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魔芋能否做成大产业

玉溪魔芋能否做成大产业

眼下价格昂贵的魔芋种

玉溪魔芋能否做成大产业

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琳琅满目的魔芋加工产品

玉溪魔芋能否做成大产业

核桃树下套种的魔芋

在玉溪,魔芋产业化发展曾经历过坎坷,当新的商机来临时,那些在困顿中一直默默坚守的人,是否真正迎来属于他们的春天?

魔芋种植热悄然而至

阳春时节,吴里发在自己位于通海县河西镇改水沟村小团田小组一个山坳里的养殖基地附近,种下了20多亩魔芋。

2004年,吴里发创办了河原石蛙养殖基地,历经10余年的发展,养殖基地有了100多个石蛙养殖池,年收入超过30万元。特色养殖顺风顺水,吴里发为何要另起炉灶?吴里发告诉记者,4年前,到外地销售自己养殖的石蛙时,获得了这样一个信息:魔芋种植效益可观,且特别适宜在山区种植。于是,从2017年起,吴里发和儿子吴俊利先后尝试在玉米和四季豆的种植地里套种魔芋,并获得了成功。

“刚开始种魔芋,说有收益还谈不上,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吴里发说,一方面,通过小规模的试种,基本摸清了魔芋生长习性,探索出了一些种植经验;另一方面,攒下了一批种芋,今年种植的20多亩魔芋,如果种芋全靠买,要花费10多万元。

同华宁县魔芋种植户相比,吴里发只算得上是后起之秀。13年前,李志学开始了自己的魔芋种植之路,从不被人所看好,到用看得见的业绩证明,魔芋种植也能发家致富。如今,李志学是当地声名远扬的土专家。2019年11月,在华宁县举办的魔芋种植培训班上,李志学从选地、购苗、防病、除草等方面入手,向县内200多名前来取经的农民分享了自己的种植经验。他牵头成立的华宁志喜魔芋种植合作社目前已发展社员30多户。

春和景明时节,在核桃林中,在荔枝和杧果树下,在香蕉和玉米地里,各地种植户纷纷开始种植魔芋,新一轮魔芋种植热在我市悄然兴起。

今年春节过后,华宁县掀起了一波魔芋种植的小高潮。从2019年12月到今年春节前,李志学为入社的种植户从楚雄购入魔芋种200余吨,目前,这些种芋基本已种到地里。

据市农科院研究员马文彬介绍,2019年,我市魔芋种植面积超过4500亩,其中华宁县1970亩、新平县1387亩、易门县540亩、峨山县近300亩、江川区196亩、通海县156亩。“如果不是受制于种芋的数量,相信种植面积还要增加。”马文彬告诉记者,目前魔芋种价格昂贵,每亩需要5000元以上,让普通农户甚至一些种植大户都望而却步。

魔芋种植在各地受到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青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魔芋种植效益好。李志学告诉记者,近年来,鲜魔芋销售价格节节升高,2010年,云南鲜魔芋销售价格为每公斤2.5元左右,2017年超过5元,近两年均价在7元左右。华宁志喜魔芋种植合作社社员因种植水平有高低,亩收入为5000元至15000元。2019年12月,市农科院对新平县套种在玉米地和核桃林中的魔芋繁育示范区进行了测产验收,亩产值均超过1万元,在山地种植魔芋用工不多,这样的收入,大多数种植户还是心满意足的。

其次,企业示范推动有影响。落户于新平县的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是我市唯一一家专业从事魔芋深加工的本土企业,2014年10月建成投产,年可深加工鲜魔芋1.2万吨、魔芋精粉1千吨,然而,2017年实际加工鲜魔芋300吨、魔芋精粉30吨,产能利用率不足5%。为解决企业无米下锅的窘境,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着力在各县(区)推进生产和销售两个奖励体系建设,开展魔芋种植示范推广。

当然,眼下这一小波魔芋种植热只是一个起步。以峨山县来说,从2007年开始引种魔芋,到2013年,种植面积曾达到近40000亩,虽然后来因为没有加工企业的支持和鲜魔芋市场价格走低没能持续性发展,但近40000亩的种植规模,却是玉溪魔芋产业需要不短的时间发展才能企及的目标。

