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教育局组织中小学示范校校长(书记)赴深圳开展研修活动

研修之行 借鉴经验


为切实提高南平市中小学书记(校长)的整体素质和科学管理水平,促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本校校本教学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019年12月22日至28日,由南平市教育局组织的“2019年福建省南平市中小学示范校校长(书记)教育发展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一行52人,参加了深圳市师资汇通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为期6天的研修活动。校长(书记)们深切地感受到了深圳先行示范区教育发展的波澜壮阔,亲眼目睹了深圳中小学建设发展的美丽图卷。

路虽远 行则将至

□建阳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贺春花

此次培训的主要形式是专题报告、专家引领、名校参访和自主研讨。四场专题报告,分别是深圳市委党校党史教学科研组组长王定毅带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解读,王定毅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把深圳在40年间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迈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的建设发展之历程纵横展开娓娓道来,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深圳“敢拼、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创业者的气魄和精神,并为深圳人勇于“开拓创新”、脚踏实地干实事、干成事的孺子牛、拓荒牛精神深深感动与感染。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行政与政策系教育哲学博士、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张兆芹带来的专题报告《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对学习型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内涵作了具体解读,并对学习型学校学习共同体创建案例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创建的路径和方式作了全面阐述和指导,张教授的讲座使我厘清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对于今后如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帮助打开新的思路。

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授课专家聂细刚校长作的专题报告《学校管理的道与路》,教育部信息化教育专家、微软全球教师大使唐晓勇作的专题报告《技术支持下的学习变革》、莲花小学王华斌校长作的专题报告《用故事演绎情怀,有思路才有出路》、深圳科技高中尚强校长作的专题讲座《我如何做校长》,讲座涵盖先进的办学理念、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途径、学生发展评价等全方位校园管理,名家的办学经验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操作样式,让我们在交流和思想碰撞中深刻感受到不同校长的教育专业管理智慧;实地考察了三所名校,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深圳科学高中、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切身感受到三所名校优质的教育和浓厚的校园文化。

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和高级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名家校长的专题报告和讲座,三所名校的参访,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校长们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具体体现在:

方向明。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用幸福洒满全校教师,用智慧打造名校特色,用科学管理现代学校,几位校长学识渊博,以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之国家栋梁为己任,追求做一个具有教育情怀的教育思想家和梦想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在变与不变的教育之路上,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的本质,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育人核心,深度剖析当前挑战、教育之本和学生成长所需,明晰并坚守自己的办学方向,所管理的学校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业务精。学校的顶层设计,关乎学校发展之质量和未来。校长们讲座时对学校制度、课程体系、评价体系、文化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实施,成竹在胸,信手拈来。特别是在介绍学校体系化和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基于课程实施的文化品牌建设时,条分缕析,鞭辟入里,让我们闻之动容,为校长们业务之精湛和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深感震撼。

效果实。向上对接教育政策,向下打造教师团队。外塑形象,内抓管理,几所学校分别在几位名校长的管理下,学业成绩普遍提升,学校排名年年攀升,校园文化更加彰显,社会赞誉显著提高。

几位专家和校长是教育的研究者,思想者,行动者。从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校长良好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完善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对一个学校的成长的影响。能不能用好知,关键在于识。作为园长,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如何设计课程、打造文化品牌幼儿园,建设凝聚向上的团队,如何选对的人用对的管理方式作出正确管理行为,这些都需要园长通过博学、多行、勤思、善悟、妙化从而增强见识,才能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来俯视园所教育的现状,建构幼儿园发展的目标,才能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进行深度有效的反思。

陶行知先生说: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我希望像深圳的校长们那样,做一个有思想、有情怀的园长,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引导教师、家长学习,把师生、家长引领到一条正确的教育之路上。为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带来快乐的童年,为一波又一波的教师成长打造平台,倾尽所能带动一方幼教事业的发展,这些是我们作为示范性幼儿园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我们校园长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追求。

探寻新时代学校教育治理之路径

□南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杨邦清

通过研修,我们强烈感受了深圳学校办学思想之解放、魄力之大气、特色之明显、成效之巨大。“深圳精神”在当地教育工作中的鲜明体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们从中得到了诸多启示和思考。

深圳福田莲花小学以“为学生发展奠定人生根基”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实施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圳龙华区书香小学秉承“书香致远,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营造了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校园氛围;深圳龙岗外国语学校秉承“与美好同行,与国际接轨” 的办学理念,用美好教育培养美好的人;深圳科学高中则外观世界高中教育发展历史与趋势,内应国家“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呼唤。

归纳起来看,我们感到深圳学校之所以能够实现教育事业的大跨步、大推进和高质量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理念更新敢为人先。只有创新才能求发展,只有创新才能向前,一切事物是一样的,而学校的发展也是一样的。所以,学校的办学观念的创新与更新就是一个学校的发展生命线。

