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素食“雨花齋”映射“德善南京”“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湧動



龍虎網訊 (記者 張玲 祁鋒)天下有沒有免費的午餐?有!在南京市江寧區秣陵街道前莊路9號,有一家餐廳,店內沒有服務員,只有志願者;菜色中不包含任何肉類,全是清一色的素食;沒有“歡迎光臨”,取而代之的是“感恩素食”;最特別的是,這家餐廳沒有收銀臺,它是一家免費餐廳,名叫“江寧東南雨花齋免費素食互助餐廳”。在南京,像這樣主要面向60歲以上老人的免費素食互助餐廳共有6家,分佈在南京的浦口、新莊、板橋、六合等不同的地方,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雨花齋。

免費素食“雨花齋”映射“德善南京”“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湧動

雨花齋免費素食自助餐廳

聽歌、做操、看電視 雨花齋裡的老人這麼過

2月28號上午九點半,龍虎網記者來到江寧東南雨花齋,兩間門臉風清祥和。走進店內,250平方米並能容納一兩百人的餐廳桌凳擺放有序,四周牆上掛有:《雨花孝老行為準則》《雨花五了精神》《雨花家道》《素食三養》條幅等;廚房有消毒櫃、蒸飯箱、廚具、碗筷等乾淨衛生。

距離吃飯的時間還早,可是,裡面已經整整齊齊坐了一百多號老人,志願者們正在給老人們歌唱表演,從溫情的《媽媽的吻》、《拉著媽媽的手》到高亢的《青藏高原》,再到正能量滿滿的《唱支山歌給黨聽》,每一曲畢,現場的老人們都爆發熱烈的掌聲。表演了一會兒,為了讓老人們能活動活動,現場一位七十多歲的志願者老大爺帶著大家做起了手指操,大家拍拍手跺跺腳,好不熱鬧。

表演完了,操做結束了,到了看電視時間。“咱們今天看《濟公》好不好?”志願者問,“好!”老人們回答。於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老人們就在一起喝茶、聊天、看電視,直到11點開飯。

免費素食“雨花齋”映射“德善南京”“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湧動

雨花齋的牆上掛著《感恩詞》

銅陵的大廚來到南京 “在哪裡都是做慈善”

萵苣、芹菜炒胡蘿蔔,大白菜炒香菇,冬瓜炒木耳,紅燒蘿蔔,再加上木耳榨菜湯,這是江寧東南雨花齋2月28號的菜單。廚師胡根香正在廚房裡忙碌著,還有一些志願者在洗菜、切菜等,給胡根香打著下手。

用長長的鍋鏟翻炒滿滿一鍋大白菜的時候,只見胡根香一邊有些吃力地翻炒,一邊把鍋裡有些沒有切碎的白菜梗撕開,“老人們大多牙口不好,要碎一點,爛一點才行”。

胡根香說,“每天大概有250位左右的老人來吃飯,所以我通常是早上七點多就來跟義工們一起忙了。‘家人’們吃得開心,我們忙得也開心。”胡根香早就把每天來吃飯的老人們當成了自己的家人。來自安徽銅陵的胡根香此前是在銅陵的雨花齋裡做義工,後來聽說南京的雨花齋缺大廚,就毅然來到了南京。“在哪裡都是做慈善,一樣的。”

免費素食“雨花齋”映射“德善南京”“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湧動

志願者們在給老人們表演節目

餐廳生意“紅火” “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

11點,胡根香最後一個菜炒好了,吃飯的時間到了。志願者們各司其職,有的負責給老人遞送碗筷,有的負責打飯,有的負責打菜,有的負責打湯。在志願者的引導下,老人們秩序井然地來領飯。領到飯的人遵循“食不語”,默默地吃著飯;沒領到飯的人也靜靜地坐著,慢慢地排隊。所以,即便餐廳裡有一兩百人,卻很安靜。

餐廳裡吃完一波,走了一波,門口又來一波,又進一波。江寧東南雨花齋的義工,也是該店的店長徐素蘭一邊笑著告訴記者:“今天來吃飯的‘家人’們更多了”,一邊招呼廚房:“廚房的家人們要做一下準備,看看要不要再做點飯菜或下點麵條”,一邊又安撫還沒吃上午餐的老人們:“你們不要著急,哪怕我們這些志願者們不吃,也會先讓你們吃上。等到樓上弄好了,到時候也開放了,就不要等這麼長時間了。”老人們雙手合十、鞠躬致謝。

