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在我國官方的稱呼中,巴基斯坦是“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在民間,巴基斯坦被親暱的冠以“巴鐵”的雅號。在國與國的外交關係中,親疏有別,決定二個國家外交親密關係的,到底是什麼?我國與巴基斯坦的親密關係,是如何煉成的呢?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從地圖上看,巴基斯坦與我國陸地接壤,一側有位於阿拉伯海的出海口。上方有號稱帝國墳場的阿富汗,強大的前蘇聯在這裡吃過癟。現在藍星軍力最強的美國,在這裡反恐,也搞的灰頭土臉。下方是被我國網友調侃乾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的印度,是巴基斯坦的死對頭。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三個國家,為何中國選擇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也選擇了中國?

二戰以後,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日落西山,昔日榮光不再。被迫同意印、巴獨立。在1947年6月3日,英國人公佈了印巴分治方案,即大名鼎鼎、臭名昭著的“蒙巴頓方案”。“蒙巴頓方案”之所以被歷史認定為臭名昭著,不是沒原因的。

在這個方案裡,穆斯林教聚集多的歸巴基斯坦,印度教多的歸印度。最後,巴基斯坦分的30%的土地和人口,剩餘的屬於印度。這裡面沒有什麼歷史的考量,完全是蒙巴頓處於個人喜好做出的劃分,當然,這種事也不是蒙巴頓自己乾的,是一個叫拉德克利夫勳爵乾的。選他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個世紀大鍋,蒙巴頓不想自己背,還有個原因是這個人是個印度盲,完全不瞭解印度。本來說找一個對印度不瞭解的人來劃分可以做到儘量公正,但是他還有個頂頭上司,印度總督蒙巴頓公爵。這個蒙巴頓公爵喜歡印度領導人甘地,於是指使印度盲拉德克利夫勳爵按自己的心意劃線。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就造成了,印度的領地遺留有許多穆斯林教教徒,巴基斯坦的領地也有很多印度教教徒。在我國,豆腐腦是甜口還是鹹口都能引起論戰。對於二個宗教教義不同的宗教來說,這是會付出血的代價的。遺留在印度領地的穆斯林教徒遭到屠殺,巴基斯坦立刻展開報復性屠殺,對本國的印度教教徒下死手。於是,對立仇視的因子就這麼種下了。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蒙巴頓方案也沒有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做出規定。克什米爾與中印巴三國接壤,目前分別被三國控制。不過我國一直不承認中控克什米爾,那只是我國的阿克塞欽地區跟喀喇崑崙走廊。印巴二國為了克什米爾常年交戰。二月份巴軍印度軍機的新聞就是發生在克什米爾地區。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因為宗教問題,還有克什米爾問題等問題,印巴二國成了死敵,常年征戰。迄今為止,已經進行了三次印巴戰爭。對比國土面積跟人口,巴基斯坦面積大約是印度的八分之三,人口是印度的15%,GDP大約是印度的12%。實力懸殊太大,巴基斯坦默認要被印度吊打。1965年八月到9月二十五日進行的第二次印巴戰爭,印軍揮軍進入巴基斯坦腹地,巴基斯坦接近亡國。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時候,中國對印度發出嚴正警告,要求印軍馬上退出巴基斯坦國境並歸還物資跟俘虜。同時,在中印邊境線上大規模調動軍隊,整軍備戰。攜中印戰爭的餘威,印度慫了,宣佈接受中方跟聯合國的調停,第二次印巴戰爭結束。

