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大家好我是新手钓鱼人怪咖,在这里怪咖先给大家拜个晚年了。因为疫情原因很多朋友们还没有开始工作,那就听怪咖啰嗦啰嗦,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几种广大钓友经常会碰到的几种鱼类,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给大家介绍一下常见鱼类的习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鲫鱼一般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也叫梭型),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 腹部背部是白黑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属于保护色。
习性:鲫鱼分布广,繁殖快,耐受力强,食性杂,喜爱群游,常栖息在杂草丛生地,到有腐殖质的水底觅食。鲫鱼胆小而警觉,稍有惊动即逃。同时,鲫鱼还常因气温的变化而游弋于不同水域,并随之改变其食性。它在产卵期也不停觅食,故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能钓到鲫鱼。这就要求垂钓者,不但要选好钓位,而且要采取适宜的钓具和钓饵。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一种,在我国各大水域均有分布,由于主要以水草为食。下面学习啦小编就和大家从草鱼的习性、钓点、鱼饵选择等因素说说草鱼的钓法吧。

一、草鱼习性

草鱼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常成群觅食,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主要是草食,也吃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喜欢弱光。

水库的鱼类喜欢栖息在缓坡处、平坦的凹地、水下有乱石的地方与沟汊相连的洼地。这些地方淤泥肥沃,有大量的微生物繁殖,沉积着各种食物。也喜欢生活在水中深浅的交汇处,因为水库深处缺少食物,水压大,而浅处则有人钓捕,鱼易受惊。

二、钓点的选择

(1)平缓、逆风、老钓点

垂钓时,宜选水底地型平缓不复杂的水域,这样不易挂底。选逆风处比顺风处好,因为鱼有逆水游动的习惯,若风浪大则不宜钓得太远,因为观漂会比较困难;当然如果风浪太大,就没办法钓了。常有人作钓的地方早已形成了一定的鱼窝,可避免大量打窝,只需通过抛投或用打窝器进行少量的补窝即可,同时,可免去钓大鱼待鱼进窝的长时间坚守。

(2)升温

寒冷的季节,当太阳光照射时,表层水温上升快,下层温度变化小,鱼会慢慢由深水区进入浅水区。比如3~4米的水深。

(3)找鱼星

找有草鱼鱼星的地方打窝垂钓。鲫鱼的鱼星是水泡细小而密集,一次连续两个或多个大小基本相同,有时一大一小。鲤鱼的鱼星水泡成团,大大小小一次连续数十个同时向上冒,持续不断向前移动。草鱼的鱼星水泡比鲫鱼的泡多且大,但又不如鲤鱼的多而成团,一般先冒一两个较大的水泡,然后陆续冒一些小的水泡。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钓鱼之前首先要了解鱼的生活习性。温度升高,可以去水库钓鲢鳙了。接下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鲢鳙的习性和钓鲢鳙的技巧。水库见的比较多的是鲢鳙。喜欢生活在水温比较高的中上层海水。在20到30度的晚春,夏天和初秋水里会有酸臭味道,是鲢鳙最活跃的时间,所以这是最佳的钓鲢鳙的时间。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1、鱼竿:鲢鳙个体庞大,力量大,胆子小,所以不喜欢在岸边活动觅食。为了能收获到大鱼,提高诱鱼效果,建议用可以把钓饵抛掷到很远处的海竿和矶钓杆来钓鱼。因为鲢鳙喜欢酸酸的臭臭的味道和雾化效果好的鱼饵,所以可以用带有爆炸钩的海竿钓鱼。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2、饵料:爆炸钩饵料的要求很高。因为饵团进入水中,在鱼钩的作用下,饵团会均匀地缠绕在鱼钩周围。同时为了能保证鱼钩不会在四周缠绕,就要提前把鱼饵准备好,方便鱼儿觅食上钩。所以要用爆炸钩雾化的效果好,附钩性好,抛竿时也方便容易。除了爆炸钩之外,可以用水怪来做诱饵,把弹簧附着在水怪身上,抛竿方便,装饵料速度快,效率高。

