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3月23日开始,连续14天,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郑州新闻广播将在每天8:30《百姓热线》,11:45《百姓阳光热线》,12:45《新闻有话说》,14:45《午后不寂寞》,20:45《城市热线》五档节目中,通过电话连线形式,感受“白衣天使”们的战疫日常,捕捉“战疫”最前线的点滴感动。


毛治尉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早间8点多钟,当我们拨通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毛治尉的电话时,他已经在集中隔离点市委党校吃完早餐,在房间内休息。而这样规律的作息对于从医二十年来毛治尉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从上班以来,自己的饮食、作息都是跟着工作来走的,有病人就得工作 ,没病人才能够吃口饭、喝口水。现在各期期间,自己的作息完全是按照生物钟走的”。


对于每一位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原来说,这四十多天的经历成为了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一笔宝贵的财富。


“2月9号,从郑州出发到武汉,再到进舱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位医疗队员都是一段非常难忘、非常重要的人生阅历。尤其在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大家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状态,对于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对于每一名医护人员都是很好的锻炼,能让大家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关键时候能够冲上去,遇到困难想办法克服困难。”


毛治尉和他的战友们工作的青山方舱医院收治的都是确诊的病人,对于每一位医疗队员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治疗病人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如何在治愈病人的同时做好心理纾解?成为了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次重要考验,事实证明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与挑战:“这段人生阅历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重要财富,对我日后投入到工作将会非常有利,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这次经历也成为毛治尉二十多年从医经历中为数不多的一次经历,而自己之所以穿上白大褂、许下救死扶伤诺言、担起健康卫士责任,也是得益于于祖辈、父辈的影响:“父亲和爷爷都是赤脚医生,自己选择这份职业的时候,感觉自己血液里面流淌的就是医生的血液,觉得自己也特别适合做医生。”


6年急诊科医生、5年心内重症医生、10余年心内医生,构筑了毛治尉长达二十余年的丰富阅历,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病人。但武汉的这次疫情对于这位医疗老兵也是陌生与罕见的。“武汉的这次疫情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考验。初到武汉时,的确压力很大,但是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克服困难,也一路走了过来!”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作为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武汉医疗队专家组成员的毛治尉,还是郑州市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队队长,他不仅要权利治病救人,还要照顾好郑州市中心医院的27名医务人员,让他们能够平安凯旋:“从医院出来的时候,连鸿凯院长特意交代了两件事情,一是圆满的完成任务,二是把所有的队员平安的带回来。”


在大家的努力下,毛治尉所在的团队圆满完成了患者“零死亡”、医护及工作人员“零感染”、治愈患者“零回头”的工作目标,为抗击新冠病毒、处置疫情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说起工作,毛治尉的话语中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这是他的荣耀时刻,是他职业所给予的荣光。可是,谈及家庭、父母、孩子,满是亏欠与愧疚。


“老母亲已经83岁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告诉她,怕她操心、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图注:毛治尉妻子,李巧玲 郑大五附院肾内科护士长)


在抗疫一线,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在家里,他们是儿子 、女儿,是父亲、母亲,是妻子、是丈夫。他们放下家里的所有,奔赴一线,救死扶伤。之所以能够心无旁骛的参与抗疫工作,也来自于家人莫大的支持,毛治尉妻子李巧玲是郑大五附院肾内科护士长,虽然怀有身孕,依然在郑坚守在工作一线:“当初得知要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时候,我爱人就说,我怀孕无法前往一线,你一定要报名去前线,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爱人给了我很有力的支持,所以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距离集中隔离观察结束还有四天的时间,当问及毛治尉结束后最想做什么的时候,他说了自己的愿望清单:

1、向院领导汇报,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我把大家平安的带回来了!

2、看望年迈的老母亲,多花些时间陪陪老人。

3、向爱人说一声辛苦了,分担更多的家务,关爱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向勇敢无畏的逆行者致敬,他们是最美的英雄!


