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往事:与春晚有关的日子

你记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的艺术家,你想长远,必须要把政治放在第一位,必须在保持一个艺术家良心的同时,保证让一方舒服。这一方是谁没有问题,它是一个策略问题。你要走好了,让两方都舒服了,你就伟大了。

——铁岭人赵本山

本山进城

1957年,赵本山出生在辽宁省开原县莲花乡的莲花村。

莲花村四周都是山,属于典型的小山村,村里不到一百口人,生活都很穷。当时赵本山连整顿的饭都没吃过,雪上加霜的是,五岁时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瞎子二叔看这孩子孤苦伶仃的,怕他长大饿死,就开始教赵本山拉二胡、唱曲。

等到赵本山十来岁时,他的父亲又离开了家,独自一人去北大荒跑荒。一下子没爹没妈的赵本山只能时不时去邻居亲戚家蹭饭,索性当时已经能跟着二叔出去卖艺,才不至于饿死。赵本山当时最大的理想,就是离开苦逼的农村做个城里人。

那时干农活累得慌,农村又没啥文艺活动乐呵,赵本山闷得蛋疼,就寻思着搞点新意思。赵本山找到莲花乡的宣传委员王鹏飞,建议成立个戏班,丰富下农村生活。王鹏飞也想做点业绩,寻思着这主意不错,于是马上就牵头成立了文艺宣传队。

那是1978年,中国将震撼世界的前夜。

会拉会唱的赵本山不出意料地进了文艺宣传队。以前种地一年的收入最多不过六七十块,现在在宣传队每个月便能拿三十块,赵本山一下子开心得不行,突然觉得“进城”这个梦想不再那么遥不可及了。

文艺宣传队带队的是个老艺人,名叫田子才,赵本山刚进去跟着他学了不少乐器。但随着赵本山表演技艺的迅速进步,他的理念发生了变化。田子才喜欢死守老一套,可赵本山偏偏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搞,他觉得老田那套没出息,也不认他做师傅,两人的关系慢慢僵化。碰上意见不和,赵本山也管不住脾气,动不动就要拉上小伙伴散伙,得亏了宣传委员王鹏飞给他作思想工作。

那年赵本山21岁,他身上的有些东西正在起变化,而这些变化也将马上引领他走向更大的舞台。

1979年,开原县搞农村调演,莲花乡派出的代表正是赵本山和他的小伙伴朱文萃。赵本山表演的节目是二人转《包公断后》,观众反响很是强烈,于是赵本山后来被调去了开元县威远镇宣传队。在那呆了半年,赵本山慢慢有了点名气。两年后,赵本山又被西风县剧团看中。在剧团的安排下,赵本山拿到城镇户口,向着他的“进城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赵本山往事:与春晚有关的日子

赵本山《摔三弦》片段


1982年,赵本山出演《摔三弦》中的瞎子张志,张志是个会说、会唱、会弹弦的多面手,表演难度不小,但赵本山凭借着从小的经验,硬是把张志给演活了。《摔三弦》一炮而红,赵本山拿到了全省农村曲艺调演的一等奖,一下子在整个东北地区有了不小的名声。

4年后,赵本山进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正式“进城”。

登上春晚

到1987年,赵本山已经在东北大红大紫了。他和潘长江搭档合演的《瞎子观灯》,光是在沈阳,就能演五六百场。也就是在这一年,姜昆到铁岭演出,听说了赵本山的大名,也看了他的戏,觉得是个人才,就问赵本山要了一碟演出录像,说是带回北京举荐他上春晚。

姜昆是全国有名的曲艺名家,在他的大力举荐下,央视就委托文艺部主任邹友开和李双江去东北对赵本山进行考查。两人下榻铁岭招待所后,就找人叫来赵本山,让他现场表演一段。

赵本山当时也不知道这两位代表央视而来,在他看来自己离春晚还远着呢,就没同意两人的意见,而是给两人各送了一张门票,让他们直接去体育馆看自己演出就行了。

邹友开和李双江当时就懵逼了,纷纷感叹这小地方的家伙竟然还摆上谱了,顿时气愤不已。后来两人压根也没去看演出,直接就回北京了。这下可把铁岭艺术团的领导搞急了,马上就告知赵本山真实情况,赵本山听后后悔不已。

