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如何解決?首都醫保有4大祕訣

“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如何解決?首都醫保有4大秘訣

在國家局的統一部署下,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緊緊圍繞行風建設目標要求,堅持市、區、鎮(鄉)、村(社)多級聯動,勇於改革、積極創新,改進作風、提高效率,優化流程、方便群眾,突出抓好醫療保障領域行風問題專項整治,突出抓好公共服務規範化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辦事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有力推進全市醫療保障系統行風建設工作落實落細。

“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如何解决?首都医保有4大秘诀

一、加強行風建設主要做法

一 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一是健全機制,促進行風建設。東城區制定醫保經辦服務規範、經辦人員紀律規範、經辦值班制度等規章,建立當場受理問題需求、當場明確政策意見、當場告知辦事流程、當場落實辦理人員、當場協調解決困難“五個當場”工作機制,提升標準化服務水平;建立以“接訴即辦”工作制度為核心的信訪工作體系,嚴格落實“五制、四公開、三亮明”要求和“標準化服務”規範窗口行為,組織業務骨幹講解經辦疑難問題,分享經辦經驗,提升服務窗口的專業化、標準化、規範化。以北京市政府《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提高政務服務水平的實施意見》為契機,研究醫保工作“好差評”機關,目前正在推進落實過程當中。

二是梳理清單,優化服務流程。嚴格落實深化“放管服”改革舉措,建立“以窗口服務為主導,以經辦流程為脈絡,以後臺監督為保障”的業務運行機制,依據法律規定和醫療保障系統工作職責範圍,深入推進權利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的編制修訂工作,多次組織專題研討,梳理完成27項醫療保障系統政務服務事項清單。按事項內容逐條編制《辦事指南》,列明設定依據、受理條件、辦事材料、辦理流程、辦理時限、辦理地點、諮詢方式、監督投訴方式等11項要素內容,細化到每一個環節,並通過宣傳材料、大廳公示、微信公眾號、網絡平臺等多個渠道公開。

三是減證便民,優化服務環境。嚴格按照中央“六個一律取消”要求,持續開展“減證便民”工作,對政務服務事項所需證明材料和手續進行全面清理,努力做到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證明事項,按法律行政法規的要求辦理;規章和規範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明確梳理後確定可直接取消的,立即停止執行,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目前,實現對醫療機構住院費用紙介材料零申報,全面取消生育手工費用外埠就醫醫院等級證明、生育服務聯繫單、嬰兒出生醫學證明等證明材料,極大提高了群眾辦事的便利性。

二 打造優質服務窗口,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

一是落實“四個一”服務措施。海淀區醫保局積極推進完善經辦機構“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辦結和最多跑一次”服務體系,對外事項實現一窗式受理。對所需材料、辦理流程等,通過網站、諮詢電話、宣傳手冊、窗口解答等實現一次性告知。內部流轉無縫銜接,充分落實“窗口綜合受理、後臺分類辦理、統一窗口出件”的“一站式”辦結,真正實現“最多跑一次”。

二是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西城區醫保局結合新媒體微信掃碼功能,將34項醫保相關業務製作成“一事一碼”服務指南,每一項業務都對應一個二維碼,掃描後可以知曉辦理流程和報銷須知;同時將辦理事項在“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務服務網”和各區政府網公開發布,提供多元化服務,滿足百姓需求。

三是推進醫保服務標準化。指導各區創建統一諮詢電話平臺,實現一鍵通受理答覆,確保諮詢服務、網上宣傳、現場辦理三統一。海淀區經辦機構堅持每月對企業進行專題培訓,對辦理流程、系統軟件操作、審核高頻問題進行重點講解,開展訂單式培訓,並舉辦社保所業務溝通座談會,不斷改進。

三 創新便民惠民舉措,打造醫保服務品牌

一是提供經辦服務便利措施。海淀區經辦機構在經辦大廳設立便民服務檯,增設單據錄入電腦,安排專人政策講解和現場諮詢,實現對疑難問題的前期干預,保證大廳良好的秩序。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有效解決社保所、人才職介、中央單位等大戶單位交單時間長的問題,提升窗口辦事效率。

二是創新便民惠民服務方式。各經辦機構依託“小窗口,大後臺”便民服務模式,進一步整合內部資源,根據服務對象需求緩急程度,持續推廣分類服務模式,為困難群眾、常年臥病老年人,等卡急用、特病、慢性病參保人開闢醫療費用手工報銷“綠色通道”,縮短加急業務審核時限,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做到當天報送當天審核,實現即時取卡、服務辦理“零積壓”。

