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而論道|收藏西湖

我愛收藏,更愛西湖。

離開杭州一段時間,情不自禁地會去回憶杭州的生活,特別是當暖風拂面又見到了盛開的櫻花,立馬會想起一株楊柳一株桃的白堤春色。即使大阪中之島河邊公園的景色甜美迷人,也牽不住我強烈的回鄉之情。

雖然,西湖變了,變得與我小時候的情景完全兩種風格,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至七十年代的西湖像深山的村姑,滿身樸素無華的穿著,漿洗乾淨的土布,絲毫沒有銅臭的顯擺,更難覓為滿足虛榮而過分做作的打扮。就是一張陳舊的黑白照片的底色。連緊挨西湖的城市建築也大多褪了色,露著斑駁陳舊的土灰色,少見洋氣的高樓大廈,與湖光山色顯得相得益彰。這格調是千年鑄成的內涵,像一儒雅的文人,透著清新脫俗的氣質。

那時候,我特別喜歡在傍晚時分去孤山後的放鶴亭下徜徉,尋覓林和靖守靜寡慾的情懷。遊人特少,有時少得可怕,整條沿湖的石板小道上只有我孤身一人在尋尋覓覓。如果遇上雪後初晴的黃昏,月色皎潔,又是蠟梅盛開,暗香疏影,那意境真的要醉去的。

坐而論道|收藏西湖

湖邊處處迷人眼,就是離湖有些距離的林陰路也是格外有情趣,印象最深的是南山路,每當秋風乍起,路兩邊高大的梧桐樹紛紛落下寬過手掌的黃葉,撒在烏黑的柏油路面上,偶爾有車馳過,捲起紛紛揚揚飄飄灑灑夢幻般的金黃色彩;緊貼湖面的北山街,更有詩意,一邊大多是民國時期留下的白牆灰瓦建築,屋後緊貼寶石山;一邊就是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裡西湖,山影鬱郁,湖光瀲灩,時時溢著靜謐優雅的韻味……我深知,這情景一定是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才會時時眷戀的,而年輕人,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那輩人,他們絕對喜歡歡快的氣氛,熱鬧的場景:水光與燈影交輝,色彩豔麗而奪目,幽靜的南山路巳紮上滿街燈火,熱烈而奔放;沿湖的北山街每逢夜晚,紅綠相映,通宵笙歌,光影迷人……市內高樓林立,人聲鼎沸!我們厭他們張揚,說他們缺乏傳統文化的積澱。他們卻笑我們思想僵化,抱殘守舊,不思進取,不追隨時代的腳步;也很難說孰是孰非,兩個時代的人來裝點西湖,猶如都用自己的審美觀來給一位絕世佳人設計衣衫,我們覺得她穿上古典的旗袍更顯出她的雅緻,而年輕一代卻認為非穿上洋裝或名牌不能體現她的迷人風韻。前者大可不必去責怪後者的淺薄,後者也沒必要去苛責前者的迂腐。每個時代的審美形成都有它的歷史原因和存在價值。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飛躍必然會在自然形態上烙下鮮明的印記,如果永遠是一付老面孔,世界前進的腳步也就只能原地踏步了。最好的結果,是讓後者能接受前者審美觀形成的合理原因,前者也理解後者的愛好與追求;如果,前者偶爾也去體驗一下年輕人喜歡的氛圍,與老伴站在斷橋上也靜靜地品味一下槳聲燈影中的湖面,或者坐在白堤的長椅上眺望對岸萬家燈火霓虹閃爍的剪影,一定也別有一番滋味。年輕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偶爾靜下心來,抽出一天半日,放下電腦,丟下手機,攜上心愛的另一半,去找一下斑駁的名勝,撫摸一下歲月留下的古蹟,認一下眾多的詩詞楹聯,彼此考考對傳統文化的認知程度,也不失為一種額外的享受。

坐而論道|收藏西湖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西湖四周有數不清的亭臺樓閣以及懸掛在其間的各色匾聯,要是沒有年代的摧殘,定更為精彩。倖存或恢復的尤見難得,中山公園進去,見“孤山”兩個大紅榜書右轉,拾級而上,稍移幾步,就能見到隱在坡下的“西湖天下景”亭閣,兩邊亭柱上有一副抱對,上聯“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下聯“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是原拓復原,甚佳,先不說行草的筆意和氣韻,那聯意不管你跳讀、反念都極為貼切地點透了西湖的韻味。小兩口如果能坐下來細細咀嚼聯中的含義,一定能激起雙方心靈深處的交流,使相愛之根彼此扎得更深。

杭州有幾千年的歷史底蘊,也是一箇中西文化包容的城市。作為一個出生在西湖邊的杭州人,愛杭州和時時眷戀杭州是太自然不過的情懷,曾與朋友在湖邊喝茶時,隨興在玩笑中湊過一首小詩:西湖水是女兒魂,點點滴滴胭脂痕;死去願作湖邊土,十世修得杭州人。

希望每個杭州人都能珍惜這座歷史名城,也希望更多的人瞭解杭州、喜歡杭州。

坐而論道|收藏西湖

入座煙嵐鋪錦繡,隔簾雲樹繞樓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