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全球一半的豬,老百姓卻吃40一斤的豬肉,錢誰賺了?

現在豬肉多貴呀!許多老百姓吐槽:快吃不起肉了,我國養著全球一半多的豬,卻吃著昂貴的豬肉,這錢究竟被誰賺走了?已經失去“水果自由”,現在連“豬肉自由”都快保不住了。”

我國有全球一半的豬,老百姓卻吃40一斤的豬肉,錢誰賺了?


一說起“豬肉”相信不少人都有話說,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工資兩三年都沒漲過,豬肉價格卻短短半年裡翻了三倍,以前的豬肉15塊錢一斤,現在豬肉價格漲到40塊錢一斤。最近法國豬肉的價格已經從1.7歐元/公斤跌至到1.45歐元/公斤,約合人民幣11.25元/公斤,人們就更不能理解了,為什麼我們國內養著全球最多的豬,卻仍然吃著全球最貴的肉?

在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1月份全國CPI,出預料之中的是豬肉價格再次成為了全場的焦點,在食品中,豬肉價格上漲幅度最高已達116%,可是牛肉和羊肉以及雞肉等上漲幅度僅僅維持在10.4%至20.2%。

豬肉上漲,很多人想方設法用其它肉類代替,畢竟豬肉那麼貴,普通老百姓有些承受不起了,那些愛吃肉的人,叫苦連天了。目前我國每年有幾億頭豬出欄,出欄量已佔據全球的55%以上,還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供應商。

事實上,我國每年吃掉的豬,從4億頭已經增至7.35億頭,令人震撼的不是其增長速度,而是其增長的絕對量。如果從60年代算起,半個世紀以來,我國豬肉消費量增長了15倍之多。非洲豬瘟也導致存欄量極具下降,據最新數據顯示:在2019年出欄生豬數量比2018年下降了21.6%,出欄生豬的數量減少就直接導致了豬肉價格的上漲。最致命的是,到目前為止非瘟仍然沒有確切的防控方法,這也阻礙了受損產能的恢復,非州瘟疫在未來5年甚至是10年內將會是養豬人的“頭等大敵”。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國外的烹飪方式主要為煎煮,所以他們更適合烹飪牛肉和雞肉,而我們的烹飪方法以炒為主,所以更適合烹飪豬肉,因此豬肉在國外不是那麼受歡迎。所以很難導致其價格上漲,就像我國的牛羊肉價格,在正常情況下,即使豬肉怎麼漲跌,它的價格也比較穩定。

另外,生豬養殖成本中較大的兩項是人工成本、飼料成本,根據統計,中國的豬肉的飼料每公斤成本是美國2倍,人力成本則是美國的5倍。所以就造成了我國生豬養殖量大,可是自己卻吃著全球最貴的豬肉,並不是哪一個環節賺到錢,而是我國豬肉消費的量和不斷增加的養殖成本,豬肉作為我們餐桌上主要的肉食品,人們對它的價格格外留意。

我國養著全球一半的豬,為什麼老百姓還吃著40一斤的豬肉?現在你們理解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