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建立者宋教仁


國民黨的建立者宋教仁

存在於1912—1913年間的國民黨是宋教仁於中華民國初年建立的一個激進派的民主政黨;與日後孫中山由中華革命黨所改組的中國國民黨既有關係也有區別。

國民黨於1912年8月25日在北京湖廣會館成立。以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為主體,聯合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等組織組成。

同盟會原是清末的一個秘密的革命團體,在1912年3月公開化後,吸收了很多新會員,仍能堅持革命理想;但由於孫中山先在1912年3月辭去臨時大總統,加上後來的唐紹儀內閣在6月請辭,使同盟會的中央政治勢力消失;袁世凱遷都北京後,把持政局;而在北京亦有很多前清的舊官僚,同盟會受舊勢力包圍,加上部份保守派及同盟會的分支—民社及光復會,組成了共和黨,使同盟會有江河日下之勢。

國民黨的建立者宋教仁


在這情況下,宋教仁為了避免同盟會再度分裂,加上為了實現他自己的內閣政治理想,以及確定同盟會在臨時參議院的席位保持多數,不顧部份同盟會會員的反對,聯合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共和實進會等組織,組成了國民黨,目標是依據臨時約法去組成國民黨的內閣,掌握政治實權。

國民黨的人事組織有理事九人、參議三十人、候補參議十人及名譽參議七人。九位理事分別是: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王寵惠、王人文、王芝祥、吳景濂、張鳳翽及蒙古人貢桑諾爾布,以孫中山為理事長;因為孫中山亦是當時全國鐵路督辦(總部在上海),故此實際黨務則由宋教仁代理。另外設政務研究會、總務部、交際部、政事部、文事部及會計部。

國民黨的黨綱有五條:(一)保持政治統一、(二)發展地方政治、(三)厲行種族同化、(四)採用民生政策及(五)維持國際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