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恐慌时你真不恐慌么?别人贪婪时你真不贪婪么?

最近好多小伙伴都在嚷嚷着要抄底,都认为大A股将会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现在2700点,是历史性低点,一大批优质白马股估值很低,科技股前途无量,基建今年要爆发,新基建今年要上天,而且英大证券“李大霄老师”已经在3000点的时候电焊了一个底,稳稳当当的,赶紧抄底去。

不知道有多少资金进去了?不知道这个底抄到了么?总想抄底是一种病,得治。

金融资产什么时候见底,没有人能说的清楚。美国大统领特朗普不知道,只能在推特上给美国人喊口号;巴菲特老爷子不知道,但是就是亏得起,这你比不了;哪些大型投资机构的分析师不知道,只能哔哔一通之后,告诉你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谁都不知道,你凭啥知道呢?

我们大多数人思考事物都是按照线性逻辑去理解,不去考虑时间带来的指数级增长。

那么什么叫做线性思维呢?举个例子:

比如房价三万一平那么贵,我这一个月五千的工资,啥时候能买得起?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线性思维。

是呀,一个月赚五千块,吃喝拉撒花三千块,每月结余两千块,一年两万四。如果没有父母帮助,80平的房子,240万,首付三成加上交易成本约75万,需要三十年才能攒够首付钱。付完首付还得还房贷,怎么算怎么买不起房子。

如果你陷入这样一个线性思维,生活和工作没法进行了,你就在这个悲观的圈子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当时真是社会并不是这样的,当你一个月五千块的时候,你要做的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人脉能力、工作能力,在提高自己的过程中,今年每月工资五千,明年每月工资一万,后年可能就是两万,三年后就去创业了。这是一个年轻人应该有的心态,也是一个年轻人应该遵循的成长之路。

放弃线性思维,选择指数级思维去理解事物,因为真实的世界就是这样的。巴菲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钱都是在六十岁以后赚的,你也一样,如果你不是出租车司机,不是仅仅依靠一份固定工资过活,你的赚钱曲线也会是这样的。


别人恐慌时你真不恐慌么?别人贪婪时你真不贪婪么?

增长曲线

这是最乐观的情况。

你面临的现实也可能是这样的,当年在一个单位混的不错时,去创业了,创业一定不会一帆风水,你的赚钱曲线就变成螺旋式了。而这恰恰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界最正常的状态。

比如我们今天说的资产价格的变化,我们选取一个小切入点谈这个时,上涨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危机来临时的下跌也不是一蹴而就。

我们先看两幅图,2008年金融危机时道琼斯指数和上证指数的下跌过程。

别人恐慌时你真不恐慌么?别人贪婪时你真不贪婪么?

道琼斯2008年金融危机时下跌曲线图

别人恐慌时你真不恐慌么?别人贪婪时你真不贪婪么?

上证指数2008年金额危机时下跌曲线图

别人恐慌时你真不恐慌么?别人贪婪时你真不贪婪么?

上证指数2015年“股灾下跌曲线图”

从事后上帝视角来看,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底在哪里。但是当你身处其中,拿着自己的全部身家,你很难看清楚,即便你拿着募集来的资金,签了免责声明,也没有人知道哪里是底,所有人都只能去赌。

既然上一次危机来临时,不知道底在哪里,这一次也不知道底在哪里,依然只能去赌。

尽管这次危机和2008年金融危机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引爆的导火索不同。

2008年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级房产按揭抵押贷款发生大规模逾期引发的,美国人将这些房屋按揭贷款通过各种手段整合打包成按等份出售的金融资产,出售给银行、养老基金、国家主权基金、个人投资者,并且引入银行给这类资产增加信用,看上去完美无缺——有房产作抵押,借款人怎么会不还钱?兜售资产的房地美、房丽美等机构资产上亿美元,大而不倒,有什么违约风险?有巨无霸的保险公司兜底,怕什么?

一些看上去完美无瑕,没想到从最底层倒了。所以整个链条上的金融机构无一幸免,资金短缺按照链条传导,你倒了我倒,我倒了他再倒,整个金融机构出现系统性风险,并且累及各国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最终从资金短缺从金融界传递到实体企业,大家一片哀鸿遍野

资金短缺就是常说的流动性危机,这个东西很可怕,尤其是整个金融体系因为不良资产过多引发的,中央银行都不好救。

这也是2008年危机和2020年危机最大的不同。

2020年的危机,并未伤及金融机构,所以系统性风险相对较小,大家主要任务就是共同抗击疫情。

美国股市的交易方式与国内A股有很大的不同,美国是谁都可以加杠杆,门槛很低,所以基本上美股都是保证金交易。A股虽然也有融资融券业务,但还是有很大区别,不是所有个股都可以加杠杆,并且有50万资金量这么一个门槛,但是能够杠杆交易的人也在少数。

杠杆交易好处就是涨起来赚钱很HAPPY,当然了另一方面跌起来,爆仓也很快,2015年的股灾,多次熔断就是监管层限制了当时的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需要追加保证金,手里有没钱,只能抛售股票,大家一块抛售,就是踩踏事件,下跌的趋势挡都挡不住。

这次以每股为代表的的外围股市也一样,这一轮急速下跌,是由疫情恐慌情绪引发的去杠杆效应。疫情对经济冲击效应还没有完全反应在资产价格,换句话说,还在下跌趋势中。

恐慌和贪婪是每个人的本性,人皆有之,瘟疫蔓延、股价暴跌,参与其中的人皆恐慌,但要用理智去克服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