大图模式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3、钓组:因为鲢鳙个体庞大,鱼钩号数太小容易造成鱼儿挣脱鱼钩逃跑,所以要选择号数大的鱼钩。而鱼线可以用号数为4到5号的鱼线,收紧鱼线的同时在钓线前面用链接器捆绑起来就行,挂号鱼钩,穿上浮漂。而对于钓鲢鳙,可以选择用大漂无坠钓法。首先要抛竿,直接挂钩的同时使用简单的钓组,操作方法简单又容易穿太空豆进入钓线里面。浮漂选择的话,可以等浮漂进入水中,用力扳回来一点锁扣子,过一段时间后,浮漂会在水中保持静止,这时就要把鱼竿插入水中,慢慢等待上鱼。钓鲢鳙一般用黑的浮漂,漂祥很黑,收到鱼儿的作用,浮漂会不停地移动,上下左右都有。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
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冬季(尤其在冰下)基本处于半休眠停食状态,体内脂肪一冬天消耗殆尽,春季一到,便急于摄食高蛋白食物予以补充。深秋时节,冬季临近,为了积累脂肪,也会出现一个“抓食”高峰期,而且也是以高蛋白饵料为主。因此初春。深秋垂钓鲤鱼,要以蚯蚓、河虾等动物性饵料为主。春季过后,随着气温升高,鱼的摄食量变大,饵的质量已不主要,数量则上升为第一位。因此在暮春、整个夏季、初秋的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里,鲤鱼都以素食为主。此时垂钓,应使用面饵、糟食等。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   
喜草习性各种水草和水生植物滋生繁茂的水域,也是各种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繁衍生息之所,鱼类可以在这里摄取到丰盛食物。水草茂盛处又是鱼类绝佳的排卵产床,每年春天繁殖季节,这类地方都是鱼儿的聚集之所。   
顶流习性一个池塘往往有溪流或渠水注人,它不但为塘内鱼儿带来大量新鲜饵物,而且进出水处又有较高的溶氧度,是鱼儿觅食摄氧的理想去处。所谓“顺风的旗,顶水的鱼”,道理就在于此。   
逐波习性水域宽阔的池塘,一遇风天,水面往往掀起较大风浪,风浪推动表层浮游生物和其他一些食物积聚于下风口处,这些饵物又被浪头打入水中,这一带于是成了鱼类的天然觅食场。波兴浪涌之处,水体溶氧度肯定就高(这与高密度养鱼池的增氧机道理相同)。基于上述两条,鱼儿便养成了随波逐浪趋下风的生活习性。   


向暖习性在自然水体温度较低时,很明显各类鱼都喜欢到向阳的水域活动觅食,很少到大片阴坡一侧和浓荫蔽日的水区活动,也不会长时间在水温较低的深水处呆着不动。
初春与晚秋,背风向阳的浅水处白天在日照下较为温暖,鱼儿爱到此处来游大觅食。而早晚夜间温差大,浅水处水温亦下降快、降幅大,鱼儿便通常要龟缩到水体相对温暖的深水区去。随着昼与夜水面温度的升降,鱼儿也会随之日浮夜沉。相反在夏天高温季节里,早、晚、夜间浅水区凉爽宜人、鱼喜趋之。而白天随着气温水温升高,鱼儿则逐渐移向深水处。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的盛夏正午,鱼儿一般在池塘最深处龟缩不动。若循以上规律“找鱼”,基本便可觅其踪迹。   合群习性除鲶鱼、黑鱼以外,大多数鱼类喜群居。“鱼贯而行”、“过江之鲫’”等成语就说明了这种习性。鲤鱼亦如此,这一方面是由相同的食性和生活习惯决定的,另外鱼类集群而动,也是出于防避敌害的一种天性与本能。   
趋氧、趋静习性自然水体含氧量一般平均每升8-12毫克,当其降至不足1毫克时,就会引起多数鱼类停止摄食、“浮头”,甚至死亡。鲫鱼、鲶鱼等耐缺氧的能力相对强一些,鲤鱼则不行,一般要求溶氧度每升5毫克以上。水中氧气一是来自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再一个来自水面空气。无风天气溶氧慢,波浪大则溶氧情况好。哪一处缺氧,鱼便很敏感地向含氧高的水域转移。这就是鱼喜草、喜流、喜波、喜浅滩的主要原因。雷雨前气压低,天气发闷,鱼不咬钩;大雨刚歇天放晴,鱼则 “疯咬”;

