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球战“疫”输出“中国特色医药”解决方案

<table>

为什么说是中医药

走向国际的好机会

/<table>

4月1日,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和黄中药厂生产的首批500件出口装板蓝根颗粒,正装车准备“远航”美国;上周,该集团旗下另一家企业光华制药公司生产的30万片磷酸氯喹片,已顺利从广州输送到印尼雅加达……

“接下来,我们的白云山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口炎清、克感利咽口服液等中成药以及口罩、防护服等抗疫物资,还将源源不断出口到海外,参与全球战‘疫’。”近日,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告诉记者。“此次国内‘疫’,中药发挥重要作用,也使国际市场对中医药有了新的认知,中国医药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出海’机遇。”他自豪地说。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统筹:郑佳欣 彭琳

“穗康”启示

智能化将成未来竞争“硬核”

南方日报:17年前广药参与过“非典”战“疫”,企业在应对疫情方面有哪些变化?

李楚源:2003年国内发生“非典”时,我在白云山中药厂担任厂长。工厂24小时生产板蓝根,还是供不应求,每天很多货车在门口排队等着拉货。这次疫情,我们在应对市场需求、化解危机时更成熟,生产技术、供应链、商业模式等都升级了。

比如我们和腾讯开发的“穗康”小程序,创新推出“网上预约、快递到家”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来供应、采购口罩,收集消费者反馈信息,并持续不断优化。“穗康”小程序推出后,在全国引起很大关注。随后,该模式也迅速被深圳、珠海、佛山等地复制。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也让我们看到互联网、大数据对疫情防控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互联网医药电商在此次疫情中取得飞速发展。未来,我们将加大医药互联网+的布局,加快医药业务智能化、数据化发展。

南方日报:广药集团目前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李楚源:战“疫”如战争,有战争就有战场,而我们是为战场战士提供弹药的企业。我们多个产品如板蓝根颗粒、克感利咽口服液、小柴胡颗粒、清开灵、安宫牛黄丸等产品自春节以来就没有停过产。我们集团共计5000余人奋战在抗疫一线,很多员工从春节期间便主动放弃休假,加班加点投入生产,以确保产品的储备和供应。

在整个战“疫”过程中,大家对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和白云山“四座大山”印象深刻,而白云山代表的正是负责战“疫”物资和药品的生产、储备、采购和配送。我们统计过,在疫情期间我们累计储备的防护用品、测温仪器、消毒用品等品类30多个,总数过亿件。目前,在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安全到位的前提下,广药集团已基本全面复工,开足马力生产,尽量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国际战“疫”

正是“出海”的好时机

南方日报:参与国际抗疫,广药将发挥哪些作用?

李楚源:此次国内抗疫,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国新办透露的最新数据显示,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无论是在预防、救治还是康复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当前,中医药已成为全球抗疫“中国方案”的亮点,中医药抗疫经验和中医药产品在海外受到热捧。3月中旬,获悉美国多个地区中草药店出现“抢购潮”,板蓝根、金银花等中成药缺货情况后,广药白云山和黄紧急空运1万包驰援海外侨胞。

目前,美国等海外多地对板蓝根颗粒的需求量飙升,我们接到的海外订单数量明显增多。同时,我们还陆续接到海外经销商咨询中成药出口销售事宜。

除了中医药产品供应全球外,磷酸氯喹片也在紧锣密鼓地输往海外。我们正通过大使馆、基金会、经销商等机构驰援海外各国和地区。

南方日报:你认为现在是助推中药走向全球的好时机吗?

李楚源:西方的医药体系与我们中医药体系是两套不同的运行规则,他们用西药标准来衡量中药肯定行不通,所以中药在国外普及很难。此次国际抗疫中,“中医药宝盒”向全世界打开。事实也证明,中医药对新冠肺炎防治有效,可解决疫情这个世界难题。我觉得,这是中药走向国际的好时机。要让中药推向国际,需将该产业进一步向现代化、国际化、科普化、大众化推进。

有危有机

寻找经济增长点

南方日报:此次疫情对贵公司带来哪些影响?能否完成今年的既定目标?

李楚源:第一季度各行各业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我们集团来看,有些品类增长100%以上,甚至几倍增长;但也有部分产品销量是受到影响。现在国际又暴发疫情,估计二季度对企业还会有些影响。

不过,有危也有机。我们在抗疫过程寻找到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譬如,磷酸氯喹片原为老药,白云山光华制药公司已经20多年没生产了。此次疫情到来时,国内外都有强劲需求,我们迅速恢复生产,并大量出口海外;又如我们和广东省中医院合作,由专业医生开方,我们生产研制出1号、2号防感茶,推出后备受市场欢迎。

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我们此前也没有生产。这次新建两个厂,包括白云山壹护健康科技公司、白云山敬修堂,都可生产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接下来,这些防护物资和抗疫药物均可出口和供应国内外,成为企业的新增长点。预计下半年企业恢复增长较快,对于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我很有信心。

南方日报:经此一疫,企业从中收获到什么?

李楚源: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危机实属平常,但在危机中需要自身坚定信心,努力寻找危机中的机会。我们从此次“抗疫”里就发现了新机遇新产业,即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健康产业永远是“刚需”,而健康产业和各领域的跨界合作势必将成为下一个“风口”。让中药不再仅是中药,“中药+时尚”正是一条全新的路径,它必将催生产业升级。我们正在探索将中药与服饰、饮食、出行、家居等融合,创造出更多创新、时尚又实用的时尚中药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