闫芳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刚刚过去的3月20号是闫芳29岁生日,这一天也是她援鄂返郑的第二天,烛光闪闪闫芳却泪眼婆娑:“谢谢你们,你们费心了!这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生日,也是我度过的最特别也最难忘的生日。”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闫芳,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郑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主管护师。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闫芳积极向郑州市中心医院党委提交请战书,要求前往武汉抗疫一线。她说护理是她的专业,作为一名90后,体力充沛,干工作有冲劲有干劲她去更合适。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在武汉青山方舱医院,闫芳是护理小组感控负责人,这也意味着她要对每一位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进行严格把关,穿戴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方舱医院。为了把感染风险降到最低,闫芳还专门把头发理短了,还戏称自己这是“尔康”发型。闫芳说,战友守护患者的平安,她守护战友的平安。


闫芳是这样的说,现实中也是这样的做的。有一次由于在舱内呆着时间太长了,再加上防护服密不透气,闫芳吐了,同事劝她赶快出舱,可一想到自己出去之后,13名已经进舱的战友出舱时将无人看护出舱安全操作,闫芳生生的又咽了回去。


回来的这些日子里,闫芳经常会和方舱医院的患者联系,尤其是当听说3岁多的小彭彭已经和爸爸妈妈团聚时,闫芳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小朋友彭彭,外公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小朋友也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外婆陪着她在方舱住院,爸爸妈妈在宾馆隔离。了解到孩子的情况,闫芳给予了他更多的关注。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闫芳说,有一天夜班,孩子突然叫住了她,用稚嫩的声音说:“阿姨,我可以抱抱你吗?”一下子,闫芳眼泪就出来了,她温柔抱着孩子,告诉她:“别害怕,很快就可以这样抱着爸爸妈妈了。”那一刻,她想到了远在千里之外自己的儿子。


从武汉回来时闫芳的行李箱里多了一个可爱的玩偶,这个玩偶也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在武汉的医护人员3月生日月的礼物,闫芳想把这个礼物送给她5岁的儿子,她希望他长大后也做一个勇敢而有担当的人。

高率斌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爱,您最常用的方式是什么?

因为职业的原因,陪孩子的时间会少一些,参与孩子的活动,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爱的很好的方式,去武汉之前陪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家务作业,手工踢球,跳绳。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高医生帮助武汉中考女孩的事感动了很多人。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在方舱里对武汉女孩欣欣关爱,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家庭原因,另一方面是她很需要关爱。自己还对女儿说,在方舱医院里认识了一个小姐姐,等到她中考完了,一起去武汉见见她。欣欣年纪虽然还小,但是很励志。在方舱医院里,我尽量不去打扰欣欣,联系老师上课等等基本上都是跟她妈妈联系。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现在回来了,在集中隔离点跟之前比放松很多,有和姑娘视频的时间了,一天基本上会和姑娘视频三次。闲着也做了很多事情,现在在看专业的书籍,是之前背到武汉的一本专业书,还在这个期间还给新乡医学院的400多位学生上了一堂网课,给孩子们从最真实的感受讲起,同时也做一些前段时间工作的总结。最近我们每个医疗队和医院也在做板报,在隔离期间我们也感受到了,这里工作人员对我们的照顾,把照顾我们的人的名字图片画出来,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很贴心。

