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人在公司坐,心在小酒桌,“一切年后再说”。

纵使无“年味” 内心却“长草”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年后总结:累,消费,胡吃海睡,全民折腾运动会。

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年已然没“年味”(特别是面对七大姑八大姨关于收入、婚姻、生子等问题的轮番轰炸),尤其是今年,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本已年味渐消的年又增加了一丝“恐怖”。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其实“年味”是客观存在的,所谓的没“年味”只是人看待过年的视角逐渐产生了变化而已。(问一下你的孩子,穿新衣,放鞭炮,拿压岁钱的年有没有“年味”?)

越来越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重新制定目标的节点

大家还记得王健林全网爆红的那句经典:先制定一个小目标,比如先挣它一个亿。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制定目标,尤喜在过年这个节点制定,为何?因为:新年新气象。

不断制定发展目标固然是好事儿,但目标在执行层面的持续性和最终达成,又有几人能保证?

绝大多数的目标只是以“口号”形式存在。

其次是“三分钟热度”的目标,年后大刀阔斧地一顿折腾,急功近利心态使然加之能力、资源、资金、方向等因素的欠缺或偏误,短期内未看到预期的结果,目标便像漏气的气球,瘪了。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当然存在成功达成的目标,只不过占比极小罢了。成功达成的目标,均具备一些共性。首先,制定的目标是可期的,而非虚妄。其次,目标制定后是需要细分拆解的,多层布点,单点可控。再次,资金、资源、团队等促成目标达成的元素是需要有效、充分调度的,集中资源,聚焦目标。最后,目标的制定人及执行团队在目标推进过程中,自身是需要不断进阶、认识不断迭代、思维不断优化的。

加强社会连接的契机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人活在世上,都不会是孤立的个体。与外界连接的越多,个体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及社交工具的普及,给我们铺就了加强与外界连接的基础设施。

连接是一种开放,满清王朝就是因为没有与世界连接,闭关锁国了200多年,结果在1840年,被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打开心扉,以开放的心态与外界连接的越多,我们就越能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并不在于智商,而在于眼界。罗振宇在2019年跨年演讲上当众立了个flag:2020年,每个星期,在没有特定目的的前提下,找一位有趣的人聊个天儿。其实,罗振宇此举就是在加强与社会的连接。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过年,脱离了繁重的工作,暂时缓解了精神压力,在“无事一身轻”的档口,勿放纵,多连接,编织个体的连接网络,打开提升自己和认知世界的“任督二脉”。

增加联机学习的机会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学习并不只是看书、在线听课抑或在工作中修行,《跃迁》一书给出了学习最有效的路径:与高人为伍并联机学习,大家互通有无,交换认知。

并非只有与高人为伍方为有效学习,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因为,你也未必掌握着真理。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过年在大量连接的场景下,沟通感情自然是必须,但也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扯淡上。不妨借机交换一下过往一年的认知和见闻,每个人身上都有我们学习的点。

在交换认知时,要把自己的知识充分分享给对方,不要吝啬,只有充分分享、多分享,且在分享后及时获取对方的反馈,方可形成自己的知识晶体,以后随用随取。


没有“年味”的年,还有哪些意义?

传说中,年是一种怪兽,过年就是除去怪兽,希望我们也利用过年的机会,除去心中的“小怪兽”,把没“年味”的年过得“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