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農商行:堅持“自建團隊”,打造金融科技敏捷化高效隊伍

日前,國內首家“A+H”股上市農商行——重慶農商行(A股簡稱:渝農商行,股票代碼:601077.SH)宣佈成立金融科技中心。該行金融科技中心以事業部機制運行,由1個高管層委員會和5個總行一級部門組成,分別是金融科技管理委員會和總行金融創新部、電子銀行部、應用研發中心、數據管理部、直銷銀行團隊。業內人士認為,以如此大的力度,成立金融科技中心統籌轉型,在國內銀行業尚屬首次。

人才是金融科技的根基,技術驅動金融創新的實質是人才驅動,金融科技人才是金融科技創新的核心優勢。在“零售立行、科技興行、人才強行”戰略的指導下,該行堅持“自建團隊”,傾力打造金融科技敏捷化高效隊伍。

據瞭解,該行金融科技人才引進工作放眼全球,從海內外挖掘“高精尖”人才。僅金融創新部成立一年多以來,外部引進人才50人,其中絕大部分具有大型銀行、互聯網頭部公司的管理和研發經驗,多人具備常青藤或國內清華、北大等985院校碩博學位及海外從業背景,加上行內抽調的業務骨幹,形成了60餘人複合型混編團隊。而新設的金融科技中心,員工編制達300人以上,全面整合了金融科技建設前中後臺資源,建設敏捷化、端到端的業務及科技團隊,合力助推數字化、平臺化和智能化轉型,在中心內實現業務、數據、科技、渠道全閉合管理。

針對傳統銀行研發上線週期長的癥結,重慶農商行引入敏捷研發模式,把部分產品選為“陣地”,讓團隊充分“練兵”。敏捷化的“尖兵”團隊,是衝鋒在前探索轉型可能方向的先頭部隊。通過踐行敏捷開發,極大優化傳統銀行開發流程,實現“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如“渝快貸”及“房快貸”灰度上線,灰度期間迭代速度為一週一版本;通過“微銀行”平臺,實現全員二維碼進行營銷,僅用時2個月; “風聆APP”項目,開發全新APP實現VIP客戶無感人臉識別、進行多維度客戶畫像及精準產品推薦,僅用時1個月;該行2018年客戶年度賬單,從提出到上線用時不到1個月,成為當年最早發佈年度賬單的一批銀行。通過各項實戰練兵,充分證明了敏捷機制在銀行落地的可行性,也打造了重慶農商行金融科技的多個“尖兵”團隊。

此外,在建設敏態金融科技人才團隊的基礎上,重慶農商行也在積極探索準金融科技人才的自主培養模式,實現自身傳統業務人才再優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替代當前大量人工重複性工作,從傳統業務中大量釋放出來的人力轉崗培養成為專業化的人工智能標註師,不斷提升智能平臺運行效率,增強人工智能技術在業務領域落地能力,促進人機協同,加速拓寬平臺應用領域,加快提升全行智能化應用水平,不斷豐富自身金融科技人才梯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