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出生遇非典,高考遇新冠”,不少人坦言今年这届高三学子简直太难了!“疫情冲击,高考会不会延期?”最近两个月来,这个话题也一直被反复讨论。


直到昨天早上,教育部发布《关于2020年全国高考时间安排的公告》,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另外全国多地中考也明确延迟)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消息一出,微博上相关的讨论热度直线上升,“吃瓜”网友们也纷纷开启花式调侃模式: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调侃过后,真正面对现实的还是宅家已经两月有余的高三学子们,他们背负着压力吐露出了心声。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话题下全是在家学习对自身自制力的担忧,对此我也深有体会,在家工作这段时间,自制力简直直线下降!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自制力有多重要?可以说,在今天这种特殊情况下,自控力强的人占有绝对的优势!


在这之前也早有研究发现,拥有自控力的人未来更容易成功。


大家应该都知道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Walter MIschel博士和他的团队在幼儿园找了一群4岁左右的孩子。实验开始,他们安排这些孩子坐在桌前,桌上放着一块棉花糖。


研究员对孩子说:“我现在要离开房间,如果你在我离开时吃,只可以吃一块。但如果你能等我回来再吃,我会再给你一块。记得哦,如果你在我离开时吃了一块,就没有第二块了。”孩子点点头,然后研究员离开了。


15分钟后,研究员再回来。


实验中,一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即吃掉了第一块棉花糖,只有30%的孩子选择等待,拿到了第二块棉花糖。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14年后,Walter MIschel又对当年的孩子们做了跟踪调查,发现那些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学业成功明显超过等待时间短的孩子:他们的SAT(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平均高出210分。其他方面也显示出优势:社交能力更强、事业成功、家庭和谐、体质指数更胜一筹。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自控力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说到自控力,很多人都以为只是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其实还有对情绪的控制。


自控力不好的孩子是怎样的?


行动方面:公共场合忍不住地跑来跑去,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当下就拥有,抵抗不了诱惑;做事情三心二意,容易半途而废,难长久的坚持一项兴趣爱好。


情绪方面:动不动就发脾气、大哭大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爱跟父母顶嘴,任性。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毫不夸张的说,现代社会自制力欠缺的孩子比比皆是!所以会在学习、性格等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家长也为此焦虑不安。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那么,自控力是天生的吗?为什么有些人善于自我控制,有些人却做不到呢?


心理学研究证实,自控力来自大脑前额叶皮质,由人大脑中的生物能量决定。有人天生强一些,有人天生弱一些,不过,它是一种“肌肉模型”,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的,强的人后天不训练会退化,相应地,天生弱的人,后期只要训练跟上,一样能变强。


另外自控能力还受家庭环境和外部诱惑影响。


1家庭教育的放纵和娇生惯养是造成孩子自控力差的原因之一


娇惯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比较晚熟,习惯坐享其成。这些孩子生活中很少得到锻炼,没有为什么事费过心,行事上缺乏主动性,一般都会被安排,或者由着性子来。因此就会造成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随心所欲,时间长了不好管控自己。


2外部诱惑也是造成自控能力差的诱因

放眼望去,我们生活环境的周围,无不充满着诱惑:好友连发十几条微信、抖音淘宝不停推送喜欢的东西、家人时不时叫唤你、街边不断的杂音……作为大人尚且不能自制,更别说孩子了。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也会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像窗外小朋友的嬉闹声,房间里电视和手机的播放声,哪怕身边飞过一只苍蝇…,面对诱惑,自控能力差的人往往会不知不觉“误入歧途”。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或许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情绪系统先于理智系统发育并成熟。在孩子的大脑里,“小小的”理智还没法完全掌控“强大的”情绪,若大人想让他们做到完美的自控,那无异于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应尊重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不对其做超出预期的要求。


三个利用孩子主动性训练自控力的好方法:


1. 日常小游戏


在幼儿园里,很多老师都会带小朋友做“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在这个游戏过程中,需要孩子们集中精神,跟着做出同样的动作,这也是意志控制行为的最佳练习!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另一个游戏是我们常玩的“123木头人”。你会发现,孩子越小,越不容易控制住自己,而大一点的孩子则更能控制自己的身体,这就是自控力发育的体现。另外经常玩“躲猫猫”游戏,“看看谁先笑”等游戏,对孩子来说,都能使自控力得到充分锻炼。


2. 让孩子学习短暂的等待


这里的短暂等待,不同于延迟满足,短暂等待对孩子来说是有一个确定的指向的,并且时间相对较短。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不可能会等待,因为他们听不进安排,只要想要的就立马想得到。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低估了孩子,一到三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了短暂等待的能力,比如他们能等到别的小朋友玩过后,再玩同一个玩具。


高考延期一个月:这届考生太惨了!不具备自制力的考生,更惨!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有意制造这样的机会。


比如:孩子求助你帮他做一件事时,你可以告诉他:“妈妈现在有点忙,大概要几分钟,你可以等一会吗?”;或者当孩子问你问题时,你不妨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可是妈妈也要去找找答案,你也去找找答案,五分钟后我们一起交换答案好吗?”;当孩子渴望得到回应时,如果你正在忙,大可不必停下手中的事立即转向他,而是可以让他稍作等待。


3. 不要打断孩子的自言自语


日常中你肯定观察到过这样一件事,你会发现孩子在刚学会一件事时,总喜欢一边做一边自言自语。比如,刚学会穿衣服的孩子,他会一边穿衣一边喃喃自语每个步骤。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解释了孩子这一行为:这是孩子自控力发展的自然表现,因为自言自语时他们可以更专注更持久。


孩子通过自言自语重复步骤,既有助于他们记住这些步骤,同时更是把原本需要父母或老师给出的指令,变成自己可以控制的行为,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做事时自言自语,千万不要打断他,不但不要打断,还可以在他做完后,再陪他复述一遍步骤。


最后,如果想让孩子有更强大的自制力,我们要先做一个让孩子们信任的大人。孩子的榜样远不止家长,引导孩子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并对孩子有自制力的行为进行及时奖励,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