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偶然间,我突然看到了日本女演员铃木保奈美的影像,是NHK2016年拍摄播出的纪录片《利休的茶室|茶道最高级的款待——推进历史的一盏茶》,邀请她担任主持兼解说。

这让我立刻想起《东京爱情故事》(东京ラブストーリー)。电视剧中“莉香的微笑”立刻浮现在眼前,30年前的记忆再次被打开。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东京爱情故事》是由日本富士电视台于1991年1月7日播出的一部爱情电视剧。由永山耕三、本间欧彦联合执导,铃木保奈美、织田裕二等人主演。该剧根据柴门文的同名漫画改编。描绘了大都会青年男女的写实爱情故事。

《东京爱情故事》平均收视高达22.9%,最后一集的收视率更一举突破极限大关,达到 32.3%,是90年代第一部单集收视超过30%的作品,堪称日剧的教父级大作。当时,我正在日本东京留学,也参加到追剧的行列。由于晚上要打工,会漏掉晚9点的首播,就在第二天看重播或录像,真是不可不看。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该剧深刻的描绘都会男女的爱情故事,写实而感人。不但在日本造成轰动,在港台和大陆播出时也风靡一时,尤其是由铃木保奈美饰演莉香可爱迷人,令人难以忘怀。男主角织田裕二也因为此片而走红亚洲。而另一主角江囗洋介,在剧中扮演的浪漫情人,迷倒万千少女,而长发披肩的形象也蔚为潮流,亚洲青年男性争相仿效。

该剧主题曲《突如其来的爱情故事》由老牌歌星小田和正演唱,在该剧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播出时几乎人人能唱,即便到现在也非常受欢迎。此剧单曲唱片曾一举突破200万张,成为当年销量及年度单曲榜第一名。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东京爱情故事》细腻地描写了莉香和完治的爱情历程,以及现代青年的情感纠葛。赞扬了爱的勇敢,也理解了爱的怯懦,被日本人称为"恋爱教祖",莉香的言语更是成为潮流青年的座右铭。

播放后几乎日本全国都在讨论为什么完治最后会放弃莉香而选择传统女性里美。

这就是墨菲定律在爱情的效用。“墨菲定律”是由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是一种心理学效应。墨菲定律的原句是这样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

感情中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像一个魔咒让所有渴望坚定的感情轰然倒塌。爱情的墨菲定律几乎都是“消极”的: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结局。

万物归来终复始,情到深处反成空。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东京爱情故事》再次演绎了“婚姻门当户对”的重要性。完治和莉香两位主人公原生家庭及其家庭关系都截然不同,当我们在分析和谈论表面上的爱情故事时,这些背后的东西正是影响人物命运走向的致命因素。

年轻的完治从爱媛县,懵懵懂懂地来到特大城市东京,刚下到机场那一脸懵圈打电话询问公司派谁来接他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

回想我在1989年5月12日当飞机在日本成田机场降落后,我也是晕头转向,居然忘记拿行李,直接走出机场。这才想起行李还在里面,一番折腾再返回取回行李。

因此每个从家乡到特大城市去工作、读书,第一天下飞机或火车一定都深有感触,带点紧张不安,也带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期待。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完治初来乍到东京的那一脸纯真和简单,初见莉香这样一个性格丰满立体的城市女孩的新奇,初进公司的勤恳和努力,这一切的一切都传达了他涉世不深,且家世极其普通,而且在来东京之前几乎从未离开家乡。

莉香则完全不同,莉香极洋气,极活泼,她天生是属于大都市的。她总是干练地穿着洋装外套、高腰扎皮带的裤子,凸显出自己的细腰,她的眼睛明亮而灵动,有着藏不住的聪明但也有道不明的忧伤。

