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導讀: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芯片進口國,每年要進口3000億美元芯片。芯片一直是中國人的軟肋,但是國人一直都沒有重視。從美國製裁中興到圍剿華為,已經使國民認識到了芯片的重要性。雖然中興、華為和中芯國際在芯片行業耕耘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行業的發展不盡人意呢?

一、人才稀缺,且流失嚴重


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由於國內半導體發展較晚,我們在半導體行業人才稀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國外的一些半導體公司,一發現中國半導體行業高端人才,他們馬上就花高薪聘請,想盡各種辦法來中國“挖牆腳”。特別是現在芯片需求越來越大,人才缺口更大。

二、資金缺口


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中國企業發展較晚,技術不夠成熟,資金不夠雄厚,資金大多投在房地產等投入少見效快的行業。人們不夠重視芯片研發,一方面芯片研發難度大,另一方面芯片短期不能看到收益。

三、體制不適合芯片發展


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前兩天,北京市西城區愛民裡的一套地下室,以1050萬元的金額成交。馬上有就段子出來說:芯片,要靠研發;研發,要靠人才;人才,要靠培養;培養,要靠教育;教育,要靠好學校;好學校,得買學區房;所以,搞好芯片,得要炒房!

這種氛圍下,你還有心思專心科研嗎?


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寫在最後:

重視芯片研發,並不是講講就行了。

有多少人願意投身這個深不見底的產業?

有多少人願意十年二十年來研究一個沒有基礎的產業嗎?

有多少人原因花費一生精力,或者你的團隊你的公司耗盡心血依舊是望其項背?

你可能一直在進步,但是放到市場上依舊是垃圾!

中國要想在芯片行業有所作為,必須要有健全的機制,持續投入大量資金,培養大量專業人才,給人才優質生活保證,健全產業鏈生態。


華為中興深耕芯片多年,為什麼中國芯片依然不盡人意?原因在這裡


本文由銀行科技小哥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不得抄襲。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