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古瓦新韵》百枚瓦当,是我的恩师祖全龙——一个古稀老人的杰作,它是篆刻艺术的传承,是中国历史的再現,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祖全龙,1947年生,陕西渭南人。笔名墨野,中学退休教师。陕西省美术教育先进工作者,渭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岳印社会员。在校任职期间,所授美术课曾接受过国家教委、省教委、市教委、区教育局四级联合检查,并受到好评。祖老酷爱书画,精于装裱,尤喜篆刻。执刀50余载,苦研于两汉、明清之间,作品广为社会各界人士收藏。书法、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市级书画展,并获奖。有《祖全龙篆刻作品选》面世。


瓦当,又称“瓦头”,是古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圆弧的陶片,用于覆盖屋顶。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瓦当,对椽头既能起到保护作用,又有装饰价值,还深深含有文化底蕴。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


瓦当文化,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对大家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十几年前,祖老在制印当中接触到了它,并且,对瓦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瓦当,具有很强的民族艺术特色。历朝历代,从古至今,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与各个时期的习俗风尚,对博览群书,通晓天文地理的瓦当匠师祖老从创作手法到观念,都有着深刻的印象。祖老深深地明白:只有借予瓦当这种传统文化的裁体,把上下五千年华夏文化有秩序地贯穿起来,将这些古典雅致、威严庄重的瓦当艺术制作出来,才能让世人有机会一窥古人的生活轨迹、社会历史。只有深入了解瓦当的历史根源,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的文化。


祖老主要从瓦当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来钻研。意在体现,瓦当文化在今日的辉煌,又当是传统文脉的信息码,可继承传统神韵。为了使这种悠久的历史文脉古为今用、更闪光彩,祖老不顾年事已高,花费十多年心血,潜心专注、持之以恒,终于完成了百枚瓦当的篆刻和文字编辑工作。这其中包含了老师的多少心血,深入浅出地展现瓦当的艺术魅力,弘扬华夏五千年文化,将篆刻文化得以展现传承,使得瓦当艺术在现代文明中更显辉煌!


为了一种梦想追求,为了梦想追求成真,老师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呈现在眼前的绝妙瓦当文字,使人看了美不胜收!没有一番彻骨寒,焉得梅花扑鼻香!向付出艰辛劳动的老师致敬!为老师的作品大声喝彩,可喜可贺!可贺可喜!


老师告诉我:他“自制瓦块百余,拟想用瓦当这种艺术形式,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划一道粗线条。上起神话时代,下至共产主义,涉及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朝代。内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杰出的历史人物、有成就的帝王将相,等等。其制作前提是薄古厚今。从有这种想法开始,时至今日,已有10个年头了。”从取材、截割、上车床,到构思、设计、以至雕刻完成,其中经历了常人想象不到的艰辛。劳神费心自不在话下,还有周边人不解的嘲讽:“这老头莫非有毛病了,放着退休清闲的日子不过,偏偏整天在篆刻刀具中流连忘返,喜欢与古砖瓦为伍。”对此,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只是淡淡一笑,既而又埋头于瓦当篆刻之中。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追求金钱享受几近充斥着整个生活。试问有几个人能做到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手握小刻刀,无论春夏秋冬伏案耕耘,不管日月轮回,不计时间报酬,双鬓染霜,甘受寂寞?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那些劳作不但艰辛而且枯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甚至不屑一顾。但在老师眼中,这些普通的古瓦块就是华夏艺术,它们都是具有灵魂的,它们就是自己的生命!他要利用余生,紧紧握住手中的小刻刀,为这些千辛万苦搜寻来的瓦块刻上文字,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让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得以弘扬,让濒临失传的瓦当艺术得以传承和展现。


老师的文字瓦当题材十分丰富: 人文与自然并存,神话与现实并存,抽象与写实共在。这百枚瓦当篆书文字,线条流畅优美,柔韧遒劲,点画之间,各就其位而又顾盼有情,虚实相生,有着音乐般的节奏感。形神皆备的特点,不仅体现了老师杰出的篆刻艺术技巧,同时,也折射出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和美学内涵,并颇有汉代质朴醇厚的气韵风格。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可以说,老师的百枚瓦当篆刻,是华夏文明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老师的百枚瓦当,古瓦新韵,是在呈现、研究中华民族古今社会的历史。它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每枚瓦当的图案、文字有助于了解历史渊源,上下五千年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古今名人、诗句精华、名言警句、政策导向、习俗好尚,等等。