上风头死水区鱼不爱咬,下风处波兴浪涌,鱼十分活跃;肥水塘如有外来新鲜水注人口,那里是钓鱼黄金带。…··所有这些现象说明的都是一个道理:溶氧高的地方鱼儿趋之若鹜。此外喜静也是鱼类明显的特征之一,鲤鱼也不例外。鱼类听觉发达,对声响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生疏的高强度声响极为敏感,听到后迅速转移远离声源。当然鱼类避声仅是一般而言,
它们对某些自然声响——如瀑布声、风浪声、流水声、淘米洗菜声、昆虫落水声等非但不惧怕,反而很喜欢。若是高密度精养池塘,那么抛撒颗粒饲料的声音甚至会使鱼儿争相聚集。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青鱼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淡水鱼,在我国长江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都有分布,又被大家称为黑青、螺蛳青等,青鱼的生长速度快,因此体型也比较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刺很少,可以说是淡水鱼中的良品。而对于我们喜欢钓鱼的人来说,垂钓青鱼不只是因为它是难得的美味,而是因为垂钓青鱼时在水下溜鱼的感觉让人难以忘怀,每当有大青鱼上岸之后总能成为我们钓鱼界的一个话题,想必大家也已经按奈不住想去垂钓青鱼了吧,不过在去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钓青鱼的一些技巧吧,掌握好了更容易成功钓获青鱼。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想要在自然水域中成功钓获大青鱼,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青鱼的习性,因为投其所好才能钓有所获。青鱼是属于典型的中下层鱼类,并且它们会在底层寻找水体中的软体动物作为食物,像螺蛳跟河蚌等都是它进食的主要目标,我们在自然水域中垂钓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些作为窝料跟饵料,而在养殖水域中则玉米的效果最佳。青鱼体型较大并且对食物的需求也是很高的,所以即使出门垂钓的天气并不理想的话,青鱼仍会主动进食的,而生活在江河中的青鱼它们最喜欢待的地方是深水跟浅水交界处,我们可以主动选择在这些地方垂钓青鱼。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而钓青鱼的装备选择上,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手竿垂钓,因为青鱼的体型一般都比较大,所以我们最好选用大物竿,使用大马力线跟质量好的鱼钩,用碎螺蛳打窝跟垂钓,鱼钩尽量选择大一点的,因为这样方便后面刺鱼,其他的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就是溜鱼的时候最好采用迂回战术,不要与大青鱼来硬的,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脱钩甚至断杆。除了手竿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抛竿垂钓大青鱼,不过滑轮需要选择质量好一点的,因为这样有助于后面溜鱼。在窝料的选择搭配上,除了直接用碎螺打窝外,我们还可以加入发酵过的嫩玉米粒跟原塘的泥巴,然后搓成拳头大小后抛入窝点用来打窝诱鱼,因为青鱼体型大胃口也大,所以窝料的投放量会比垂钓其他鱼种更多一些,垂钓时以钓底为主。

常见的鱼类习性 知道怎么让它上钩


今天怪咖先给大家讲到这里,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点。后期我也制作一些湖库,野钓,路亚和台杆的视频供大家观看。怪咖在这里多说一句疫情当前,大家一定要响应国家号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