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祕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對於公元前3世紀的希臘人來說,這種機制並不新鮮,但其高低端統治相結合產生的勞動力規模如此之大,甚至可與秦國匹敵。在公元前480年,波斯20萬大軍入侵希臘,戰敗後花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恢復國力。羅馬沒有遇到這種限制。一個世紀的戰爭帶動了意大利全部的勞動力,參議院從公元前264年開始與迦太基爭奪地中海西部的控制權。

一、失敗是成功之母

迦太基人將羅馬的第一支艦隊引進一場風暴中,結果10萬羅馬水兵葬身海底。羅馬於是建了一支更大的艦隊。兩年後這支艦隊在狂風暴雨中慘遭覆沒,所以羅馬建了第三支艦隊,結果第三次失去了海軍。

在公元前241年,羅馬的第四支海軍終於打敗了迦太基,因為迦太基無法彌補戰爭造成的巨大損失。迦太基花了23年來恢復國力,之後漢尼拔將軍率領戰象部隊,翻越阿爾卑斯山脈,從後方攻擊意大利。公元前218~前216年,他俘虜或屠殺了10萬羅馬人,但羅馬軍隊源源不斷地增兵,最後通過消耗戰將他打敗。和秦國一樣,羅馬對暴行進行了重新定義。

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秘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波里比阿說:"羅馬人的風格是消滅見到的一切形式的生命,一個不留……所以當羅馬人攻下一座城的時候,你不僅可以看到人的屍體,還可以看到被砍成兩半的狗,以及其他動物被砍下的四肢。"迦太基最終在公元前201年投降了。

爭戰比爭論要更受參議院的青睞。僅僅經過一個夏天的休整,羅馬就開始進攻地中海東部亞歷山大繼任者的王國,公元前167年將其全部吞併。後來經過與當地部落的連年苦戰,羅馬軍隊深入到了西班牙、北非和意大利北部。羅馬成為西方唯一的超級大國。

二、西方文明核心的邊緣地帶陷入了暴力和動亂

在公元前8世紀初,西米里難民開始遷徙到西方的核心地區。他們數量不多,但造成的破壞很大。在農業國家,許多農民在田裡辛勤勞作來供給軍隊。在戰爭高峰期,羅馬和秦國軍隊對平民徵兵,每6人徵一人;在和平時期,每20人徵一人。相反的是,遊牧民族的每個男人,也有許多女人,都是戰士,從小就與馬和弓箭打交道。這是不對等戰爭最初的例子。

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秘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大帝國實力雄厚,設有軍需官,軍隊裝備有攻城武器,但遊牧民族移動迅速,常進行恐怖活動。事實上,他們不遷徙的時候往往忙於互相爭鬥。 多年的氣候變化和社會的不斷髮展相結合,致使西方文明核心的邊緣地帶陷入了暴力和動亂。亞述帝國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仍是西方最大的帝國,邀請西米里人到核心地區並幫助他們打敗對手。

起初確實行之有效,在公元前695年,土耳其中部的弗裡吉亞國國王彌達斯,據希臘傳說稱可以點石成金,被西米里人包圍都城後自殺了。 雖然消除了像弗裡吉亞那樣的緩衝國,但是亞述人將自己的心臟地帶暴露給了遊牧民族。到公元前650年,斯基泰人控制了美索不達米亞北部。

他們"行為暴力,無視法律,最終導致了混亂",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寫道:"他們像強盜,來回奔走,竊取每個人的財產。"遊牧民族破壞了亞述帝國的穩定,且在公元前612年協助米底人和巴比倫人洗劫了尼尼微,之後立即轉而攻打米底人。

