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2019年的6月24日,我想,任何一位高三畢業生應該都不會陌生,這天,是高考查分的日子。

同樣,這一日,也是讓來自省中的陳卓明同學記憶尤深的一日,短暫又緊張的查分之後,“語文129,數學189,英語109,小高考加分5分,總分432,物理A+,化學A+”,自此,他有了一個新的身份

常州市理科高考狀元

有幸,我們採訪到了9月剛剛踏入清華校園的陳卓明同學。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01、“談學習,拼盡全力,做到最好”

省中,是無數常州學子夢寐以求都想進的高中~

說起三年的高中生活,陳卓明認為,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科目,所要做的事,面對的壓力都不盡相同。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剛考進省中的那個夏天,他並沒有就此荒廢掉兩個月的暑假,他從來都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為了入學之後要參加的數學競賽,自己制定了詳細的目標與學習規劃,買了競賽書籍回來預習;

高二前的暑假,數學聯賽在即,他外出培訓的時候,也不放過休息的一分一秒,耕耘的付出總有收穫,2017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江蘇賽區一等獎、2018年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省級賽區)江蘇省一等獎全收入囊中;

高三前的暑假,競賽、自招、高考的壓力接踵而來,每天都要面對著各種數量難以想象的題目,當真是應了那句“通往清華北大的路是用卷子與題目鋪出來的”;

高中的壓力不言而喻,陳卓明覺得,高中三年,與其說擔心如何去面對,倒不如說學會如何與壓力“和平共處”,如何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上鞭策激勵自己。

高考數學189分,這是一個不少同學都望塵莫及的分數,他告訴我:他特別喜歡數學,他的很大一部分時間都會放在數學學科的學習與競賽上。在學校的他,可謂是一個“數學達人”,是班級裡數學小組的負責人,只要同學們在數學上有不懂難解的題目,便會來尋求他這個“小老師”的幫助,熱心的他對同學們的求助也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因此,他也收穫了很好的人緣。

“想要考高分,85%來自於上課的聽講,跟著老師思維走的目的就是能夠抓住重點,而且,你不上課還能幹嘛呢?”陳卓明突如其來的這句話,竟然把我問懵了,心想,這個說話直接的男孩兒竟然有點可愛。

“後面的15%就要依靠課後刷題。”刷題是一種保持手感的選擇,不僅可以提升解題速度,還能夠及時的鞏固知識,但刷題的速度與接收知識的程度會因人而異。

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目標與計劃。

“並不是每次考試都是“一帆風順”,我也會有模考失手的時候”,說到這個的時候,他很平靜,考試失利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失利之後的我們,心態很重要,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不應對著不盡如人意的分數傷春悲秋,用實際行動,將困難克服,才是我們應該做的。把卷子從頭至尾分析一遍,準備一本錯題本,將錯誤理由、解題思路、解題過程寫在本子上,既能瞭解自身學習短板,也便於以後的複習與鞏固。

“我身邊優秀的同學太多了,省中是一個會讓人有危機感的地方,在那個環境下,你不得不去努力”,陳卓明還喜歡和身邊的同學們溝通,學習當中遇到問題時會及時詢問老師,每個問題、每個知識點都鑽研透徹,不留“知識死角”。

高考結束之後的他,並沒有就此懈怠,又馬不停蹄地參加了清華大學的自主選拔,每一場考試,每一個競賽,都是向著他心中的目標前進。

2019年的9月,他如願進入清華大學自動化與工業工程專業學習,開始他新的人生旅途。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02、“談成長,父母的支持是我的後盾”

每個優秀的學生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悉心指導,“我父母在我成長與學習的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在陳卓明的印象裡,他的父母並不是舉著鞭子的“虎媽狼爸”,而是在學習與生活中給予他絕對的信任與支持,盡全力給他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

無論是參加各類競賽、還是自主招生,考試結束之後,成績固然重要,但是他的父母更多的是與他一起,理智地分析問題,指出不足,讓他的心境與心態得到歷練與提升。

大概,每一位學霸的背後,都有一對開明、溫暖的父母。

成長過程中,陳卓明與大多數男孩兒一樣,喜歡籃球,喜歡看NBA,喜歡勇士隊,偶像是庫裡,我想,應該是他們在球場上揮灑汗水、永不服輸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鼓舞著他。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學霸的生活並不全是晦澀難懂的知識與題目,原來,他們,也很接地氣。

03、“談學校,省中是我最好的老師”

談到省中,我們腦海裡經常會出現“名校收割機”、“常州高中界扛把子”這些詞...

2019年,省中有37人通過各個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試,我們故事的主人公陳卓明同學,也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自主選拔。在不久前結束的2019年的中國化學奧林匹克大賽上,省中的陳柯柯同學斬獲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並獲得簽約清華的資格,在2019年的各種國家競賽上,省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傳說中的省中,真的是名不虛傳!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在省中的三年,讓陳卓明受益匪淺,能夠進省中的孩子都是優秀與自律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省中是一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學霸聚集地,聰明的人大有人在,在省中,對於學習,每一位同學都很勤奮,主觀意識也很強,上課的奮筆疾書,課下的難題鑽研,半夜的挑燈夜讀,那樣的濃厚的學習氛圍,感染著每一位省中學子,“為自己而學”,讓人為之受益。

2020年常州高中自招即將到來,相信不少同學都想成為陳卓明這樣的學霸,想通過自招進入省中, 我們來看一下今年的省中自招第一題:

“請寫出省中校訓”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說起評分標準:字體端正1分,卷面整潔1分,解釋校訓2分,一道4分的題目,答案竟然就4個字:

1137公里,從省中到清華,狀元陳卓明的求學之路

一下子就讓考試的娃兒們不知所措,省中還真是不走尋常路,由此可見,成績固然是選拔學生的重要條件,但是,像省中這樣的名校,更多的,還是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全面發展。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但生而為人,我們總要為我們所追求的去付出。

有人活了一世,卻渾渾噩噩不知自己追求到底為何,有人卻可以,明確目標,併為之不懈努力,我想,大抵,陳卓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吧。

胸懷野心,痛下狠心;充滿信心,堅定恆心;更加細心,保持耐心;做到專心,擁有決心。高考這條路,我們留著以後慢慢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