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江:引得清泉润彝乡

云南元江:引得清泉润彝乡

云南元江:引得清泉润彝乡

“以前生活用水不方便,时不时就会停水,我们的地又在山上,灌溉用的水拉不上去,用水困难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龙潭乡邓耳村委会大田后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才发说,自从光伏提水等水利工程完成之后,自来水管直接通到家里,生活非常方便,地头旁边的小水窖也是灌满了,今年烤烟都敢多栽几亩了。像何才发家里一样,去年底光伏提水工程完成后,大田后小组近200亩山地的灌溉得到了保证。3月30日,记者看到烟农们正在积极开展春耕生产,准备按节令栽种烤烟。

龙潭乡彝族占全乡总人口83%。“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一直以来,大多数群众的生产生活 “靠天吃饭”,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路上的老大难问题。

2019年以来,龙潭乡积极争取资金227.36万元实施水利工程建设,先后完成鲁尼抗旱引水、农村人饮巩固提升龙潭供水站、咪祖单人饮及高粱地水池修护、大田后和大哨光伏发电提水、莫作垤大沟、作吉大沟续建、一事一议项目作松莫人饮等工程,并筹集抗旱资金30余万元,用于协调及租用拉水车辆,为辖区内7个村(社区),30多个村民小组近3000人解决用水困难,抓实抓好抗旱保民生保生产,最大限度地缓解旱情,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各项产业稳步发展。

谈起光伏提水工程的好处,邓耳村委会副主任巴小玉说,龙潭乡投入30万元实施大田后、大哨光伏提水工程并于2019年底完工,两个小组的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得到很大改善。大田后光伏提水工程以龙潭坝塘为水源点,每天可提水约400立方米,年供水量10余万立方米,通过近20公里输水管网,以及大大小小的水窖,解决了大田后小组180余人300多亩耕地的用水难题。

“以前生产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全村人挑水吃,现在虽然因为干旱水量少了一些,基本上还是够用。”大哨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张建华说,以前大哨箐里有水,但是看得见、够不着、用不上,看着水流走,只能干着急,光伏提水工程的完成改变了“人在山上住、水在箐里淌”的情况。

“光伏提水工程的实施,及时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下一步,龙潭乡将继续协调各类资源,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龙潭乡党委副书记黄灵说。

云南网记者 贾云巍 通讯员 李建新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