不能错过的机遇

魔芋在我市各地曾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分布,“魔芋豆腐”广为人知,但把魔芋作为一种产业以及下游工业产品,普通人却所知不多。

据马文彬介绍,魔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作物,其富含大量可溶性高膳食纤维和魔芋多糖,魔芋精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享有“工业味精”的美誉。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也在逐渐提高,魔芋以“三少一多”(少盐、少油、少糖,多膳食纤维)成为健康食品消费领域的新宠。

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总经理张乙胜与魔芋结缘已有10余个年头。谈及魔芋产业,张乙胜如数家珍。

“现在的魔芋市场同10年前比已然大不相同。”张乙胜告诉记者,随着健康产业的迅速兴起与快速发展,全球对魔芋初级加工产品魔芋精粉的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全球魔芋精粉年需求量在8万吨以上,目前魔芋精粉产量仅为2.5万吨,其中国内魔芋精粉产量为1.5万吨。中国作为主要种植国,适宜的种植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湖南、湖北。

张乙胜认为,玉溪发展魔芋产业不愁没有市场。

从2016年开始,民革玉溪市委一直在关注魔芋产业的发展,在市政协副主席、民革玉溪市委会主委李少华主持下,经过连续三年调研成果形成的《关于加大玉溪市魔芋产业发展力度的建议》,对玉溪魔芋产业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是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种植环境和区位优势。玉溪立体气候明显,高海拔冷凉山区、半山区可发展花魔芋品种和黄魔芋品种,中海拔可发展白魔芋品种,低海拔干热河谷区域可发展珠芽魔芋品种。而玉溪作为魔芋规模化种植的新区,病害发生率比楚雄、曲靖富源等魔芋种植老区要低。同时,玉溪作为魔芋种植新区,境内几乎没有土法烘烤魔芋干片的传统,因此可从产品源头控制干片加工生产。

二是有丰富的土地资源。魔芋为喜阴作物,整个生长期都可在林下生长。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木本油料和经济林果的大力发展,使魔芋产业有了广阔的林下套种模式空间。全市闲置并可利用的林下套种和间作魔芋的土地资源约364万亩,其中山地玉米83万亩,中高海拔发展核桃林183万亩、板栗林11万亩,中低海拔发展竹林66万亩,低海拔香蕉地2.96万亩、荔枝林1.16万亩、杧果林15.46万亩。

三是有强有力的种植技术支撑。2016年,市农科院成立魔芋项目课题组,同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合作,先后制定了魔芋种芋繁育基地建设及林下魔芋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方案,并开展魔芋新品种的引进及筛选、林下魔芋种植模式、魔芋抗病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宜玉溪林下魔芋种植的技术规范。同时,由市农科院牵头,联合市林草局、林产业工作站以及各县(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建立基层种植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

四是有带动力强的龙头加工企业。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为省级“双龙头”企业。从2018年起,企业对产品加工结构性进行了调整,研发出“魔芋姑娘”系列产品,包括魔芋大米、魔芋面条、魔芋米线、魔芋素食、魔芋膳食纤维粉、魔芋暖红茶等产品。

通过深入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玉溪具有发展魔芋产业的综合比较优势,完全有条件、有可能打造一流的魔芋产业发展新高地,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从经济效益分析,通过我市试验示范,魔芋林下种植平均亩产1.5吨,2018年,鲜芋价每吨7千元,每亩可实现农业产值1.05万元;每亩鲜芋产量可深加工出魔芋精粉150公斤,2018年,魔芋精粉市场价每公斤100元,每亩可实现工业产值1.5万元;每亩的总产值合计为2.55万元。若规划出10%的林下套种和玉米间作土地面积,36万亩的总产值即为91.8亿元。

市农科院院长张钟告诉记者,在玉溪,发展任何种植和养殖产业,都难免会遇上土地制约的问题。魔芋野生或半野生的习性,使栽种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旦被广大农户所认可,其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难题该如何突破

