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面對來勢兇猛的新冠肺炎疫情,銀川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守初心、擔使命,以網絡為陣地,全力以赴做好抗疫情、防風險、護穩定、保平安工作。在疫情肆虐的30多個日夜,支隊20名民警8名輔警連續奮戰,在網絡這一無形戰場上,用忠誠和擔當譜寫了一曲曲無私奉獻之歌。

做網絡風暴中的捕魚人

【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從大年三十開始,網安支隊副支隊長杜強帶領民警輔警奮戰在“疫”網絡最前線,22個日夜,他以崗為家,連續奮戰,始終堅守在戰“疫”網絡維穩第一線。疫情初期,涉及疫情的虛假信息在網上頻繁出現,為了第一時間查實處置網上有害信息,杜強同志堅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固定證據、第一時間闢謠處置。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杜強同志總是衝鋒在前,充分發揮頭雁效應,由於父母年邁,他不得不讓腿部負傷的妻子獨自帶著兩個月大的孩子,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的錚錚誓言。他和他的同事們克服種種困難,收集和報送大量預警性信息,為領導決策和有關部門處置提供了有力依據,有效地維護了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

顧小保、賀樂、瀋陽、楊羽嘉、……他們無一不是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的陪伴,默默奮戰在輿情監控的最前沿。用實際行動維護網上網下兩個大局穩定,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與護航,網絡環境才會一如往日的清朗與安全。


【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月子”裡的網上巡查員

【網警風采】戰“疫”一線的銀川網警

王曉雷是銀川網安支隊的民警,27歲的他已有8年黨齡。在疫情襲來之時,正值妻子預產期,在這種情況下他主動請纓參戰,因為妻子已經過了預產期隨時都有分娩的可能,工作期間他心裡確實也有些忐忑不安,每天上班同事見到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問“曉雷,你媳婦生了嗎?”2月1日,王曉雷剛剛領到午餐盒飯,因為手中有一起網絡謠言需要立刻核查還沒來的及吃,突然接到妻子電話,得知妻子已經進入待產房現在醫院急需丈夫簽字,這時他才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忙跑去醫院……這場疫情,讓他沒有時間細品初為人父的喜悅,看看女兒的照片,成了他唯一的小憩時間,他說:“希望疫情儘早結束,好好回家陪陪妻子和女兒”。

在這本應是家人團圓團聚的春節裡,除了戰友,每天陪伴他們的是電話裡家人的叮囑、手中的濃茶菸蒂以及案桌上高疊的材料。翻開他們的工作日誌,這樣的日子已經在他們的生命中不停地複製粘貼,顯得如此普通平常。對此,他們臉上總是掛著淡定的笑容說:“輿情就是警情,輿情不止,戰鬥不息!”


堅守疫線的雙警家庭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有這樣一句話非常流行:你所“待膩”的家,卻是有人想回卻回不去的地方。在抗擊疫情一線,同為警察的“夫妻兵”,他們放棄休息、捨棄小家、拋下年幼的孩子,年邁的父母,他們無怨無悔,義無反顧全力投入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用自己的負重前行,守護著千家萬戶的“歲月靜好”。在銀川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就有4對這樣的家庭奮戰在抗疫一線。

支隊內勤孔淑燕,愛人是金鳳分局長城中路派出所馮偉,抗擊疫情戰役打響後,他們夫妻二人火速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孔淑燕同志跑前跑後做好支隊後勤保障工作和互聯網有害信息的巡查處置工作,而身在防疫前線的馮偉就再也沒有回過家,去年年初才做過手術、又有高血壓的他是她最大的牽掛,同為警察,她理解支持他的工作,每次打電話總會叮囑他戴好口罩,注意身體,叮囑他放心,她會照顧好家,照顧好面臨中考的兒子。

“爸、媽,小楊楊就交給您們了,我和躍興上崗去了,你們也多保重。”這是1月26日,支隊民警楊思雪接到工作任務和父母說的話。說完,她和丈夫--市局政治部民警李躍興留下剛滿一歲的幼兒迅速投入抗擊疫情工作中。楊思雪同志負責網上海量輿情信息的檢索與研判,李躍興同志負責全局疫情防控的宣傳報道工作,需要每天奔赴一線,自大年初二到疫情形勢好轉的二十多天,聚少離多的他們只能在微信中反覆叮囑對方注意安全。

楊晨和王磊、蘆紅梅和胡瑞鵬……連續多天來,支隊4對“雙警家庭”舍小家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並肩戰鬥。在警察這個大家庭中,他們只是無數“雙警家庭”的縮影,沒有刀光劍影,沒有轟轟烈烈,但就是這點滴平凡的日復一日,彰顯了雙警家庭不計得失,甘於奉獻的為民情懷。當“警察藍”遇到“警察藍”,並蒂情花分外香!

疫情防控仍在繼續,銀川市公安局網安支隊全體民警、輔警將繼續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以最高站位、最強舉措、最實作風、最嚴紀律,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各項工作中,堅決做好抗疫情、防風險、護穩定、保平安各項工作,切實守護好網絡秩序平安穩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應有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