杜莹莹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回来之后我们就在隔离,回来之后主要是在调生物钟,因为在武汉我们是四班倒!每天上班有凌晨两点的,有晚上十二点,可以说时间,全被打乱了!现在我们早上和晚上的我们也会做做第八套广播体操,还有八段锦,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素质,我也会下载自己比较喜欢的书,看看电视剧!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到了湖北后一直在做那个防护训练,直到第三天之后才接到通知,我们要去开第八个方舱医院。我们在里面主要做的患者的一些心理的护理啊,还有治疗!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其实我最难忘的应该是第一天进舱,真的心里压力特别大,穿上防护服之后,经过三道门污染区半污染区然后进到最里面,打开最后一道门的时候那个心理冲击特别大,最后还是咬牙进去了。进去完之后,看到里面的患者之后,自己心情平复一下,跟自己说,他们和我们一样,只不过是他们是生病了。然后印象深刻印象是有一个叔叔,以前有中风,再加上今去年11月份刚做的心脏支架。基础病比较多,再加上新冠肺炎!行动特别不方便,然后我就推着他去卫生间,地上一个坡的时候,怎么推都推不上去,帮忙的是其他轻症肺炎的患者,20分钟,我把他送回去之后,然后我就去忙其他的了,然后他就突然心衰,病情加重了,然后看着他呼吸特别难受的时候,我让他调整呼吸,然后看着心电监护上面的数字,经过调整让他调整,这个呼吸慢慢稳定一点儿,其他队友也在很快的联系对应的医院把他转到了定点医院!等我把他送送到转运车上面的时候,他虽然说已经非常难受了,但他还是充满挥手,我真的很感动!


申潘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申潘,郑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共产党员,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援鄂医疗队担任组织委员。

到达武汉后发挥手术室的无菌观念和穿脱手术衣的优势,率先熟练掌握的穿脱防护服和隔离衣的要点。在召集大家共同学习的时候主动上台演示,不但展示了穿脱防护服的每一个步骤,还细致的讲解了每一步的注意要点。如果说这次武汉之行是我们医务人员与新冠肺炎病毒的战争,那么医院就是我们的战场,防护服就是我们最重要的盾牌。只有熟练掌握穿脱防护服的能力,才能发挥好盾牌的最大作用,保护好我们队友不被病毒感染。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穿上一整套防护服和隔离衣,还要戴数层手套和口罩,整个人都被紧紧的包裹。里边密不透风,简单的活动就会出一身汗,而且正常呼吸收到很大阻力,很长时间处在一种缺氧状态。这个时候经常会有头晕头痛恶心想吐的感觉,口罩和护目镜也会狠狠压住耳朵和面颊,一天下来皮肤早已发红甚至破溃。第二天,在受压部位垫一块纱布又重新奔赴战场,等下班时候发现红肿破溃的面积一天比一天大,鼻子上也起了一个大包。

英雄归来14天(8):无畏的逆行者!

这次疫情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各省都在封村封路封小区,力求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在援鄂医疗队里更需要这种隔离意识,在医疗队居住的宾馆,不只要单人单间来防止交叉感染,而且每一个人自己的房间里也要详细的分出来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要制定好从方舱医院回到宾馆后的操作步骤,在每一个区域进行响应的处置,把病毒严密隔离在外边,保证好生活区域不被感染。我们每个党员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但把自己的房间整理的井井有条,而且前往同队的每一个队员的房间进行检查和指导,保证同质化,让每个人的三区划分都合理方便。

作为组织委员,肩负了考察同志,发展同志的任务。率先在医疗队里传播党的思想,号召队友向党靠拢,同时积极与医院党委办公室联系,向队员们做了培养和考察详细计划。

众所周知,疫情期间,隔离意识非常重要,援鄂医疗队更需要隔离意识。申潘介绍,援鄂医疗队居住的宾馆,不只要单人单间来防止交叉感染,而且每一个人自己的房间里也要详细的分出来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他们要制定好从方舱医院回到宾馆后的操作步骤,在每一个区域进行响应的处置,把病毒严密隔离在外边,保证好生活区域不被感染。

作为A舱的护理组长,申潘每次进舱后最先要了解的就是全舱各区的病人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活需求,他说,“为了让每个病人都得到最好康复,虽然记不住这一百多人的名字,但我努力记住每张面孔,记住他们的特殊情况。”

申潘说:“看到出院患者依次走出方舱大门,我们这些天不分昼夜地辛苦工作都是值得的,护目镜、口罩在我们面颊压出了深深的勒痕换来病人脸上舒展的笑容,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


统筹:岳翔、马如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