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跟随陈坤藏行脚步,找回自我。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是2011年陈坤写的一本的书,你没看错作者就是“西厂厂主”:陈坤。该书记录了陈坤带领十名大学生志愿者行走西藏过程中,对生命的点滴感悟。陈坤通过动情自述从出身贫寒的"北漂"青年一夜成名到找回自我,继而重新上路的成长历程。可以说这本书是关于亲情与友情、家庭与事业、名利与信仰的心灵全纪录。

此书感受:笔端情感真挚,读来亲切自然。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跟随陈坤藏行脚步,找回自我。

再读《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走进陈坤内心的世界

再一次翻开陈坤写的《突然就走到了西藏》,真的是再一次流着泪认真读完。

我没把太多注意放到那些谁谁的照片,怕自己翻得太快而漏看几个文字,甚至认真的做起了读书笔记。简单的文字,甚至有些口语化的叙述,读着书的感觉好像陈坤自己随手写的日记,或者是给自己老年后留下的回忆录,简单的就像一般生活的流水故事,而“温暖”却是我翻开自序开始的第一感受。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跟随陈坤藏行脚步,找回自我。

全书以陈坤这样描述自己开始:从1995年来到北京,我的人生故事只准确体现着“巧合”爱上我的奇迹。从“巧合”开始的陈坤,在这之后的一步一步成长,到举办了“行走的力量”活动,一直在行走的陈坤记录了这其中的收获,分享了这些年所获得的正能量,并希望给更多的人传播这种正面的力量。

人生本来就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是我们的脚在行走,是时间在行走,是我们的心在行走。

书中是这样解释巧合的:巧合,是自己内心深处的意识对于各种因素的巧妙组合。我们处于现在的环境中也许是主动的选择,也许是被动的安排,也许仅仅是个巧合,但巧合也是我们的内心。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当我们跟随着内心来到这里,是有它的深意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将脱离我们原本预想的轨迹就变得狂躁、不安,甚至想放弃。我们在人生这条路上只有行走,无论走得好与不好,我们只有向前走,而且要心态积极地向前走,即便是想停下来,时间也不会去等你。

“自信,不是简单地渴望别人认可你,你要在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我可以。不用理会别人的怀疑或轻视,我真的可以,我能够做得很好。”

书中的这段话,我很喜欢。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面临的压力已经上升为生存的压力,而有很多时候的压力之所以成为压力都是出于自己的没有自信。当我们从内心出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很好,那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跟随陈坤藏行脚步,找回自我。

一切烦扰都是庸人自扰,回归简单

感谢那个在你努力过程中残酷对你的人,因为正是有他们的质疑和打压,你才会释放连你自己也无法想象的正面力量去证明自己可以。一切烦扰都是庸人自扰,繁杂的外界让我们的心变得不简单,徒增了那些有的没的无聊烦恼,是自己跟自己的过不去。喧闹的城市,灯火辉煌,霓虹闪烁,我们是否还能够看见夜空中的星星?我们埋怨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我们担心着臭氧层的空洞,我们总是觉得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但陈坤在书里就这样简单地点醒了我:在我看来,每颗星星都是一颗石头。石头如何能在天上发出光芒?因为它反射了恒星的光线。而那恒星,也许是我们的赤子之心。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当我们还躺在草科里嬉闹,当我们还在追着萤火虫的光电,我们那是总能看见漫天繁星,觉得那么闪亮,那么耀眼。行走,就是跟着我们那颗心向前,找到那颗我们差点儿忘记的赤子之心。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跟随陈坤藏行脚步,找回自我。

有很多朋友都觉得我是相对理性的人,有很多问题有很多时间可以冷静的思考,也许这就是我从上高中就住校,一直到大学又离家,现在工作又在外地的原因。因为我有大把的时间独处,一个人很容易安静,不是变得孤独,只是多了很多时间沉淀自己的心。就像是“行走的力量”团队的唯一规则就是禁语,因为闭上嘴巴,扩展了眼睛,也就打开了心灵。在行走的过程中,保持匀速地前进,听着自己均匀的呼吸声,身体慢慢就沉了下来,心就这样舒展开来。有很多事情烦恼的时候,我们不如安静的行走,来听听心的回答。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跟随陈坤藏行脚步,找回自我。

结语

陈坤说,行走是另一种禅定。现在的看了这本书的我,开始慢慢地尝试行走,那种安静的几乎能听到心跳的行走,开始试着与自己的心对话,进入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