“阳春三月好时节,魔芋种植正当时。”春节过后,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一位李姓农民一边忙着种植魔芋,一边哼着花灯,他随口而出的这两句花灯唱词,道出了当地众多魔芋种植者对丰收的企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民无不希望自己播下的一颗颗种子,来年有个好收成。而对参与和关注魔芋产业发展的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问题是玉溪如何抓住机遇,把魔芋产业做大做强。

而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一系列的难题需要突破。

“农村有种说法,魔芋十分好栽,切一片埋进土里就可以等着吃魔芋豆腐了。”市农技推广站副站长范桂萍在担任峨山县植保站站长时,曾对魔芋种植进行了持续近10年的研究,她深有感触地说,魔芋零星种植没有问题,在实施规模化种植后各种问题便会接踵而来,哪怕规模只是一亩,病害的防治、产品销售之类的麻烦事就会不期而至。

记者调查发现,玉溪要做大做强魔芋产业,面临着三方面的突出问题。

首先,昂贵的种芋价格,抑制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种植一亩,需要一代种芋150公斤左右,每公斤35元到40元,或者二代种芋250公斤,每公斤20元,这意味着仅仅种芋方面的花费,每亩就达5000元以上。昂贵的种芋价格,让许多有种植意愿的农民只能望而兴叹。

其次,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让农户不敢轻易涉足。我市魔芋种多为零星从外地引种,品种混杂,病害较重。部分农户在利益驱动下,随意到外地引种、盲目追求速度和扩大种植面积、过度集中化种植,用推广传统作物的方式种植魔芋,结果失败率高。尤其是魔芋的软腐病,被称“魔芋癌症”,目前全世界对软腐病的防治几乎没有有效的方法,规模化连片种植,容易导致病害威胁加重。

最后,魔芋产业的发展如何避免重蹈一哄而上、一溃即崩的窠臼。一旦鲜魔芋价格走低,农户便改弦易辙种植其他作物。马文彬告诉记者,同其他种植品种不同,农民从事魔芋种植有一定的规避市场风险的空间,原因在于魔芋可以一年挖,也可两年挖,甚至可以三年才挖,价格不好时,就让魔芋存在地里,还能够继续成长。

至于魔芋种价过高的问题,在市农科院的种植体系设计中,将通过引导农户小规模种植,用二至三年时间攒种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经过10多年风风雨雨的洗礼,我们在总结和借鉴本地和外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玉溪魔芋产业进行了重新规划。可以说,玉溪魔芋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张乙胜说,2016年和2017年,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品种引进、筛选和种植技术规程、栽培方式的探索,在奠定好这个基础以后,从2018年开始,主推两个体系建设,即魔芋标准化种植奖励体系和鲜魔芋产品的供销体系建设,前者通过与村委会合作,公司按照每亩200元的标准直接奖补给村委会,由村委会负责组织生产,同时选拔一名类似烤烟辅导员的技术人员,全程把关和服务;后者则把魔芋收购往前推进了1公里,让种植户把产品直接送到加工厂,改变以往种植户从地里经收购商再到加工企业的路径,避免种植户收入减少的现象发生,为此,云南睦群农业综合开发公司把收购站建在了村委会,只要按照公司两个标准种植,每吨给予200元的补贴,种植户就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送货,只要交到村委会,公司再到村委会统一收购。

在张乙胜看来,通过两个体系建设,可以解决种植、生产和加工的一系列问题;公司与农户是鱼与水的关系,只要企业有品质合格、数量充足的加工原料,魔芋价格就会有保障。

张乙胜告诉记者,对玉溪魔芋产业的未来,自己有五个梦,一是有魔芋研究机构,研究玉溪自有知识产权的魔芋品种、技术、创新等;二是有省市的一流、国内领先的魔芋种苗人工植物育苗工厂,年产3000万苗育苗规模,可满足每年1万亩魔芋种植的种苗需求;三是有一个专门为全市魔芋生产和收购的统筹机构;四是打造“滇中魔芋之都”,以新平为运营和深加工中心,在全市再扩建3个初级加工厂,带动发展种植面积36万亩,产出鲜芋54万吨,精粉加工5.4万吨,实现总产值91.8亿元目标;五是把玉溪魔芋产业带到资本市场去,吸引更多的资本注入。

审核:李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