三是推行“辦事窗口服務包”舉措。為服務對象提供個性化定製打包服務,對大型參保單位提供精辦服務包,為其解決一些非常規性的特殊的問題;對小微參保單位提供培訓服務包,為促進其瞭解政策、熟悉流程、掌握操作提供培訓指導;對社保所經辦人員,提供調研服務包,真正瞭解社情民意,為保障城鄉居民的醫保權益提供更好的服務。

四 深化黨建工作引領,強化監督問責機制

一是思想引領,提高服務能力。朝陽區醫保局建立常態化教育培訓機制,通過集中學習、專題培訓、黨課教育主題演講等形式,做好政治理論、黨風廉政知識、崗位技能等培訓教育,引導幹部提升為民服務意識、宗旨意識,同時以服務規範、業務經辦、作風養成作為培訓重點,不斷提高工作人員服務能力。樹立“黨員先鋒崗”、深化“黨員值班日”、“黨員前置服務”,形成以黨風促政風;發揮黨建帶團建作用,開展對外服務活動,把學習的成效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具體實踐和優質服務的行為自覺,激發青年幹部幹事熱情,使得優秀分子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排頭兵。

二是暢通渠道,解決群眾訴求。市區兩級通過意見箱、網站及現場經辦滿意度問卷調查等方式,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建立服務反饋機制,在服務大廳設置滿意度評價器,將工作服務質量與人員績效考核掛鉤。完善信訪處理機制,以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及時合理解決群眾訴求,明確業務工作改進重點措施。

三是嚴格監督,強化執紀問責。朝陽區醫保局不定期對醫保經辦窗口服務情況進行“四不兩直”檢查,形成長效監督機制;通過調取電話錄音、視頻監控、後臺數據提取等方式,對醫保經辦服務大廳窗口服務、電話諮詢情況開展督察;通過參保人員滿意度調查、投訴舉報等方式,加強醫藥機構監管,客觀評估對外服務情況,及時堵漏洞、嚴問責,以更完善的機制落實規範性服務,讓醫保經辦服務質量在嚴格標準中得到提升。

“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如何解决?首都医保有4大秘诀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服務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個別工作人員對醫保政策知識、制度規定、基金監督管理、經辦工作流程瞭解和掌握的還不夠,工作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

二是醫保經辦信息化較滯後。區級經辦機構申報審核醫療救助費用的信息系統無法和民政數據庫、基本醫療信息系統連通,導致相關社會救助對象人員信息和醫療信息無法快速準確核實,影響救助審核效率和準確性;所有的信息、數據均為手工錄入,審核流程繁瑣,且手工錄入易將數據錄入錯誤,影響救助資金的準確發放;系統缺乏相關的智能糾錯功能、內控功能、初複審二次審核功能等保障基金安全的必要功能,無法及時發現金額等數據錯誤,影響救助資金準確發放。

三是醫保政策宣傳還不夠到位。在日常經辦過程中發現,有的群眾對於醫療保險政策缺乏基礎的認識,不理解醫療保險的保障性和兜底性,給監管帶來阻力。有的區醫保局當前宣傳渠道少、覆蓋面窄,宣傳形式不豐富,政策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容易導致群眾對醫保政策不瞭解、有盲區,在解決群眾訴求方面溝通不暢。

“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如何解决?首都医保有4大秘诀

三、工作建議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減證便民,提高經辦效率。醫保局整合了民政、人社、衛健委、發改委等職責和業務。上述業務職能有待完善頂層設計,統一辦理流程,精簡辦事材料,實現醫保工作便民利民,辦理事項高效快捷,提升參保群眾的獲得感。

二是優化經辦平臺操作,真正實現群眾辦事少跑路。

結合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加快推進經辦網絡平臺建設,拓寬辦事渠道,簡化線上辦理流程,綜合考慮各類人群辦事便利度,實現掌上辦、網上辦,提高線上辦理便利性。

三是提升醫保信息系統智能化水平。提高經辦信息系統智能化水平,完善系統大數據統計分析功能,實現自動篩查比對、自動拒付、自動統計分析並反饋結果,減少操作誤差,提高工作效率,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滿意度。

原標題:“不忘初心”轉作風 “牢記使命”強服務 努力提升首都醫療保障工作水平

• 醫保行風建設的3大特點、3大挑戰及3大趨勢

• 如何通過加強行風建設提升醫保治理能力?(語音版)

• 胡靜林局長: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醫保改革發展

中國醫療保險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如何解决?首都医保有4大秘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