可靠性,反而更深程度的激化了國內上下階層的等級矛盾。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宋代官員

西夏建國之後的種種仿製手段,雖在外表上極力模仿中原政權的制度和社會體系,但在內容及核心上,卻沒有挖掘出真正的家國一體思想。官階不過淪為貴族階級的另一重身份表示,基層的政策得不到官員的有效執行,上層政府的各種階級優待無法逃脫原先遊牧民族的固化思想觀念。這樣的統治層次必定是狹隘且不得長久的。

同時西夏政府還在官員的民族身份上表現出狹隘的民族觀念,孤立的自我民族保護加劇了朝內官員之間的矛盾激化,分化了原有的殘缺性官員職能,在宏觀的時間維度之上,將整個國家的社會構成及相應的體系折騰的支離破碎。

原樣仿製的西夏官員品級制度,身份階級認知的另一手段

西夏殘存王陵

結束語:西夏的官階品級制度充分反映了中原政權對於異軍突起的少數民族王國的文化及制度影響。這是民族並立及文化融合的歷史性長足發展,但西夏皇權政治的不完全吸收以及自身民族特性功能的影響,無疑使得這樣的仿製和融合盡顯失敗與混亂。利益關係的錯雜加上文化、民族、思維的不同影響,勢必使得沒有自主改觀和創新的西夏王朝走上一昧仿製卻最終一事無成,國家困滅的悲涼之路。

參考文獻:

閆步克.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

陳戍國.中國禮制史

杜預.春秋左傳集解

劉晌.舊唐書

寧欣.唐代選官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