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堂名稱的來歷,有的說是藥店的堂號,有的說是做生意的堂號

前幾日,我看到“米子雜記”先生在《美篇》中發的《說說嘉興的大年堂》一文中稱,嘉興老城東南的大年堂要拆了。隨後,我也去了幾次,想記住些大年堂的背影。

大年堂名稱的來歷,有的說是藥店的堂號,有的說是做生意的堂號

1

嘉興老城東南,處於市中心環城東路與秀州路附近,文華園之南,有一片老宅子,被稱為大年堂。這片老宅子,可以說是這座城市最後的老城背影。老宅子也好,老街巷也好,其實是承載著老城悠久的歷史的。
  這一帶居住的大多是回民,其中住著一位老者,也是回民。我路過時,老者每次請我坐下。天冷,還會邀請我進他家坐下,極好的一個老人。老者身材高大,足有一米八的樣子,白鬚飄飄,精神頭很好。聽他和附近居民們娓娓道來,和著我的記憶,大年堂的一些往事一一再現。

大年堂名稱的來歷,有的說是藥店的堂號,有的說是做生意的堂號

2

  老者自小從杭州到嘉興生活和工作,對大年堂的歷史是知道得比較多的。宋元期間,嘉興是南方回族聚集地之一,還出現了許多大戶。明萬曆三十年(1602)清真寺的建立,表明回民在嘉興已有相當規模。

太平天國戰亂,大年堂一帶成為市區唯一的回民集居地。二十世紀初,河南、山東等地的回民避兵荒,南遷大年堂附近。

我請教大年堂周圍的居民有關大年堂名稱的來歷時,有的說是藥店的堂號,也有的說是做生意的堂號,又或是另外的一種稱號。沒有確切的說法。

大年堂名稱來歷是值得考證的,有價值的。因為大年堂的背影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有很多的故事,印在人們的腦海中。我查了一下,大年堂的地名源於明代,當地曾辦有大年堂藥店,遠近聞名,之後演變成地名,相傳大年堂藥店是蘭臺藥局的前身。

大年堂名稱的來歷,有的說是藥店的堂號,有的說是做生意的堂號

3

  大年堂一帶地形,宛如一個梯子形狀,南邊一小街是大年堂前;中位線上的小街是大年堂後,現在已改名為府東街;北邊的小街就是東大街。

處於大年堂前與大年堂後之間,有清真寺、武館、嘉興市食品公司,還有一些錯落有致的老房子,其中住著嘉興很有名望的韓姓武師。

臨大年堂後有一處弄堂內的四合院,是當時太平天國鑄幣局。日寇時期,弄堂內的四合院及臨街的一排平房,曾作為日軍營房駐地。
  大年堂後,早前是一條小河。小河的北岸是一條跟大年堂後一樣長的東門大街,兩條小路共同擁有一座平坦的迎紫橋。兩岸是枕水人家,大致如現在桐鄉烏鎮般的風景,典型的江南水鄉。兩邊人家在河邊淘米洗菜,雞犬相聞,河中船家搖櫓弄影,吆喝之聲,此起彼伏。

有清朝詩人項映薇《古禾雜識》詩為證:“河中畫船簫鼓,十番樣景,銜尾不斷。趕集人沿路結棚,泥孩兒、不倒翁、臥美女、象生花,擺列精緻;小肆香燭,招客者幾至牽袂。”
  小河往東匯入南北流向的運河,匯流處形成有名的碼頭,名叫獅子匯,當時叫渡頭。碼頭臨水往上都是層層疊疊、長長厚厚的條石階梯,兩邊是巨石傍岸。碼頭兩邊是一個個木樁,用於泊船之用。那時往往是一排又一排的船載著各種物資在此進行交易,十分忙碌。

一大代表也曾在此登船。記憶中,兒時我曾多次跟著父親乘著船來到獅子匯碼頭,父親照例在木樁上拴好船,牽著我的手,從人群中奮力擠出,來到市裡。

上岸就是一條橫貫東西的大街,大街兩邊都是兩層的木質閣樓,有茶店,有酒店,有食貨店,有各種用具店,有服裝店,也有三開間的大米行等等,商賈如雲,依稀記得酒店中還有唱曲的,十分繁華。
  後來,河被填了,迎紫橋沒了,成了大年堂後,現在叫府東街了。河變成了石板路,石板路下面是下水道,新人在此拍影集的甚多。

若是雨天,頗似詩人戴望舒《雨巷》中的情景:“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若是夜晚,路燈在寒風中搖曳,行人晚歸,身後發出一聲聲有節奏的咯噔聲,回頭卻不見人影,多是加快了腳步的。

大年堂名稱的來歷,有的說是藥店的堂號,有的說是做生意的堂號

4

  我還去看了食品公司的老房子,據老者說是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建築整體保存完好,繁體字的招牌,正門門頭上是一個“大紅五星”,兩側是辦公室。

這個建築深深地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兒時,我曾跟著父親來過幾次,記得那時這裡人多,擁擠,很熱鬧。當時的食品公司門外,有很多賣東西的攤販。大年堂路口有賣熗餅、牛肉包子的,還有包著頭巾的老太太們一直忙碌著。
  老者說,大年堂,曾經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但是現在大年堂一帶的建築、生活設施確實已經沒法滿足現代生活需要了。“米子雜記”先生說:“這一帶要拆遷了,有些留戀,於是便趁天色未晚到這裡走一走,留些紀念。”

摯友曾寫有《嘉興古樹名木考錄》,其中寫到大年堂清真寺內的一株百年黃楊樹,“其蓋也亭亭,其影也綽綽。”這黃楊樹歷經悠久的歲月,似乎在訴說著大年堂的今生和往昔。
  大年堂老宅的背影,也許在夢中還會依稀出現,也許還會以另一種形式重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