剧中简要交代过莉香是在国外长大的,而且经常搬家,她没有稳固的社交圈,因而缺乏安全感,所以完治那种在单一的社区长大、有一群一起长大的朋友,大概是莉香想从他身上弥补给自己的一些温暖吧。但毋庸置疑的是,莉香的原生家庭家境应该很好,从小见多识广,能力超强从不怯场。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为什么最后完治不选择莉香,完治何尝没有被她感动过,她为他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足以让一个男人感动得心悸。只是,他腼腆的淳朴的而胆怯的内心里,他又是如此的怕莉香。

完治,一个乡下出来的腼腆少年,对东京这个偌大的城市,既是充满了小心翼翼的期盼,又是充满了漂泊的不安定感的。

莉香在某种意义上就隐喻着东京这个城市,充满了活力与改变与勇气,是完治想接近,内心却又怯懦到止步不前的城市。

而里美,便是他熟悉的小镇一样的味道,他熟悉她的慌张,也熟悉她的温婉,也知道自己可能被她需要,他在里美的世界里是主动的,是有安全感的,里美的世界是没有莉香那么大的不可知的变化,里美的世界是他可以把握,可以自由驾驭的。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仔细想想,完治之所以最终选择了传统的里美,而不是热情奔放、情深意长的莉香,其实他的心理和大多数男人是一样的,因为他无法确定他和莉香会有什么样的未来。谈恋爱谁都想轰轰烈烈,等过日子还是希望平实一些的好。

也像现实生活中的你和我一般,我们许多许多的人都在这现实的安全感与理想的爱情二选一的选择题中,我们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前者。

我们喜欢莉香,我们欣赏莉香。可是我们很多人还是选择做了完治,选择了与里美结合。

张爱玲写于1944年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每个男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有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当他娶了红玫瑰,日子久了,红玫瑰就会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就是窗前的明月光。当他娶了白玫瑰,日子久了,白玫瑰就会变成衬衫领上的一粒饭,而红玫瑰就是胸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张爱玲说的好经典啊。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东京爱情故事》中文版是在1992年春节的除夕夜,香港的凤凰卫视中文台首播并连播全部11集。那年除夕夜和情人节是同一天,我想当晚有千千万万的年轻情侣,被莉香和完治跌宕起伏的爱情所折服。

1995年上海电视台引进《东京爱情故事》,经过翻译播放,立刻在打动了中国的观众。

然而神奇的是,在这部剧播出的十年、二十年以至现在的二十五年之后,歌颂与怀念它的不是60后、70后,而是80后。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我想那时观看这部剧的主力是就是80后的父母一辈,当时他们大多搂着自家的独苗,在刚刚才从黑白电视机升级到彩色电视机的年代,通过松下、索尼、熊猫、牡丹观赏着海那边东洋大都市爱情的浪漫。80后父母中的大多数的婚姻源于相亲或介绍,他们被剧中显得格外传奇又清新的罗曼蒂克所打动,也在80后的心中埋下了自由恋爱的种子。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在2005年和2007年二度登上《时代》周刊的80后李宇春

80后的成长过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中国人口,尤其是年轻高学历的人口向特大城市的急剧流动,大概正是这几十年之间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完治”从农村走向城市,遇到了“莉香”。

30年前的东京,几乎就是20年前的北京、上海。而《东京爱情故事》中的东京都市男女的爱情,不就是这群把火热的青春燃烧于急速发展的中国大都市的80后的爱情啊。

《东京爱情故事》,为什么我们喜欢,爱情的墨菲定律依旧存在吗?

2009年《时代》周刊亚洲版聚焦了中国文坛的80后韩寒

然而,中国的80后,毫不顾忌爱情墨菲定律和门当户对的传统恋爱观念,他们欣赏莉香的勇敢,他们有追求爱情的勇气。更多的完治开始接受莉香,不再追求所谓的安全感的爱情。

这就是80后他们的叛逆精神,与这个时代的变革有极大的关系。

促成我写这篇文章的,是我小姑妈的女儿,她就是80后,是她鼓励我写这篇文章。

谢谢她的鼓励,让我的青春在回忆中又一次点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