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去世的时候,你可能会是什么感受?


有的人说,他们根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有的人说,他们压根不敢去想这件事,一想就很难受;


还有的人说,自己肯定会崩溃地大哭……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一个网友也是这么认为的,以前他觉得如果父母去世了,他一定会哭。


但是母亲真正去世的那一天,他没有。


丧葬期间,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来了。每个人都跑到他跟前,说「节哀、节哀」,他麻木地出席、麻木地鞠躬敬礼,那个时候,她没哭。


当母亲被推入火葬场火化的那一刻,周围的很多人都在痛哭,她也只是呆呆地看着前方,还是没有哭。


她开始怀疑,是不是她太冷血了?她甚至内心谴责自己,自己真不是个东西。


直到有一天回到家,她收拾衣柜的时候,突然看到衣柜里母亲常穿的那件衣服,他一下子就哭了,抱着那件衣服,一件留着母亲味道的衣服,蹲在地上一个人哭了好久好久。


是的,至亲逝世的时候,很多人好像当下没什么情绪。


其实,那并不是没有情绪,而是,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我们太需要一段时间去暗自消化,这种看似反射弧很长的「回神」的背后,其实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心酸。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有人说过: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妈妈没有妈妈了,妈妈以后就是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了”,瞬间绷不住了,每一个妈妈,曾经也都是小女孩,都自己的妈妈,呵护,陪伴。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人把她当孩子了。妈妈一走,带走了儿女叫妈的权利。对于孩子来讲,即使你再成功再富有,如果没有妈妈了,那就是一份缺失。失去的,更是难以承受的苦痛。可以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我记得在《我家那闺女》中,焦俊艳与《家有儿女》中饰演夏东海的演员高亚麟一起谈人生。高亚麟说:“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他解释道: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中国人忌讳谈死亡,

很多家长都对这一话题敬而远之。

当孩子提出和死亡有关的问题时,

家长不是板起脸来呵斥,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孩子不能从家长那里得到对死亡的正确认知。


马东在《奇葩说》说过: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家庭教育欠缺了死亡教育,

我们的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一样漏了死亡教育这一课。


面对孩子的提问,

编织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梦,

这个“乌托邦”似乎把孩子与死亡隔开了。

而真的到至亲至爱的人离开,就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西藏生死书》说: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其实关于死亡这个话题我们不用欺骗也不用回避,

有些东西是需要让孩子去试着理解,

他们需要的是慢慢接受现实,

而不是我们给她营造没有痛苦和悲伤的天堂。


我们的回答也许看似残酷,但这却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方式,

直面死亡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对死亡的正确价值观,

从而也就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


近年来,

屡屡有青少年自杀的报道见诸媒体,

就是死亡教育不足,

孩子没有正确的生命观造成的恶果。


白岩松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有一份调查显示:63%的家长难以接受向孩子开展和死亡相关的活动。


而我国卫生部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世界之首。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统计:我国每年青少年自杀身亡人数为28.7万,算下来,每1分钟有5个青少年想自杀。


这是个非常痛心又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们的孩子对死亡了没有正确的认知和敬畏,

也少了对生命的珍视。

遭遇挫折时,对抗不公时,孩子们选择了死亡。


他们以为死亡就像是和父母赌气一样,

就像是离家出走一样,

都可以是抵抗家长的手段,是逃避压力的方法。


殊不知,生命只有一次,

失去了永远都不会再拥有。


我们和孩子谈论“死”,是为了他们能够更加珍惜“生”,从“死”中获得“生”的力量、获得爱和对生命的敬畏感。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匈牙利心理学家玛利亚•耐基早在1948年就研究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经研究发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认知程度不一,应该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发展阶段,有差异的谈论死亡。


0-4岁

朦胧期


这个年龄的孩子对“死亡”没有概念,更多的是面对“分离焦虑”等物理空间上的分离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也很少主动提出对于死亡的疑问。孩子无法区分死亡和分离的概念,因此这个阶段不应该主动和孩子聊起“死亡”的话题。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时候与孩子谈起死亡,过早了而且很难解释清楚,这时候的应该更多的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被爱的感觉。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经历父母死亡事件,可以用比喻、拟人的方式跟孩子解释死亡,或者用绘本、动画、故事里的分离场景来帮助孩子理解,比如“外婆死了,变成了天上的星星,离我们很远很远……”。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再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


5-9岁

感受期


学龄前的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但出于好奇或者别的原因,经常会问及与死亡相关的问题。面对这类问题家长不应该恐慌,更不能吓唬孩子,应该坦然回答不躲闪,因为家长的坦然会让孩子认为死亡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家长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忌讳或禁止谈论时,就有可能把死亡这个概念和可怕的东西联系起来,进而产生恐惧。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但是过度美化死亡,又会让孩子缺少对死亡的敬畏,甚至让孩子对死亡产生幻想。


9-18岁

成熟期


这个阶段的孩子随着逻辑思维和认知能力的飞速发展,逐渐对死亡有了成熟的认识,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地,不可逆的,更是永久性的。这时家长不应该通过编造的童话故事去欺骗孩子,更多地是理性地告诉孩子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应该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将孩子对死亡的恐惧引申到对“意义”“价值感”的追求之上。

“孩子,妈妈没有妈妈了...”如何向孩子温柔地解释生命和死亡?


当孩子有了追求时,孩子的生存动力就会被更好的激发出来。而生存动力就是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孩子会更有目标,更热爱生活。


如果性教育的意义是自我保护和自我价值,那么死亡教育就是自我觉察和自我重塑。


性教育是阶段性的,死亡教育是终身的。因为生死本身,就最值得思考。


因为有原始的恐惧和冲动,所以有所敬畏更有所追求。每一次对死亡的思考,都是对生活本身的反思。因为生命的有限,故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梦想的可贵,故有所爱有所不爱。死亡本身,就是去伪存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