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是一種態度

一週一本書--《如何成為一個有趣的人》讀書手記

有趣是一種能力,需要我們在知識儲備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感知能力,鑑賞能力這四個方面提升和訓練,這個在上一篇中已經分析過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到《有趣訓練的幾個方向》再閱讀一下。

有趣也是一種態度,技術和能力需要學習和訓練,而態度只需要認同,是不是輕鬆很多呢?這裡面也包括了四個維度,下面逐一分析。

有趣是一種態度

一,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又叫作換位思考、深入或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同理心的匱乏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而且是一個很難自知的現象。因為同理心的匱乏很難感知對方,或是感知偏差,對有趣打折扣。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經歷,學習,信息,環境,而造成感知的不一致。

1,尺度差異,每個人對感知結果有不同聽說價尺度,感受器官不同,感受結果自然也不同。有時候這個感受器長在人的皮膚上,有時候這個感受器長在人的心裡。

比如說同一個火鍋,廣東人覺得辣死人了,四川人覺得剛剛好,湖南人表示這也太清淡了吧。同看一部電影,有的人眼淚嘩嘩的,有的人覺得無聊得好。

2,信息缺乏,每個人獲取信息的不一樣,生活的環境不一樣,對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必然不一致。

比如說一個生活在小山村裡的人,他認為的有錢就是穿得好,吃提飽,一個生活在城市的人,他認為的有錢就是有房有車有存款。城裡人擠個公交地鐵就覺得上班好辛苦,而山裡人每天走過十幾裡山路覺得不過如此。

3,知識詛咒,每個人的知識層次不一樣,對同一事物的感知就可能完全不一樣。

比如說你教小朋友做作業,你會覺得這不是就是簡單的加法嗎,怎麼有這麼難嗎,你一眼就會。很多老人對智能手機就是上不了手,微信也不會,怎麼也學不會,而對你來說就不存在要去學的問題。

尺度差異、瞭解匱乏、知識詛咒,這些現象阻礙著我們去感受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境遇。幾乎所有社會小矛盾都可以用雙方或者其中一方缺乏同理心來理解。

同理心並不能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多幾分認同,卻能讓我們對這個世界多幾分理解,以減少戾氣。我有同理心,不意味著我願意妥協,但同理心能讓我在保持立場、保留意見的同時,最大化平復心情,看清真相,保持心情。

有趣是一種態度


二,個人特質

人和人不一樣。有些人只因當初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今生今世就再也無法忘懷;有些人相處多年日日照面,你卻依舊記不起他的模樣。一個有趣的人,不一定美,不一定活潑,不一定是全場焦點,不一定有卓越氣質,可是你見過就印象深刻——我稱之為“鮮明的個人特質”。

何為個人特質個人特質簡單說就是“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例如——•有愛好,有特長;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愛好和特長雖然簡歷上總是在一個框裡填寫,但本質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愛好代表一個人的興趣所在,特長則代表一個人的能力所在。能力和興趣可以完全是兩碼事。如果你想讓自己覺得這個生活挺有趣的,那麼去找樂子發展愛好;如果你想讓別人覺得你挺有趣的,那麼去培養能力發展特長。娛人還是娛己,需要分清。

1,有自己的特長,有自己的愛好,很多人被認為是一個無趣的人,就是因為沒有特質讓人無法記住。

2,有特點,有瑕疵,有辨識度。

模特呂燕有著硬朗的面部輪廓,杜鵑沒有流行的歐式雙眼皮,演員李倩絕不願意去點掉她嘴角的痣;邱淑貞下巴短,因而俏皮;梁小冰鼻子低,分外溫柔。這些環肥燕瘦各有千秋的美女讓我印象深刻,而網紅臉總令人傻傻分不清楚,怎麼也記不住,

人沒個小缺陷,各種高大上的,顯得太假,沒人味。很多人心中都會有個男神女神吧,有趣不是完美,是真誠,真性情,高興了笑,不喜了哭,有血有肉。但這些真誠都是在與人無傷且無傷大雅的範疇內,不是高興了癲狂不喜了撒潑,也不是分內的事情失職。