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秘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直到公元前590年左右,米底人想出方法來對抗這些詭計多端、移動迅速的敵人。根據希羅多德記載,這個方法就是等他們的領袖在宴會上喝醉後再殺他們。 米底、巴比倫和波斯的國王嘗試去應付遊牧民族。一種方法是什麼也不做,但後來遊牧民族洗劫了邊疆省份,稅收收入因此減少。買通遊牧民是另一種方法,但上繳的保護費和洗劫造成的損失一樣巨大。第三個方法是先發制人,進軍草原並佔領遊牧民賴以生存的牧場,但這個做法的支出和風險都更大。

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秘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無須再防衛,牧民可以撤退到寸草不生、乾旱的荒原,使入侵者因不能及時補給而垮掉。 波斯帝國的創立者居魯士試圖在公元前530年對馬薩格泰人發動先發制人的進攻。像之前的米底人一樣,他用了葡萄酒戰略:先讓馬薩格泰人先鋒部隊洗劫他的陣營,在他們喝醉後再將其屠殺,虜獲了他們女王的兒子。

"你如此嗜血,"托米麗司女王在寫給居魯士的信中說道,"把我的兒子還給我,這樣你的軍隊可以全身而退……如果你不同意,我以太陽神起誓,我會讓血多得讓你喝不完。"女王的話應驗了,她打敗了波斯人。居魯士的首級被割下,浸在盛血的革囊裡。先發制人的戰略一開始比較糟糕,但在公元前519年,波斯的大流士證明了這個策略行得通,他擊敗了波斯人稱為"尖帽斯基泰"的聯盟,向其徵收貢金並設立了傀儡國王。

5年後,他再次嘗試,跨過多瑙河,將其餘的斯基泰人追擊到了烏克蘭腹地。和現代很多不對等的戰爭一樣,很難說到底誰贏了。希羅多德認為這是一場災難,大流士幸運地逃生了,但斯基泰人再也不是波斯人的威脅,所以很明顯,有些事開始步入正軌了。

3、 在東方,草原騎兵的誕生需要更長時間

正如在東方,戰車的普及要比在西方花的時間更長。但是當遊牧民連鎖反應影響到東方的時候,產生的效應一樣強烈。遊牧民族的東擴很可能在公元前8世紀犬戎襲擊周朝時就已開始了。北方的民族吸納了新來的遊牧民族,後來在公元前7世紀和公元前6世紀被秦、晉吞併。遊牧民族的入侵和東方國家的擴張相結合,減少了緩衝國家,和西方的情況一樣。

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秘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此時趙國位於邊緣地區。和亞述人對斯基泰人所做的一樣,趙國招募遊牧民騎兵攻打鄰國,並將臣民訓練成騎兵。趙國採用了一項在西方不常用的戰略——消耗戰,建立長城阻止牧民入內,至少在貿易和突襲的路線上。這似乎比戰爭或付保護費更有效,於是在公元前3世紀各國大量建造長城。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長城綿延2000英里,成本是每建一碼要死一人。

秦始皇並不為此擔心。事實上,他重視城牆的建造,將這個防禦性戰略轉化成了武器,用長城將遊牧民族傳統放牧的草場圈入了自己的疆域。後來在公元前215年,他採用了先發制人的戰略。 長城是一個明顯的徵兆:地理的含義再次發生了變化。在推動東西方社會平行發展的動力——更多能源的獲取、更有效的組織、廣泛傳播的知識、更致命的軍隊——正在改變這個世界。

秦國和羅馬帝國成功的秘訣,二者有相似之處

到公元前200年,東西方各自由一個大帝國統治,兩方的軍隊和商人甚至深入了兩方之間的地區。大草原再也不是東西方之間的巨大障礙,而成了一個連接兩方的通道。東西方核心的歷史儘管相互獨立但卻非常相似,並開始結合起來。儘管只有極少數的商品、人員或思想從歐亞大陸的一端傳到另一端,但卻形成了新的地理現實。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在公元前200年時統治核心地區的大帝國因此而瓦解,處於上升趨勢的社會發展被扭轉,西方的領先地位被終結。矛盾的發展正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地中海的春秋戰國時代》

《大航海、麥哲倫與宿務(一)偉大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