徐素蘭告訴龍虎網記者,江寧東南雨花齋截至目前已經免費供餐110天,從一開始絕大多數老人都不相信有“免費的午餐”,到現在“生意”越來越“紅火”了。雖然有一二十位義工免費來幫忙,但每天百十斤米,四菜一湯,水、電、煤氣……這些成本不是一筆小數目,餐廳會不會被“吃垮”?徐素蘭對維持餐廳的運作信心滿滿,“到目前為止,所有的開銷都是來自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的捐贈,大家都能幫忙,辦下去應該沒有問題。”徐素蘭說,“‘雨花齋’的免費用餐是‘互助餐’,倡導愛心互助理念。客人吃的是愛心人士提供的,吃後也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記者瞭解到,這些食客吃完飯後有的也會加入愛心捐贈的行列,或者幫著志願者們一起打掃衛生、收拾廚房等。

免費素食“雨花齋”映射“德善南京”“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湧動

老人們跟著志願者做手指操

期待以點帶面 讓整個社會養成愛老良好風氣

68歲的陳斯華是一名老黨員,此前也是一名癌症患者。從江寧東南雨花齋開業就來當志願者了。“沒做志願者前每天只能在家看看電視,百般無聊,感覺自己無用,作為一名黨員沒辦法再為民服務了。做志願者以來,走進‘雨花齋’這個大家庭,天天跟大家在一起,學習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力所能及地為大家服務,開開心心的,無比高興,滿滿正能量。”陳斯華說,只要她身體好好的就會一直把志願者做下去。

對於陳斯華來說,雨花齋像是她的一個家,對於那些到雨花齋用餐的老人們來說,雨花齋又何嘗不是家?“現代社會,老年人越來越多,他們希望得到其他人的關心和幫助,渴望找到存在感。可是,他們的子女往往忙於工作、忙於賺錢,就忽略了對他們的身心關照。”徐素蘭說,正因為如此,老人們才會每天早早地來到雨花齋,或者是與大家在一起排遣寂寞,或者是做志願者,發揮餘熱,感受價值。

“感謝愛心人士,也感謝黨和政府。”一位在雨花齋吃飯的老人告訴記者,江寧東南雨花齋能順利開起來,政府也給了大力支持,“聽說場地就是政府給安排的”。秣陵街道老齡辦主任李紅梅驗證了該老人的說法。她告訴龍虎網記者,秣陵街道東南社區拿出樓上樓下500平米場地給雨花齋,主要是進行居家養老服務,主要為這些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免費助餐。“轄區內的老人們都很開心,幸福感和獲得感滿滿。下一步,我們將多引進愛心組織、愛心人士參與其中,在穩妥基礎上把為老服務工作向更深層次做好。”

對於雨花齋的未來,徐素蘭有自己的期待,“期待通過平臺以點帶面,讓整個社會風氣都形成養老、敬老、愛老、孝順父母的社會風氣。”

免費素食“雨花齋”映射“德善南京”“吃不垮”背後皆因愛心湧動

老人們安靜地吃著免費素食午餐

雨花齋搭建全民慈善平臺 映射“德善南京”

談起“雨花齋”的由來,徐素蘭說,還得從2011年說起,當地一位老人拿出一生積蓄,在家人的幫助下,開起了免費素食店,取名“雨花齋”, “雨花齋”的食客很多,熱心人也不少,每天都會收一些陌生人送的米、菜、油,還有人主動當義工。“雨花齋的開辦就是為了讓更多人在享受免費素食午餐的同時,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社會,弘揚愛國思想、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國人。”

據龍虎網記者瞭解,雨花齋自2011年在杭州建德開始後,目前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花結果,北京、上海、青島、南京、重慶、廣東等全國的諸多地方均有門店成立,截止到目前已有400多家自發性成立併為周圍的人們快樂付出著。

如今,雨花齋已經成為一道體現“德善南京”精神文明建設的風景,也搭建起全民慈善的公益平臺,能讓更多地愛心人士人參與到慈善公益行動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