为了补救这从天而降的机会,在艺术团领导的授意和帮助下,赵本山带着10瓶茅台去了北京。那还是赵本山第一次坐火车,因为找不到厕所,就准备在车门边就地解决,后被人拽开了。

赵本山往事:与春晚有关的日子

赵本山与姜昆,1990年


到了北京后,赵本山想送礼却找不到人,寻思着送也是白送,就准备自己喝了,回头再和乡亲们说送出去了。而此时,他带了茅台闯春晚的事迹却已经在央视传遍了,员工们笑个不停,领导也不敢用他了。赵本山在北京前后一共呆了10天,一天一瓶,刚好喝完茅台卷铺盖回东北老家。

第二年再闯春晚,又因为录音不合格,节目在最后关头被毙。第三年,不甘心的赵本山带着小品《老有少心》第三次闯春晚,这下终于过了审。可赵本山嗓子眼还没放下,到直播时又被告知“小品东北土话太多,南方观众听不懂”,节目再次被毙。

赵本山三进大观园都被阻,心里也不是滋味,想着干脆就算了。就在中国喜剧将要错失一名大师的关键节点,时间来到了1990年。这一年,阔别春晚4年之久的老将黄一鹤,回到了春晚总导演的位置上。作为春晚的首位导演,黄一鹤不仅开创了春晚模式,而且向来以大胆敢为著称

黄一鹤对赵本山来了兴趣,决定见见这位东北奇人。

于是赵本山又来央视表演了一回《老有少心》。对于这部作品,赵本山在地方上已经演出了上百场,到后面再演甚至都有些“油”了。但黄导看过后却有些犹豫。在他看来,那个年代的“笑”都是严肃有意义的,不能平白无故地一个劲逗人笑。

还是要想清“艺术是为谁服务的”。

后来经过一番专业改造,这部小品最后还是被选上了,只不过原先不雅的“老有少心”换成了大气的《相亲》。1990年,铁岭人赵本山带着《相亲》首次登上春晚。在后台赵本山拉着陈佩斯合照,那张照片好像是两个时代的合影。

赵本山往事:与春晚有关的日子

新王与旧王


赵本山能跨出这关键的一步,黄一鹤功不可没。但后来黄一鹤去世时,已经功成名就的赵本山却没有去送恩人最后一程,让人唏嘘不已。

那年过后,赵本山连上3年春晚。

1994年,赵本山因为家里临时有事,错过了春晚审查。那年赵本山原本准备带范伟上春晚见见世面,眼瞅着机会要溜走,范伟急红了眼,可赶回北京的赵本山并不着急,后来硬是让央视开了后门。不过这事事后也没成,央视觉得赵本山“架子太大”。

这一年赵本山的缺席春晚,并没有登上任何新闻头条,在赵本山长达21年的春晚生涯里,它是唯一,却又好像不足轻重。但有意思的是,历史常常在不经意处才显波澜。

17年后,赵本山最后一次登上春晚。

大师谢幕

第二年,赵本山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出春晚。少了本山大叔的春晚也少了点意思,全国人们突然之间有些不适应和感伤。至于其中缘由,有网友爆料是因为总导演哈文存心刁难本山大叔。但事实并非如此。以赵本山当年的地位,一个哈文够看吗?必须得10个嘛,答案肯定得从更高处找。

那是2012年,中国发生了一些不起眼但又影响深远的事情,而赵本山正好就站在被波及的边缘。那年世界末日的预言没有成真,可赵本山却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末日。

于是,当我们回头再看这位东北大叔。

哦,原来大师也是真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