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個階段業績”預期的投資邏輯


1、昨天晚間確實有不少好的政策,涉及到的資金規模也不小,可惜了,事確實是好事,不過沒落實,那就無所謂了。昨天沒明白,今天算明白了,原來今天是愚人節。


2、市場成交量持續冰點了,指數波動幅度不小,個股的幅度在減小,盤中也看到了一些板塊來對沖垃圾股的動作。外圍市場的波動,在近期內盤中是不怎麼報道的,可是今天的頻率比較高,在外圍市場極度走弱的背景下,今天滬指才跌了十幾個點,反正沒超過1%,完成了任務。


3、疫情這個,歐洲這塊的峰值,是近期可以預期的。我們周邊的國內,比如日韓、新加坡、馬來西亞,做的都很不錯,伊朗這塊也是逐步可控了。所以疫情產生的恐慌會有一個變化,這對市場信心恢復是一個亮點。那麼,隨著每個國家出臺的刺激政策落地,從本月開始,全球產業鏈的復工可以預期了。因為目前的經濟經歷過停滯,很多人也擔心產業鏈的遷移,其實這個事需要辯證看。因為產業鏈的質量是分很多種,同時,每一種產業鏈是否匹配這個國家的發展需求,也是不同的。在經濟經歷停滯到恢復這個檔口,想要加速產業鏈的遷移,難度非常大。尤其是科技類,往往是聚集型,不是資金和政策落地,一兩年就可以有成果。那麼,我認為隨著歐洲和我們周邊國家疫情見峰值後,產業鏈恢復的直接受益方,肯定是國內的企業。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處於行業拐點的企業,更加受益,因為這裡面不僅有需求的提升,還有產品價格的上漲,訂單排期也會隨著延長,對於部分企業來講,今明兩年的業績就可以有一個大概的預期了。北上資金這塊上個月流出的幅度比較大,從近期北上的資金走向看,較溫和了,而且在配置框架不變的背景下,還是加大了對於科技的配置規模。今天開始,資本市場改革的落地政策,從金融系統開始了。已經有兩家美國投行迫不及待進入我們的資本市場,而且險資為首的長期資金入市的規則性條款,也在逐步落地。當下,全球資產荒,全球資本市場有過共振下行。按照資產吸引力和市場承載力看,A股的亮點還是相當突出。所以,就像午評提到的,隨著各項數據、會議落地後,資金也是一個同步大規模入市的時候。個人有一個預期,今年二季度,內資的入市規模要提速,北上資金也要提速。那麼,按照我提的三個業績佈局思路,建議大家一定要堅守籌碼。行業上看,消費電子會是大頭,新基建這塊都是真金白銀在做,可不是嘴炮,既然有中標,那就是實打實的錢,我不認為市場不買賬。


4、因為實體經濟確實弱,市場對於政策的預期強烈,可是政策出臺的時機有點滯後,再加上嘴炮的多,所以市場反應也就一般了,效果也需要打問號。想要提振市場信心,引導市場預期,那麼就來點很乾的、很實際的政策,然後落地就行。我們不是政策制定者,只能等了。

堅持“三個階段業績”預期的投資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