课程落实资源重组。纵观这几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点,都能在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可选择、最适宜”的课程体系。学校教师课程意识强,课程开发能力高,学生学习方式深度变革指向核心素养。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并充分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应用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机制创新助推发展。不管是聆听专家报告,还是实地考察,深圳的这几所学校都是从文化建设入手,把创新学校文化、践行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用校园文化去影响引导师生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形成学校的“魂”。在创新管理文化上,尊重教师的情感,关心教师的需要。在创新教师文化上,“让每一个教职工成为岗位上的专家”;在创新学生文化上,培育学生的实践力、思维力和表达力,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通过学习,深圳学校的教育改革引发了我们关于加强校长领导力、执行力、变革力,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度思考,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教育家办学,引领学校高端思考、高站位发展,办学理念新颖,办学思路明晰。

尚强校长、聂细刚校长、王华斌校长都是深圳的教育专家和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校长。学校发展,领导重视是关键。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只有高品位的校长,才能办出高水平一流的学校。因此,我们要鼓励基层学校领导经常走出去,加强纵横向交流,开阔办学视野,创新办学理念,增强前瞻意识和高站位意识,提升学校管理者素质,以推动学校的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加大投入力度,科研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充满情意与活力的优秀教师群体,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深圳学校紧紧依靠高效科学的内部评价机制,提供教师参加国内外高层次的培训交流机会,以温馨的人文关怀、优厚的工资待遇和优越的工作环境,广纳全国英才,组成了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名优教师团队。新课程指出:只有发展教师,才能成长学生。因此,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与教师的发展问题将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重要命题之一。

立足于校本资源,谋划学校发展,建设富有特色校园文化,探索了一条符合当地教育实际的办学之路。

深圳学校都注重在保证开好国家学科课程的同时,盘活课程资源,实行学科渗透,增强师生价值认同,厚植中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打造富有内涵、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学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力。

结合我市教育实际,为提升学校教育治理能力,当前,我们要重点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话题:

观念转变是前提。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转变观念,领导是关键。只有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管理的全流域思维,才能从校情实际出发,找寻一条符合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因此,转变校长教育治理观念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校长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我市教师高层次人才仍然紧缺,教师素质与课程需要不相适应等现象仍然存在。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教师的引进和招聘、培训与提高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三大方面提出可行的建议及操作策略。

支持系统是保障。当前,社会的教育环境与学校办学要求仍有一定的脱节现象。争取社会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营造全社会办大教育的舆论氛围,加强区域教研员队伍建设,健全大教研网络仍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教育局的引领下,在全市校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打赢教育翻身仗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根植南平 面向未来

□松溪一中 连雄

深圳的教育不只是“学有所教”,而是提出了“学有优教”的超前战略目标。一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就是一所学校如何对办学理念进行确立的过程,是一所学校践行办学规划的过程。深圳的这些学校建校之初就有强烈的办学规划意识,而且他们的办学理念中都那样的一致,始终突出了深圳的区位优势,体现面向未来的理念与视野,我称之为“深圳意识”。以深圳龙岗区外国语学校为例,它的办学理念是“与美好同行,与国际接轨”,育人目标是“有民族灵魂、有国际视野、有优雅气质”的美好学子,课程建设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建设成“高品质、国际化、外语特色鲜明”的精品名校。其他的一些学校,包括许多小学在内,如莲花小学、明德学校、书香小学、行知小学,当然也有深圳科学高中等等,他们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内容中都充满了这样的字眼——未来学校、国际视野、对话世界的能力、与世界融合、国际化复合人才等,这里无不体现出深圳学校立足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区位特点,体现了深圳学校建设的超前意识和面对未来的决心,也唯有此,深圳的教育才能有“学有优教”的可能。

那么,南平的学校应该如何确立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办有特色的学校,办有南平特色武夷文化特色的学校?学校办学思想该如何传承与发展?

注重课程建设是所有深圳学校的集体共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学生的综合发展都要有系统化的建构意识,不是随性而为的教育行为,课程建设原本是高等教育的教学建设的基础,如今,课程建设也成为基础教育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保证。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视野不能只停留在教学模式的建设上,还要逐步探讨并践行课程开发、课程模式建设上,这次培训学习中所有的校长们谈得最多的就是他们学校的课程建设,深圳已经走在全国的前面,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样板。以部分学校为例,如莲花小学特别注重“国际课程群”的建立,与其培养目标中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要求相对应。而书香小学的“阅读课程”与“十礼课程”的创设也是与“书香致远 幸福成长”的校训相契合,同时也抓住了当下初中小学教育的肯綮,既抓住了阅读对思维与思想道德修养的重大影响,也抓住了“尚礼教育”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影响。

