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至愛如歌



【我想用自己的作品感動世人,我希望聽到他們說,這位藝術家,所思至深,所感至柔。】

——文森特·梵高


-播種者與麥田-

【在收割者的身上,我看見了死亡。 然而那景象並不可悲。

一切都沐浴在陽之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文森特·梵高】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8 《夕陽下的播種者》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8 《日落時的柳樹》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8《阿爾的紅色葡萄園》


19世紀末,一位默默無聞,自詡畫家的年輕人輾轉漫步於法國各地。阿爾的原野上,奧維的麥田裡,法國的貧民窟深處,都有人見過他的身影。他專注於研究農民們粗糙的雙手,下巴上的疙瘩以及被泥土洗滌過的草鞋,不停地繪畫,將這些事物記錄下來。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5《吃土豆的人》


文森特·梵高的作品與時代所崇尚的古典主義作品格格不入,這幅《吃土豆的人》甚至曾把他一生的知己——弟弟提奧·梵高——嚇到。

不講究人體比例的粗獷人物,經常顯得髒兮兮的畫面,彷彿要把屋內混濁的環境與人物的顏色渾攪在一起。

文森特卻對他弟弟說,“我想表現出他們靠誠心實意掙下的一頓飯。他們在田裡挖土的手,同樣也是他們伸到盤中的手……”他的作品確實曾多次被掛上勞工階級的咖啡館裡展覽,可他一生中,八百多幅作品只賣出去過一幅。

自然,文森特“倒行逆施”的作品風格加上他本人“古怪”的脾氣,為他的時代主流所摒棄。

古典主義的繪畫中,勞動人民們時常優雅地用餐。明亮通透的房間裡,彷彿用餐的不是勞動者,而是紈絝子弟在進行一場聚會。而文森特·梵高力圖真實,他不斷嘗試透過畫布,表達自己所理解生命的真諦。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8 《修路者》

文森特就喜歡畫生活中最平凡的東西。他的作品歌頌平凡,歌頌平凡中的詩意,歌頌平凡中鮮活的生命。

文森特的畫作中,桑樹搖曳著金黃的枝葉,就像一簇鮮活的火焰。那火焰靈動而鮮豔,永遠無法燃盡。

文森特看見了每件事物中的生命之火。

文森特無比清楚生命之火終究會燃盡,萬物歸息,所以他無時無刻充滿了繪畫的激情。他要把生命最美的火焰畫下來,永遠沒有燃盡的一刻。

他就像是為大地混沌帶來火種的普羅米修斯,其作品不為謳歌眾神亦或史詩英雄,文森特·梵高畫作中的火種,使人們通過他的作品,看見了在這俗世中掙扎的自己。

而文森特自己,卻一生苦於經濟壓力與精神上的抑鬱,像在被烏鴉啄食心臟般的孤獨、壓抑與痛苦中,默默死去了。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9 《桑樹》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9 《山間小路上的兩棵白楊樹》


【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是微不足道的。】

——電影《至愛梵高》


-星夜與殉道者-


撰寫流傳最廣的梵高傳記《渴望生活》的作者歐文斯通是這麼描述梵高對於藝術的價值觀的:“梵高認為,只有表現出藝術家的痛苦的作品才算得上是真實、深刻的。”

那麼,文森特·梵高有畫出他理想中的作品嗎?

1875年,文森特寄給提奧·梵高一本《耶穌的一生》。

1878年,在他還肩負神職的時候,曾因駐地發生礦難而開始了“苦行”。文森特拼命地奉獻自我,以拯救飽受苦難的礦工。當時有人親眼目睹,“他甚至連內衣都拿去做了繃帶”。而這份熱情,直接導致他被教會除名。憑藉著內心無法抑制的“想去繪畫的衝動”,他半路出家,開始了自己短暫的畫家的一生。


為何而歌?為誰而歌?

梵高8年的創作歷程,將他的所觀所想鉅細無遺地體現了出來。

他的作品記錄真實的生命。

在他苦難的一生中,他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有所價值。不是科班出身,無法回應父親的期待,自己笨拙的言語無法與他人暢談。文森特短暫的一生,充斥著壓抑與痛苦,但他卻仍然用畫筆謳歌眾生,那團創作之火燃燒得猛烈,直到他生命的終點。

《渴望生活》的譯者曾說,“在他巨大的苦難下,我忘卻了自己小小的煩擾。”

因此,當你被生活所煩擾之時,仰頭看一看星空吧。

其實我知道,光汙染實在太嚴重。所以,除了欣賞文森特的《星夜》,不妨也低頭看一看自己的鞋,或者自己正走著的這條柏油路。髒兮兮,沾滿灰塵與泥土的靴子,你愁苦的面容,正是梵高曾經熱衷記錄的生命的鮮活。

其實文森特·梵高總令我聯想到西方世界的耶穌,東方極樂的佛陀。

在父親的葬禮上,文森特曾安慰他的表妹說,“死很難,但活著更難”。沒有人比他更理解苦難了。彼時,無人理解文森特的痛苦,但他卻依然愛世人,憐憫著眾生,愛著一切出現在他生命中的事物。

文森特·梵高很清楚,苦難是路,孤獨隨行。每一次掙扎,每一步前行,都讓生命更有價值。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6-1887《三雙鞋》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8《鞋》

【我心有瑰寶,燦爛如歌。

唯有畫作,為我吟唱。】

——文森特·梵高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9年《自畫像》

文森特的時代,無人記錄他的一生。

只有他的畫筆,為他自己做下記錄。

而今,人們欣賞他,讚頌他,為他聚集才眾,為他譜寫輓歌。

而他,早已通過死亡觸到了那漫天星光。他靜美如秋葉般死去,接著緩緩步入了星辰。


至愛如歌:梵高和他的星空 | 梵高誕辰167週年「音頻版」


1889 《星夜》


文森特·梵高

馬海軼


阿爾的太陽是真正的太陽

它巨大的投影

落在沙漠上

落在法國梧桐上


文森特還沒有出名

他其貌不揚

光著頭在阿爾作畫

沙子沸騰著


許多人提醒文森特

請他戴上帽子

有一次提奧甚至買了一頂

文森特戴著它出去

下午的天際下

有人看見文森特

臉伏在畫布上

帽子扔在腳邊


漫長的黑夜裡

美國人歐文·斯通容易醒來

他總希望文森特儀表堂堂

戴著漂亮的帽子

坐在雨後天晴的窗前

一邊和貴族交談

一邊作畫

可歐文認識文森特時

阿爾的太陽正炎熱十字路口

走著礦工 郵遞員和播種者

文森特更加神經質

拍打著禿頭走出人群


我進去時

展廳裡擠滿了人

那些歡樂的人們

穿行在紛亂的陽光下

穿行在無數的向日葵中

最後他們走到牆角

牆角里的文森特

依舊光著頭

憂鬱地看著人們

人們脫下白色的帽子


紫小嫣

《時光側面》最新加盟撰稿,就讀於新西蘭奧克蘭大學傳媒專業。喜歡寫寫、畫畫、彈琴、玩遊戲。

厲冰

曾經的晚間廣播節目主持人,《時光的側面》音頻版的主持人。用聲音講那些時光中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