3,敢選擇,敢承擔,

選擇,是一種權利;相對的,有選擇的權利,就有承擔結果的義務。選擇的結果可能好,可能壞。如果結果好,沒問題;如果結果壞,做選擇的人就會後悔、懊惱。

如果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去做一個“隨便”的人,那一個個“隨便”會讓人在漫不經心中流失其獨特的個人特質,成為芸芸眾生中面目模糊的剪影。

有趣是一種態度

三,敢於自嘲

一個有趣的人,往往給周圍的人帶來笑聲。但笑聲和笑聲之間大不一樣。某些人覺得夫婦結婚當眾做香蕉俯臥撐很好笑,或者給男方家長穿女式內衣畫烏龜遊街很好笑;某些人甚至覺得取笑殘疾人很好笑。

須注意自嘲不是自卑不是自謙,更不是妄自菲薄自輕自賤,這是一種與人無傷的幽默,一種自信到骨子裡的放達。我把自嘲分成兩種:一種基於示好,一種基於自保。

自嘲唯需注意的是“分寸”。一不可妄自菲薄,讓人誤以為真;二不可下手太重,傷了自己體面。如前文說對方考了70分,你說你考了68,對方的優越感就重建起來了,成人之美。若對方考了98,你說你96——這很好,助人為樂。若對方考了98,你說你56——這是找人作踐。自嘲的底線是拉近距離,把雙方扯進同一條戰壕內即可,萬一用力過猛拉得太低,只會讓對方覺得不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反而被看輕。

有趣是一種態度


四,讚美、傾聽、反駁——情緒溝通

人在對話中通過“語言”和“情緒”來表達信息。情緒的表達無處不在,不論男性女性,不論情場職場,隱藏在蹙眉、低頭、微笑中,隱藏在舉手抬足的氣度中,隱藏在關門的聲音輕重中,錯過這些,可能會錯過一份工作、一個人、一個無法回頭的機會。

1,讚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情感專家喜歡說“男人喜歡被吹捧,女生只要靜靜地聽他吹牛,沒事誇誇他就行了。”這是把男人當白痴嗎?拍馬屁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嗎?這是天下第一技術活。你要誇某樣東西,得誇到位。誇到位的前提,就是你對那個東西具備足夠的鑑賞力。人人喜歡被誇,但人更喜歡被誇到點上。誇一個人很考驗功力,功力不夠不如不誇。

2,傾聽

相比“讚美”的難度,有一種最簡單的情緒價值的提供方式——情緒垃圾桶——為對方提供情緒發洩的渠道。失戀了找人嘮嘮嗑,失業了找人喝喝酒,總比一個人憋著好過些。這個被嘮嗑、被喝酒的人,如果無法提供建設性意見,只能做單純的傾聽者,那他提供的就是單純的情緒價值。有人會覺得情緒垃圾桶毫無技術含量,唯一門檻是有足夠的耐心並足夠善良,這堅韌不拔的耐心和大慈大悲的善良是做人的一種“選擇”,而非“能力”。但這種善良值得珍惜。

3,反駁

有人曾問我對另一半的最基本要求是什麼。我說,起碼能反駁我,並且說服我一次。因為被人反駁的第一句,必然感到意外,然後是不爽——在這裡,情緒的參照值拉到低位——然後是猶疑不定,然後是豁然開朗心悅誠服,這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新世界的大門被打開了!在我營造幾十年的世界觀裡,我堅不可破的知識和邏輯架構,因你做出了調整,因你,我的世界觀更完整更堅固了。每個人有自己的感知世界。找到一個能反駁我的人,互通有無,我就擁有了更多的世界。這種愉悅感,比起直接開拓新世界的愉悅,更為強烈。需注意的是,想要修正他人的世界觀,必須有自己的更為自洽的世界觀。這意味著反駁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段數,要謹慎挑戰水平比自己高的人。被人反駁不要緊,自己想去反駁別人結果被一擊反殺,會很尷尬。

有趣是一種態度

有趣也是一種態度,一個有趣的人身上必定具備同理心,感知力,具備自己的個人特質,敢於自嘲,善於情緒表達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