百枚瓦当的篆刻成功,也体现了老师的睿智非凡,在有意无意间营造出与泥坯相似的厚重和拙朴。这种不加修饰的简朴并非简陋,却给人带来一种贴近天然的心灵颤动。


得知老师百枚瓦当雕刻成功,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慕名前来观览。凭信教师群王柏桐老师、赵虎城老师和马庆泰老师三人专程赶赴渭南,一睹百枚瓦当风采。在欣赏完老师全部瓦当作品后,马、赵二人当即各赋诗一首:


赵虎城老师韵曰:

裁锯打磨,瓦当雏形。

细琢深研,笔绘刀耕。

盈寸之间,鬼斧神工。

美哉大师,我辈之英。

壮哉大师,古稀之雄。


马庆泰老师诗云:

刀之所至,金石为开;

笔之所至,瓦当古韵。

心之所指,文化传承;

意之所向,华夏精魂。

老骥伏枥,大师美哉!


随后,王柏桐老师专为老师的百枚瓦当,制了一套精美相册。并发布在了微信朋友圈中,得到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高度赞誉和肯定。网友们纷纷自觉转发分享。

有人说,祖老是秦岭脚下的“愚公”,渭水河畔的“夫子”。九天之外的恒星,最璀璨的明月。


我要说,祖老是一颗被尘埃埋没的奇珍异宝,一旦发掘,那将会大放异彩,令世人感慨不已!在他默默无闻的背后,还蕴藏着不可估摸的潜在旷世奇艺!

曾记得,他给我们上美术课时那才叫精彩!他一手一粉笔,两手左右开弓,同时画出两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金鱼来。在学生一片惊叹欢呼声中,老师那双眼睛又重返笑眯眯的模样,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著名作家冰心曾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有着艰辛的付出,朋友,当我们徜徉欣赏这百枚构思巧妙,精美绝伦的金石篆刻艺术长廊时,一定不要忘记那些默默付出的幕后艺术家们,让我们为他们致敬!

行文至此,赋诗一首,为老师的百枚瓦当喝彩添兴:


鬼斧神工幽蓝焰,

雕龙刻凤一刀寒。

鬼手落处惊天变,

雕成波涛百回旋。

神工千斧今何在,

刀起残月映冷泉。

鬼迷月晕冰涧碎,

雕成碧梧凤凰回。

神乐一曲清音转,

刀鸣云动惊鸟飞。


篆刻瓦当欣赏

盘古开天辟地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娲皇之治 补天救世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北京猿人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仓颉造字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轩辕黄帝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上善若水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厚德载物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九州一统·秦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投笔从戎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书圣兰亭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木兰从军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文宗苏轼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但悲不见九州同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红楼梦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星火燎原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延安精神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人民救星毛泽东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盛世华诞 中华腾飞·习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一带一路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掃黑除恶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后记:老师的百枚瓦当名曰《古瓦新韵》,其内容由盘古开天辟地开始,一直刻到了共产至义。其中,设及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朝代,前提是薄古厚今。老师的百枚瓦当皆为实物,拍照之后,不但有图片,而且每枚瓦当还配有一、二百字的文字说明。足足可以成书!老师的瓦当,是在述说中华民族的历史。其目的是在表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在弘扬中华民族正气凛然的气节,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精神。

都来看看渭南这个古稀老人,他想干啥?

赵利,笔名霞光,网名星儿。陕西渭南人。渭南文坛特邀作者,五谷文学社特邀作家、作家故事编委。一个喜欢用文字诉衷肠、言情怀,在文字里恣意纵横的女子。在各大微刊已发诗歌、散文、小说三十多篇。其中小说《谁说后妈不是妈》、《微小说四题》、散文《说说作家故事》、《哭一声娘亲》已上作家故事纸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