這一次,中國把巴基斯坦從接近亡國的境地地拉了一把,巴基斯坦徹底倒入了中國一方。

在此之前,巴基斯坦與中國只是普通的外交關係,還達不到戰略伙伴的地步。印度與巴基斯坦分別建國之後,因為宗教利益等因素,實力弱小的巴基斯坦遠遠不是印度的對手,急需尋找靠山。這時候,中國還在解放戰爭時期,國內還在內戰,完全不入巴基斯坦的眼。此時正值美蘇二大巨頭冷戰,大洋彼岸的美國不甘寂寞,橫插一腿,南亞次大陸戰略地位突出,東連遠東、北逼中亞、西鄰土耳其、南臨印度洋,若控制了這個寶地,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大有裨益。為了在南亞獲得盟國,美國對印度和巴基斯坦都進行了拉攏。但是,印度當時實行的是所謂“不結盟外交政策”,不對美國胃口。於是,美國就把綠油油的橄欖枝伸向了巴基斯坦。比起印度,巴基斯坦相對弱小,臥榻之側,強敵橫臥,朝不保夕,心急如焚。在這種形勢下,只好半推半就,接受了美國的結盟邀請。

美國雖然與巴基斯坦結盟,可對印度也是暗送秋波。作為美國的盟友,巴基斯坦提出對克什米爾地區的主權索求,想得到美國的支持,美國表示持中立態度。在此期間,美國對印度的軍事物資援助,比對巴基斯坦的援助還要多。這讓巴基斯坦寒了心。在1961年12月17日,3萬印軍實施代號為“勝利行動”的軍事行動,僅用26個小時,就收復了此前一直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地區。而葡萄牙,一直是美國的北約盟友,北約組織的初衷就是成員國受到攻擊其餘各成員國要出兵支援。美國這是赤裸裸的為了討好印度把葡萄牙給賣了。至此,巴基斯坦徹底寒心,彷彿看到了自己被美國賣給印度的那天。

收復了葡萄牙殖民地的果阿地區的印軍,信心爆棚。1962年,時任印度總理的尼赫魯牛逼哄哄地撕毀了與中國簽署的“和平邊境互不侵犯條約”,以3個王牌主力旅為先鋒,越過麥克馬洪線,對中國實施武裝入侵。經多次警告無效後,中國領導人果斷命令中國軍隊對印度進行“教訓型”打擊。中國組織第十八集團軍,先後殲滅印軍三個王牌旅,進軍至印度首都新德里外圍50公里處。至此目的達到,中國宣佈撤軍。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這一戰,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打擊了印軍的囂張氣焰,也讓巴基斯坦看到了新中國強大的實力。於是就有了後面巴基斯坦全面倒向中國的一幕。

英國政治家丘吉爾有句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中國也有類似俗語,以利相交者,利盡則散;以勢相交者,勢去則頹。對於巴基斯坦來說,中國能夠保證巴基斯坦的國家安全,應對來著印度的軍事壓力。對於中國來說,巴基斯坦能夠幫助中國什麼呢?

中國與印度,都是人口大國且有諸多的領土爭端,2017年6月的洞朗對峙距今不過三年不到。這種情況下,巴基斯坦作為印度的死對頭,能夠很大的分擔印度的軍事壓力。印軍一直吹噓的二線作戰,不就是中巴二國嗎?印軍不管對哪個國家動手,都有可能招致雙面打印的可怕後果。

中國現在處於美國第一,第二島鏈的圍堵之中。和平年代還好,萬一發生戰爭,中國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油輪等物資若被敵國偷襲並封鎖航線,是個很大的隱患。而巴基斯坦出海口位於阿拉伯海,其中的瓜達爾港,靠近沙特等主要產油國,這是一條近路,可以完全繞開馬六甲海峽,繞開印度,韓國,日本的海上圍堵。中國陸軍天下第一,憑藉與巴基斯坦陸地接壤的特點,完全可以在戰爭時代保住巴基斯坦,保住瓜達爾港,保住中國的能源通道。其二在於巴基斯坦作為穆斯林國家,可以作為中國與伊斯蘭國家溝通的橋樑。

“巴鐵”是怎樣煉成的


放眼當代史,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友誼之所以經得起歲月考驗,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中巴之間,山水相連,擁有相對恆久遠的“永恆利益”。正如周恩來於1964年訪問巴基斯坦時所說,中巴兩國友好關係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出自我們兩國的需要。當一方遭到外來侵略和威脅的時候,這種友誼是經得起考驗的。這種友誼,自印巴分治後,就建立了。這是基於二個國情的最優解。這也是巴鐵之所以成為巴鐵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