课程建设作为南平教育的弱项是正常不过了,因为它关系到教师本身的专业能力与学习精神,关系到全体教师的文化修养与见识视野,关系到学校班子与教师的主动作为的态度与重视程度等因素。南平市教师年龄普遍偏大,不少县市平均年龄近五十左右,课程建设的客观困难巨大,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事实。但一次课程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的洗礼过程,也是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并主动学习重新建构教育观教学观的过程,所以课程重构课程建设对南平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所学校和一个人一样,也有其鲜明的性格特征。我觉得学校文化建设本质上是要打造不同的内在文化品质,就如同培育一个人的性格一样。学校性格建设,我姑且这样表述,因为我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词汇,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学校精神建设。我觉得当下很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每个学校都在说“一校一品”,办学关注办学特色,但往往都是在制造词汇,或者只是瓶子不同而酒却一样,我们很难找到“性格”鲜明的学校。我们很难打造出一些学校,他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术思想、学校的环境建设的审美习惯、学生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有着很多年的延续与继承,当这里的学生走出校门,人们立刻就可以说,这就是那个学校的学生,因为有他们身上的文化印记。

以龙岗外国语学校为例,它的办学理念是“至善至美”,育人目标是培育“有民族灵魂、有国际视野、有优雅气质的美好学子”,它的教师团队是“有专业理性,有教育情怀,有儒雅气质”的教师队伍,它提倡的是“三雅教育”——雅言雅兴雅趣。这所学校从学校环境布置、教师言行,学生面对客人的态度到许多的细节都无不透出一种文雅之气,让人内心舒畅愉悦。这样的文化建设是目前我以为最成功的学校之一,以为它是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学校。我与我的同事们正在尝试着做出改变,想让农村里的孩子不忘记乡村的淳朴的审美与平和冲淡,所以尝试着让版画制作成为学校的美术必修课,让茶文化与茶礼成为陶冶性情、善于与人交往的好帮手,让学生们在激烈的竞争和忙碌的学习之余懂得调适自己的心态,宁静而致远。

学校文化建设,不在其大,而在于一致性。文化建设要有物化,更要有精神气质。文化建设不能只在于一时一地,更要有时间的积淀,要有延续,要有传承与发展。文化是需要积淀的,是需要时间的,建设者本身要耐得住性子,社会和评价者更要有包容与支持。一旦形成优质文化性格与品位,它的魅力才会芬芳无比。

南平的教育是每个人的教育,是每个有梦想有情怀的南平教育人的教育。我们虽困难重重,但要学习的是深圳教育先进的理念与做法,要发扬的是南平教育人的“拼闯精神”,要坚持的是我们的教育初心与使命,要有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勇气与担当。南平教育的未来要把握当下,南平教育的发展要根植南平这块热土。

内化于心在特区 外化于行强山区

□邵武六中 潘鲁章

深圳市的教育发展闻名遐迩,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造就了一大批懂教育、善管理、和谐发展的校长群体,培养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2019年深圳中学招聘30名新教师全部是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海归留学硕士、博士生,为深圳的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此次研修之行,每位讲课的校长都深深地热爱教育,研究教育,对教育有着很深的情怀,把教育当作毕生的事业和追求,集忠诚、坚毅、踏实、果敢于一身,做好顶层设计,团结带领广大师生,成为推进教育发展的领军人物。莲花小学王华斌校长不仅管理着一所重点小学,还是深圳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深入实施“品质教育”,着力打造“四声校园”,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引领,采取“两翼并举”课程体系,创设了莲花小学别具特色的九大校本课程体系和德育系列活动;深圳书香小学校长聂细刚担任过教育系统的多个职务、多岗位历练,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把书香小学的美育活动开展得活灵活现;2019新学年,他又担任了深圳市第三外国语学校的校长,短短的几个月又将三外学校搞得风生水起,展现了“三外有三、卓尔不凡”的别样风采……

通过短短的六天研修,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深圳市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形势,是研修,也是洗礼、更是激励。明白了学校发展的新环境、新形势、新常态,研修归来后不仅仅是激动一阵子,更重要的是把激动化作行动。

通过此次研修,切实提高了闽北山区中小学校长综合素养和科学管理水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不忘“强基”“壮腰”“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打赢教育翻身仗的初心。培养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创新精神,掌握现代教育教研和管理知识的校长队伍。让初心落地才能描绘蓝图,蓝图落地才能把控未来。

作为校长,每天都要面对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处理复杂的人事关系,也要受到条条框框的纪律约束,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本校发展的路径,维持学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校长的定力、功力和智慧。深圳的校长们解放思想,敢想、敢说、也敢做,他们有一股强烈的“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这与我们许多闽北山区校长存在的不敢超前、不敢创新、因循守旧的观念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以此次研修为契机和出发点,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措施,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推陈出新,把我校基础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三大任务进一步抓好抓实,坚持片区化教学管理,提升打造学校文化内涵与外延,将以春雨细无声的方式滋润本校的各项工作,以期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满足闽北人民对教育的期望。

一周的学习,充实而又短暂。学校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提高理念更新、文化营造、课程构建、教学改革、方式创新、专业发展、教学教研等能力方面还大有可为,也应大有作为。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渐探索,积累经验,形成良策。我们相信,在新时代良好教育环境下,闽北的校长们勠力同心,共同奋斗,以更高的教育质量、更好的教育发展,不辜负南平市委市政府、南平市教育局领导的期待和信任。

我相信,我们闽北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本版稿件由黄靓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